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地震台站数字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对地震台数字化系统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字化观测系统前台机的正常与否是整个数字化的核心,前台机的安全和维护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数字资料的质量和产出。本文针对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地震台的实际情况,归纳和总结了一些方法和见解,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希望对兄弟台站测震数字化系统的维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地震台站数字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对地震台数字化系统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字化观测系统前台机的正常与否是整个数字化的核心,前台机的安全和维护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数字资料的质量和产出。本文针对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地震台的实际情况,归纳和总结了一些方法和见解,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希望对兄弟台站测震数字化系统的维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地震台数字化仪器与信息系统防雷的重要性,总结了雷击对地震台仪器与信息系统危害的几种表现形式,分析了雷电入侵地震台内设备途径,阐述了防雷接地系统的构成和基本要求,提出了地震台仪器与信息系统防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着重介绍了蒙城地震台FBS-3系统标定参数的测定与计算,同时也总结了标定软件使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仪器进行日常脉冲标定、特定情况下的正弦波标定可以对仪器系统的工作状态有一个量化的评定,以此来判定仪器性能的变化及其稳定程度.2006年7月份,对FBS-3数字化测震观测系统进行了一次标定,此次标定作为每年一次系统正弦波标定的最终结果.与2005年7月份标定结果对比分析,两次标定结果差别不大,符合规范要求,观测系统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5.
数字地震观测具有宽频带、大动态的特性,是地震观测技术发展的总体方向。蒙城台现有测震、地磁、地电等观测手段,属国家二类台网。1997年,95-01项目对蒙城台测震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其改造的基本思路为:拾震仪与数采同放在摆房,数采通过光隔离驱动器和多路转换卡与计算机通讯,实现地震事件的实时采集。三年后,蒙城台作为区域有人职守数字地震台,进行了软、硬件的升级,使单台参与地震速报和数字地震学的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南京基准地震台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管理的最早地震台站之一,已有七十多年历史。南京基准地震台地处著名的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区内,周围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环境得天独厚。台站设有测震、地磁、地电、形变、短水准观测项目,是一个综合型的地震监测台站,并承担着全球大震速报、全省地震速报、地震前兆监测任务及与国际、国内资料交换的任务。在南京基准地震台的历史变迁中,始终把地震监测、科学研究放在第一位,留下了珍贵的地震观测资料,为我国地震事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1南京地震台发展史南京基准地震台测震台始建于1930年4月,由金詠深…  相似文献   

7.
蒙城地震台数字化台站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地震观测具有宽频带、大动态的行性,是地震观测技术发展的总体方向。蒙城台现有测震、地磁、地电等观测手段,属国家二类台网。1997年,95-01项目对蒙城台测震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其改造的基本思路为:拾震仪与数彩同放在摆房,数采通过光隔离驱动器和多路转换卡与计算机通讯,实现地震事件的实时采集。三年后,蒙城台作为 人职守数字地震台,进行了软、硬件的升级,使单台以与地震速报和数字地震学的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系统的介绍马陵山地震台前兆观测数字化改造情况,提出了改造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部分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提供了台站数字化改造后观测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厦门地震台数字化观测中出现的误处理事件,查找出诸多原因,如预处理软件存在BUG、数据处理方法不当、电源故障等。也提出一些预防办法。  相似文献   

10.
自1984年乌什架设高精度钻孔应变以来,乌什300km内发生了9组共16次6级地震,在这些地震前应变仪器记录到了异常。本文对乌什台应变异常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钻孔应变对乌什300km内的地震有较好的映震能力,以短期、短临异常为主,以张性突跳、波动不稳定变化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