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讯扫描     
江苏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江苏省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取得初步战果。仅6、7两月,江苏省已出动执法人员18000人次,检查企业近8000家,对1200余家违法企业进行了查处,一批责任人受到处分。 在全国开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江苏省立即发出“关于在全省开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并成立了专门的督查组。江苏省环委会制定了行动方案,以重点流域、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为主,查“事”与查“人”相结合,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责任人和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严重失职、渎职的政府或…  相似文献   

2.
一是开展专项检查。针对个别工业园区“土政策”纵容环境违法行为,县环保局积极行动,对工业园区内未批先建、“三同时”不落实、治污设施运转不正常及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问题进行了专项检查,彻底清除环保“死角”。二是开展园区现场办公。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2015,43(9)
[案例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 [案例分析人]张文波 [案例类型]评价类 [案例名称]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精细化工分公司按日连续处罚行政处罚案 [主要违法行为]停运废水处理设施,拒不改正环境违法行为 [污染类型]水体污染 [违法企业所属行业]化工行业 [关键词]按日连续处罚;英美法模式;大陆法模式 [案例概要]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精细化工分公司从2014年11月15日开始停运废水处理设施,12月23日被重庆市环境监察总队检查发现,并于12月25日收到《环境违法行为改正通知书》,被要求立即改正环境违法行为;2015年1月5日,重庆市环境监察总队再次检查发现其未改正环境违法行为,遂于1月20日对其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决定对其2014年12月26日-2015年1月5日期间拒不改正违法排污的行为,每日处10万元罚款,共计罚款110万元.  相似文献   

4.
别涛  王彬 《环境保护》2007,(2A):53-55
是什么“便宜”了环境违法企业? 目前,超标排污、擅自闲置环保设施、偷排污水等环境违法现象十分普遍。这类环境违法行为,具有一个共同特性,即持续性。它或者表现为同一环境违法行为(如擅自闲置环保设施)被企业持续多日,甚至长达数月乃至数年;或者表现为企业连续多次实施同一环境违法行为(如分多次偷排污水)。对这类具有持续性的环境违法行为,环保执法人员面临“两难”:如果只认定为一个违法行为予以处罚,明显“便宜”了违法企业,因而心有不甘;如果认定为多个违法行为予以处罚,法规依据似又不明,因而心存顾虑。  相似文献   

5.
《重庆环境科学》2002,24(1):67-67
根据《重庆市环境保护奖励与处罚办法》第三十二条授权规定 ,经研究 ,对《重庆市环境保护奖励与处罚办法》中有关“情节严重”的规定解释如下 :有下列情况之一 ,即可认定为情节严重 :(一 )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实施的行为的 ;(二 )屡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 ;(三 )在高 (中 )考、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等特殊时期或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特别区域实施环境违法行为造成环境污染的 ;(四 )向大气、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标准 3倍以上的 ,场界噪声超过 5分贝以上的 ;(五 )环境违法行为经劝阻、制止仍不改…  相似文献   

6.
何闪闪 《环境》2023,(1):39-41
<正>“困难时期免予处罚,是对我们最大的关怀、鼓励和帮助,是最好的惠企举措。”东莞市一家准备上市的企业负责人表示。2022年6月,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发现,该企业露天存放废切削液,未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鉴于这家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并无主观故意,并且及时改正,未造成严重后果,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决定对其免予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7.
正环境行政处罚实行"一口价"之后,同一情节和性质的违法行为只有一个处罚结果,不存在浮动空间。同一情节和性质的违法行为将只有一个处罚结果;企业规模越大违法成本也随着增大……近日,惠州市出台《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环保行政处罚实行"一口价",把自由裁量权关进制度笼子,避免"同案不同罚"、"人情案"等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8.
<正>数据显示,2019年1-6月,佛山市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50705人次,现场检查企业21920厂次,立案处理企业686宗,罚款金额7308.37万元,实施查封、扣押24宗,限产停产1宗。今年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将坚持依法监管与做好服务并重,在对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的同时,做到有力有效服务,支持企业绿色发展,"软硬兼施"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环境》2016,(10)
正"出动执法人员3928人次,检查企业1972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07宗,对56家企业实施了查封或关闭取缔。"肇庆市2016年百日环境执法行动近日圆满收官,行动期间,肇庆市按照"全覆盖、零容忍、明责任、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力度,打出声威,打出成效。深夜突击,让违法企业无处可逃8月28日20时至次日凌晨3时,当人们正在熟睡时,肇庆市副市长  相似文献   

