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铁水脱硫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是转炉炼钢厂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就武钢第一炼钢厂的铁水脱硫烟尘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实际进行了系列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冲天炉前炉出铁孔是铁水流经的孔道,孔径只有30毫米。就是这个小小的出铁孔,险些使一个年轻的化铁工遭到不幸。 事情经过 一天,我厂3吨冲天炉风机轰鸣、炉火正红,已进入熔化高潮阶段。天车吊着2吨铁水包落入冲天炉前炉坑内(坑长2米、宽2.5米、深1.4米)。炉前,年轻的化铁工小黄拿着铁钎捅开出铁孔,高达1,400℃的铁水猛烈的流入铁水包里。铁水越流越大,愈流愈急,铁水包被铁水冲得开始转动。当铁水包即将装满的时候,包梁柱已转动到正对出铁槽的位置上,铁水受阻后四溅,落入前炉坑内。小黄急忙拨正铁水包,并立即拿起泥堵杆,对准出铁孔使尽全身力…  相似文献   

3.
蒂森钢铁公司鲁尔第三氧气炼钢厂是在60年代由托马斯转炉钢厂改造而来的。当时,通过对生产中产生的废气进行除尘,使每吨原钢减少粉尘扩散量约10~15kg。然而,在铁水和钢水倒包以及脱硫和出渣过程中,仍存在着二次扬尘问题,每吨原钢有0.5kg左右的粉尘扩散量。1982年底,二次除尘设施投产后,粉尘扩散问题已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4.
1 事故经过 2011年6月25日13时50分,炼钢厂铁水分装站天车司机欲将100t冶金起重机吊运的铁水包(铁水重57t,包重38t,共计95t)放置到混铁炉南侧的汽运铁水车上。当1OOt冶金起重机行走至汽运铁水车上方约7m处,操作主钩控制器四档下降,降至距离汽运铁水车架高度约3m左右时,在由下降四档回零位中,  相似文献   

5.
<正>高炉是钢铁厂的核心设备,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等原料在炉内混合氧化燃烧还原得到铁。铁水是高温液态铁,遇水会发生爆炸并对操作人员造成灼烫伤害。本文对一起高温铁水造成的灼烫伤害事故进行分析,针对操作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预防、减少此类伤害事故发生的建议,供读者借鉴。事故经过2014年5月3日7时10分,某钢铁厂高炉乙班职工赵某将2根氧气管放入铁水中进行熔化,但氧气管浮在铁水上未能熔化,该职工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应用于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原料来源广泛、工艺适应范围广、环保性能好、脱硫过程不耗水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简要介绍了我国SO2的污染现状及目前各种脱硫技术,采用干法脱硫工艺,着重对影响脱硫效率的反应温度、烟气中O2体积分数、SO2体积分数和活性炭粒径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的降低有利于提高脱除SO2的效率;2)烟气中O2体积分数越高,活性炭脱硫效果越好,活性炭脱硫能力与烟气中O2体积分数成正比;3)烟气中SO2体积分数越低,活性炭脱硫效果越好,活性炭脱硫能力随SO2体积分数增加而降低;4)活性炭粒径对活性炭的脱硫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1994年11月7日22时40分左右,某炼钢厂铁水工在指挥向混铁炉兑铁水时,因未确认行车龙门钩两侧是否挂进铁水罐的耳轴内,就指挥行车起吊。铁水工吹口哨指挥行车副钩上升,兑铁水约2分钟后,再次指挥副钩上升,副钩刚一动作,铁水罐向东倾斜,副钩钢丝绳断开,罐碰在混铁炉前缘的平台上,再翻坠地上,铁水(罐内约有30t铁水)  相似文献   

8.
湿法烟气脱硫是成熟且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工艺,其中关键是对脱硫塔的选择及通过各项参数的控制达到良好的脱硫效率.通过对脱硫塔酸碱度(PH)、气液比(L/G)、流场特性、结垢等各种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对脱硫塔的选择和实际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碱性工业废水脱硫的机理以及p H值、液气比、进气SO2浓度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利用碱性工业废水对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其脱硫效率平均可达70%~80%。  相似文献   

