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自然灾害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玉琼 《灾害学》1990,(2):19-22
本文从分析自然灾害的定义、种类入手,论述了灾害链、灾害的群发性及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影响,并就自然灾害的综合区划、影响评价和预测的研究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着力揭示重大自然灾害及灾害链的孕育、发生、发展、演变规律,分析致灾成因机理,提高重大自然灾害防范的科学决策水平和应急能力"。其中,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诸如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气象灾害、生态环境灾害等)及其诱发的工程灾害,其形成机理与防灾减灾对策所涉及的重大科学问题,亟需开展跨学科的交叉合作和多灾种协同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着力揭示重大自然灾害及灾害链的孕育、发生、发展、演变规律,分析致灾成因机理,提高重大自然灾害防范的科学决策水平和应急能力"。其中,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诸如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气象灾害、生态环境灾害等)及其诱发的工程灾害,其形成机理与防灾减灾对策所涉及的重大科学问题,亟需开展跨学科的交叉合作和多灾种协同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4.
孙宝军 《灾害学》2020,(4):8-12
针对电力系统自然灾害研究侧重于电网侧故障,较少以灾害链视角进行研究的问题,以4种自然灾害为例,开展了内蒙古电力系统自然灾害链的构建和分析。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灾害特点和电力系统的总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电力系统自然灾害链和故障链,分别构建了4种电力系统的灾害链和10种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故障链,梳理了两者的耦合关系,同时归纳了不同自然灾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特征因子。最后,探讨了电力系统自然灾害链的二元系统和广义孕灾环境的概念,为电力系统灾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命线系统暴雪冰冻灾害链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预防和减轻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灾害危险性是防灾减灾中的热点问题.随着自然灾害突发强度、频度和广度的不断增长,自然灾害预防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城市作为人口集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区域和战略中心,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是剧烈、致命的,亟待开展城市生命线系统灾害风险研究.通过对低温暴雪冰冻灾害特点的分析和总结,提出用灾害链理论来研究城市生命线系统的暴雪冰冻灾害问题.介绍了城市生命线系统灾害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城市生命线系统暴雪冰冻灾害链的致灾原因、形成过程和主要灾害链类型,最后论述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6.
《灾害学》2021,(3)
地震-地质灾害链是多灾种的常见表现形式之一,由原生灾害和次生灾害逐级传递,往往导致灾害损失延伸放大,因此灾害链风险防范应成为减灾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多灾种风险因果传递的角度突出灾害链风险防范特征,针对防灾减灾、备灾、响应和恢复重建为全过程的综合风险防范特点,聚焦中国西南地区典型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整编梳理地震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的工程与非工程防范措施,解析识别灾害链各链节风险形成过程与防范关键节点路径,提出并构建了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防范措施框架。该框架重点包括链节灾害传递阻断措施、承灾风险损失防控措施与减灾能力建设措施,以规避致灾因子危险性、降低承灾体暴露度与脆弱性、提升减灾能力为防范目标,针对关键节点路径,统筹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旨在分解区域灾害链因果传递风险。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自然灾害链实例分析及综合减灾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002年江西省自然灾害进行综合实例分析,提出了大部分自然灾害是以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为始发源头,并以灾害链形式演变发展的成灾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自然灾害的成灾机制,并提出了综合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视角的自然灾害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灾害损失研究中概念模糊以及间接损失评估的忽略,首先从灾害管理对损失评估的需求出发,根据灾害损失的特点从经济学视角对灾害损失进行了分类和界定,澄清了存量损失与流量损失、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产出损失与福利损失等的内涵;进而,论述了灾害损失评估应遵循需求为导向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最后,重点论述了间接损失中健康影响、自然资源及生态系统服务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等的价值评估方法。以期为认识自然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完善灾害损失评估理论和方法提供思路。同时,除了研究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灾害损失的社会属性研究对于推动灾害经济学学科的建立,以及提高我国灾害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岸带环境灾害的基本特征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李杨帆  朱晓东  邹欣庆 《灾害学》2005,20(1):65-66,71
海岸带是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发达区相互重叠的特殊环境地带.我国海岸带环境灾害的基本特征是种类繁多,频次高,破坏性强,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易形成复杂灾害链等.本文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点的、以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灾害区划与综合减灾相结合、基础研究与高科技应用相结合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0.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赤潮灾害是三大海洋灾害之一,它恶化海洋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造成的海洋经济损失逐年增加.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是赤潮灾害减灾防灾的重要内容之一.赤潮灾害在本质上仍属自然灾害,依据赤潮灾害的危害特点和自然灾害风险的内涵,阐述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定义,就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和海洋社会经济易损度评估两方面内容,论述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1.
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考虑自然灾害的危险性、灾害的经济与社会易损性和风险区的工程防御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了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分析的数学模型。选择给人类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地震、地质灾害、洪水和台风等4种自然灾害作为灾害危险度评判的灾种,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中国由然灾害保险风险进行了评判。并根据评判结果绘制了中国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区划图。  相似文献   

12.