10.
正"出动环境执法人员52497人次,检查企业17074家次,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092份,处罚金额12453.3023万元。"2018年以来,惠州市以环境执法大练兵为契机,综合运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适用行政拘留、移送司法等手段,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不断提升环境监察执法队伍综合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孙凯 《世界环境》2010,(2):10-14
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与环境法的执行一直是环境法律实践中的软肋。政府永远不可能拥有足够的执法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监测每一个污染源,但住在污染源附近的居民通常是环境违法行为最直接和最有效的监控者。因此。广泛的公众参与是监督环境违法行为与促进环境法执行的有效力量。  相似文献   

12.
赵宇 《环境导报》2003,(16):25-25
案情简介甲、乙两厂仅一街之隔,基本情况也相似,当地环保局曾责令两厂采取措施使烟尘达标排放。今年5月某日上午10点许,当地环保局在烟尘整治检查时发现,两厂排气筒一直超标排放烟尘,并再次要求两厂采取措施,两厂仍无采取措施的表示。环保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条和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分别给予甲、乙两厂各一万元罚款的处罚。受到处罚后,甲厂置行政处罚于不顾,没有停止违法行为,仍超标排放;乙厂经采取措施达到排放标准,但在下午16点许再次超标排放,再一次违法,环保局对乙厂的第二次违法行为再一次给予一万元罚款的处…  相似文献   

13.
一是“无缝隙”执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实行“调峰错时”,对一般污染源每周检查,重点污染源实施全天侯布点监控。采用经常性、不定时间、不定形式的巡查,夜间、节假日突击检查,实现了对污染源的全面覆盖。  相似文献   

14.
黄晓娜 《环境》2023,(4):46-48
<正>“感谢生态环境部门的人性化执法,让我们能够轻装上阵谋发展。”日前,惠州市惠阳区一新材料科技公司负责人感慨道。此前,该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被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惠阳分局(以下简称“惠阳分局”)立案查处,因该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尚属首次,且整改到位,违法时间短,危害后果轻微,最终,惠阳分局决定对其免予行政处罚。这正是惠阳分局多措并举全力为企业纾难解困的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5.
智能化环境执法是提高环境执法效率、强化企业环境责任承担的重要手段。受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因素制约,我国智能化环境执法存在自动监测监控设备的主体和用途定位模糊、数据可信度不高、日常环境管理与自动监控存在脱节等问题,应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在线监测主体改革运行体制、进行绩效考核强化企业环境责任承担,解决环境执法中企业排放量监控及违法行为责任承担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离不开对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的深入研究。本文对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的连续性、违法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措施、新项目和老污染源的界限等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违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胡静 《环境保护》2007,(12B):88-90
美国环境法的执行手段分为民事执行(civil enforcement)和刑事执行(criminal enforcement)。美国的民事执行主要针对一般违法行为.包括直接由政府官员进行执行和政府官员向法院提起诉讼执行两种。行政机关的直接执行往往针对轻微违法行为.向法院提起的执行一般适用于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刑事执行一般用来对付故意违法的个人或企业,适用于法律规定采取最严厉惩罚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8.
资讯     
正要闻近日,环境保护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印发《关于联合开展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废旧衣服、废家电拆解等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的通知》。A再生利用行业问题重重近年来,环境执法检查中发现,不少固体废物再生利用企业规模小、污染治理水平低下,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等环境违法行为突出,部分地方对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企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3月26日,原佛山市环保局执法人员对佛山市金诺金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存在环境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原佛山市环保局对该公司环境违法行为处罚款75.789万元,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邓新文处罚款8万元。1.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于2017年10月建成木制家具生产线。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相似文献   

20.
程严 《环境导报》2003,(17):26-27
近一段时间以来,企业非法排污势头不断上升,污染反弹现象愈演愈烈。一个工厂污染一条河流,一个企业污染一个地区,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接二连三,群众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企业非法排污不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环境质量的顽症,也成为危害群众生产生活的痼疾。国务院领导指示: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对环境违法企业开展一次清查整顿,严惩环境违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此,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监察部、国家工商总局、司法部、国家安全生产监察管理局六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的通知》,全国统一行动,集中三个月时间,对影响群众健康、违法排污的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彻底清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