10.
以空气和H2S的混合物模拟含H2S的工业气体,以碳酸钠溶液为脱硫碱液,PDS 为脱硫催化剂,用超重力设备取代传统填料塔进行脱硫实验,分别考察了气体流量、液体流量、超重力因子、原料气中H2S含量等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重力环境下工 业气体中的H2S脱除效果较好,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其中原料气流量对脱硫率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发展历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的现实需求出发,对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及时掌握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的发展进程,是安全科研工作的必需.本文对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与总结,指出各类监控系统的优缺点,便于科研人员及时了解与掌握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的最新进展,为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核电数字化仪系统既涉及反应堆随时间变化的物理动态演化过程,又涉及计算机的离散控制过程,属于典型的实时混成系统。微分动态逻辑是近年在混成系统验证领域的新方法。提出以微分动态逻辑为基础的构建反应堆控制系统安全验证模型方法,验证反应堆控制系统中离散化的逻辑控制与反应堆连续性的物理连续变化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否保证反应堆安全需求,从而提高数字化反应堆控制系统设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理论模型对于指导企业开展安全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对电网企业的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电网企业进行事故风险控制模型研究。本文基于系统安全和风险控制理论与STAMP模型,结合我国电网企业的特点与安全现状,对电网企业事故风险控制模型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STAMP模型的电网企业事故风险控制模型。该模型包括3个基本层次控制结构,各层次控制结构要素间通过约束与反馈实现自适应控制,分别用于指导系统开发设计、系统建设、系统运营3个环节的事故预防与风险防控工作。该模型同时考虑了电网系统运营和电网企业相关方对电网系统事故预防及风险防控的影响,最终实现电网企业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要素及过程的全面管控。  相似文献   

14.
一种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安全直接影响整个地铁系统的安全,根据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特点建立该系统的安全性评价模型,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用于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分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模糊综合评判法评定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安全等级。该评定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实际安全状况,可为地铁的安全运营提供决策依据,并且评价结果简单直观。  相似文献   

15.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是企业建立事故应急体系的基础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本文简要介绍了重大工业事故预防控制体系要素和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与应急体系建设的要求,论述了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是企业建立事故应急体系和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应急预案编制要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跳水池水质的化学安全性和生物学稳定性,保障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结合长春市泅渡馆跳水池,阐述了基于pH和ORP的池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确定了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及其控制范围,为健康跳水池池水处理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地铁站及地铁车辆内部的环境温度控制,提出一种通过数据分析随环境变化情况进行自动调节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方案。智能温度控制系统采用闭环控制,核心温控采用PID控制。阐述系统的设计原理、架构、关键技术、实际应用中的工作模式,说明环境因素采集预算子系统、温度实时监测子系统、温度预警和温度调整子系统的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8.
飞机操纵系统是一个控制飞机飞行安全的关键系统。笔者介绍了飞机操纵系统的发展过程 ,重点讨论了为了提高飞行安全性及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 ,提高飞机操纵性而对飞机操纵系统进行的改进、完善的方法 ,进而对操作系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信息家电远程控制系统及其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蓝牙技术构建信息家电网络,通过Internet或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对信息家电实现远程控制。笔者给出了基于蓝牙技术的信息家电网络的组成,设计了基于PSTN的远程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用户可使用固定电话或手机,根据系统提供的语音提示对其进行远程控制。输入初始密码,由双音多频收号器接收密码,并由系统进行验证,只有正确输入密码,用户才有权对系统进行操作,且可连续对信息家电系统中多个设备实施远程控制。初始密码验证通过后,用户可以根据语音提示很方便地进行密码的设置和修改。通过设置密码和蓝牙技术的安全机制,提供了信息家电网络和远程控制系统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0.
This research introduces a proactive methodology for accident prevention, called Continuous Safety Sampling Methodology, by utilizing the principles of work sampling and control charting. Sampling is performed to observe the occurrence of conditions that may become hazardous in a given system. These conditions, known as dendritics, may become hazards and could result in an accident or occupational disease. Continuous Safety Sampling Methodology performs a random sampling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se dendritics. The collected data are then used to generate a control chart. Based on the pattern of the control chart, a system “under control” is not disturbed whereas a system “out of control” is investigated for potential conditions becoming hazardous. Appropriate steps are then taken to eliminate or control these conditions to maintain a desired safe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