《灾害学》2016,(3)
当前自然灾害研究逐渐由灾害管理向灾害风险减轻转变,社会资本理论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被引入灾害研究领域,为灾害风险减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探索高效灾害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已有社会资本研究中,大多关注于自然灾害管理单一阶段,对灾害管理各阶段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的较少。本文在回顾社会资本概念沿革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社会资本视角下自然灾害管理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社会资本在备灾、抗灾及灾后重建阶段的核心作用,并依照《仙台框架》提出的四个优先行动事项,对社会资本在未来减轻灾害风险中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构建综合风险防范体系提供理论指导。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出发,探索其在新兴领域的应用,也为未来灾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防灾减灾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进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人类社会是在对自然灾害的不断斗争中得到发展。近代由于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自然灾害的损失也在急剧增加。防灾减灾是减轻灾害损失、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当前灾害监测技术、灾害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灾情评估方法、灾害管理及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已有了不小的进展。本文概括地介绍了这些进展,并指出了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中社会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然灾害风险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特性。从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入手,用灾害心理学、灾害经济学和灾害管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探讨了灾害所涉及的社会因素如个体和群体心理素质、意识形态和行为习惯,以及相关的灾害管理政策和区域经济环境问题。结合经济成本和综合效益的评价,分析了社会因素对灾害风险管理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并强调了自然灾害管理中防灾减灾的意识、政策和决策措施等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自然灾害的社会因素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社会、经济意义作标准,抑减自然灾害的重点应在城市、因而研究城市自然灾害的社会因素是当务之急.本文列出并分析了十大社会因素,它们是:1)城市地生态;2)城市的灾害文化背景;3)政策导向的正负效应;4)城市规划与建设;5)城市公共设施状况;6)人口和财富的集中程度;7)城市资源的开发利用;8)科技对城市减灾的贡献率;9)防灾减灾的误区;10)灾害应急.本文还认为以上十大因素对城市自然灾害的作用至少包括五个方面,它们是:1)诱发作用;2)放大作用;3)连接灾害链;4)承受灾害;5)抑减灾害.在以上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充分利用城市社会因素抗灾减灾的八条对策,即1)建立统一管理城市自然灾害工作的综合性政府机构势在必行;2)强化防灾减灾的背景工作;3)防灾减灾工作的立法;4)认清和摆正发展与灾害的关系;5)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建立一套灾害顾问系统;6)建立一支快速救灾的专业队伍;7)加强保险事业与灾害研究和抑减工作的联系;8)城市间的协凋必须要有全局对策.  相似文献   

16.
震后灾害链生机制及其对汶川地震城镇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8级大地震对地表产生强烈扰动,导致次生山地灾害极度发育,影响到震后灾害的活动特征及其相应的减灾对策。震后松散固体物质急剧增加、流域微地貌变化明显(沟道堵塞严重)、水文变化利于侵蚀和洪峰,使得灾害群发链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泥石流),8月中旬灾区各地因强降雨而大规模爆发泥石流堵塞河道,洪水冲毁掩埋重建城镇,给地震重灾区造成巨大损失。从以汶川县映秀镇为例,在阐述灾害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震后灾害链的形成条件、成灾过程以及对城镇重建居民点的危害特点,进而提出灾害防治措施,为灾后城镇建设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五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者曾分别于1991、1996、2002和2005年发表了关于灾害研究理论与实践的4篇文章,对灾害系统的性质、动力学机制、综合减灾范式,以及灾害科学体系等进行了探讨.在前4篇文章的基础上,就当前国际上灾害风险综合研究的趋势、应对巨灾行动,以及防范巨灾风险和加强综合减灾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对"区域灾害系统"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可划分类型与多级区划体系"本质的认识;区分了"多灾种叠加"与"灾害链"损失评估的差异;论证了"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结构、功能,及结构与功能优化模式";构建了由灾害科学、应急技术和风险管理共同组成的"灾害风险科学"学科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减灾,防范巨灾风险已成为区域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与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以及低碳经济模式的建立,共同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情景的自然灾害风险时空差异多维表达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空差异是风险的一种本源特性。自然灾害作为一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其风险时空差异的研究有助于微观地认识灾害规律性和风险动态性,为有效防范灾害与规避风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综述了国内外自然灾害风险时空方面的研究,从情景出发构建了具有普适性的自然灾害风险时空差异的多维表达框架,提出了灾害风险时空差异评估技术框架,所提理论和方法可供后续应用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自然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社区和社会的恢复力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的重要策略,但对自然灾害恢复力概念理解的模糊和混乱,影响了对自然灾害恢复力的深入研究与有效应用。对恢复力的研究背景、概念发展和国内外新近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认为自然灾害恢复力是指社会-生态复合系统具体保护居民生命、生活以及相应基础设施免受扰动,并使其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得到修复的能力。概括了灾害恢复力的9项特征,分析了与自然灾害恢复力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即灾害脆弱性、适应能力。总结了恢复力评估的5种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灾害恢复力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研究的关键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收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00—2015年的自然灾害数据,通过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主要的灾害类型,然后从时间维度分析自然灾害发展趋势,最后从空间维度分析灾害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洪水、风暴和地震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洪水是最主要的致灾因子;(2)以1970年为节点,1970年以后沿线国家的自然灾害发生频次逐渐增加、经济损失激增,但伤亡人数明显减少;(3)东南亚片区和南亚片区的灾害发生频次最高,死亡人数较多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沿海及沿地震带的区域;(4)灾害的影响程度与承灾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灾害对经济影响最大的是蒙古。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摸清"一带一路"自然灾害状况、共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保证"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顺利推进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