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芳 《绿叶》2012,(11):75-82
与租地农场不同,"分享收获"想要做不仅是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有机农产品,还包括有机耕作模式的恢复与推广借此来实现食品保障和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在这样远期目标的影响下,"分享收获"将自己定义为社会企业,而在实践中,其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难题都在考验"分享收获"对自身定位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题记:傅鑫发,字圣佑,台湾中华有机农业协会的共同创始人,1996年与妻子范秀琴女士携手创立藕根香企业有限公司,目前任台湾区有机农产品营销合作社理事长、中华有机农业协会监事主席。十余年来,被业内尊称为“傅老师”的他一直致力于两岸三地的有机农业运动,为推广健康有机生活方式做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绿叶》2016,(3)
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污染,给人类生存与发展留下隐患。在经营生态小农场的过程中,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生态种植和养殖技术,改变现在普遍的种植方式和激素加饲料污水直排模式,共同推广有机生态农业,让它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农业生产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给孩子的食品安全增添保障,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保产业》2014,(7):47-47
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公布实施以来,各重点区域、省(市)及相关环保部门纷纷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实施方案,其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减排与控制已经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减排与控制技术创新联盟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挥发I生有机污染物(VOCs)减排与控制”会议,  相似文献   

5.
声化学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中微量、痕量有机污染物的环境与生态效应一直是环境化学中研究的热点内容。199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之列为重大课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而对饮用水,深度处理的目标是采用高效的方法去除污染物。在已经推广的方法中主要有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光化学催化和超滤法等。其中以臭氧氧化法最具有推广价值。但其处理成本较高,对具有强烈环境毒理学效应的芳香族、杂环类化合物的氧化降解率较低。因此,水体中微量,痕量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方法是水处理技术中的难题。80年代以来,声  相似文献   

6.
《绿叶》2020,(4)
正现在,关心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人越来越多了,消费有机果蔬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但是消费者心里总有个"梗",就是——太贵了!果蔬作为老百姓生活的刚需产品,而且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超出常规果蔬5-10倍的价格无法让更多的老百姓接受。我们都知道,虽然化学农业对环境和食品安全有一定的威胁,但毕竟让我们度过了吃饱的阶段;而有机农业维护生态环境,产品安全无残留,可以让我们吃得更好、更安全,但是高高在上的价格,就让有机农业远离大众了。高价格是有机农业不可逾越的障碍吗?有机农业只能是为小众人群服务的吗?在中国,近二十几年来,很多有机农场硬生生地把有机果蔬整成了"稀缺产品",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所以他们认为就应当贵!理由很多,比如:土壤改良耗时费力,有机肥投入大,成本高;有机种植"自然生长"时间长,增加成本;病虫害多、损失大、成本高,人力成本高,等等。乍一听,这些理由说得好像有点儿道理,既然这是现实,为什么几十  相似文献   

7.
应用系统分析方法,设计了农业节水技术科普教育推广方案.根据推广主体动力主导的原则,提出农业节水技术科普教育推广的三种模式:农技机构推广服务型、高校院所示范带动型和新兴组织参与促进型,并分析了农业节水科普教育推广的目标任务、内容、主体、重点受众、载体、层次、途径和类型等.以甘肃省民勤县为实例进行了分析,认为节水农业技术的教育推广要与农业曾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哈密伊吾淖毛湖是一个干旱缺水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干旱缺水地区如何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如何发展有机农业?伊吾县淖毛湖农场通过多年研究探索,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有机晚熟哈密瓜,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将节水灌溉技术与发展有机食品有效结合,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扩大了灌溉面积.提高了有机哈密瓜的品质,改善了生态环境.对加快缺水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推进干旱区域的高效农业、提高水的利用率方面有积极示范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BiVO_4-BiIO_3光催化剂(BVBI)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过程中,体系中的助剂三氟乙酸(TFA)的促进效果及理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TFA可明显提高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效率:反应0.5 h后加入0.25 m L TFA后降解率达到92.58%,而不加TFA降解率仅为25.50%。借助电化学分析与自由基捕获实验,我们推测TFA的助催化机理在于其有效地捕获催化剂的光生空穴(h+),促进其与光生电子(e-)的分离,提高e-利用率从而提高催化降解有机物的能力。首次利用TFA为光生空穴h+的捕获剂以提高光催化反应效率,研究成果可为光催化助剂高效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有机碳是地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重要化学组分,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循环的重要介质。有机碳作为河流榆移的主要物质,榆运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效应不容忽视。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动态,探讨并总结了河流作为碳源/汇角色的作用,有机碳对重金属迁移过程和水体生产力产生的影响;指出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河流有机碳正发生着显著变化,并影响到我们自身的生活;总结了传统的研究有机碳的方法,并对正在发展的研究方法做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农药的大量使用污染了环境,对土壤的危害最为严重。介绍有机农药污染的危害,论述近年来修复有机农药污染土壤的研究成果,农药污染土壤的化学、生物及联合修复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近年来研究热点,认为采用联合修复是今后农药污染土壤修复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保产业》2006,(8):44-45
由广西鸿生门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综合利用糖厂有机废弃物生产生物有机肥技术,适用于机制糖厂榨季生产过程产生的滤泥、蔗渣灰及酒精废液的治理与转化。  相似文献   

13.
生产发展的迟滞和市场的游移不明,是当前我国有机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在造成有机终端市场发育缓慢的诸多因素中,生产端与消费端之间的沟通错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过程和结果上,无法形成对消费市场产生具有主导作用的信息流;打造有影响力的媒介平台,建立新语境以消除信息传播滞碍,通过提升消费需求的增长来带动和加强生产、流通、科研、管理等相关各部件的完善,将有助于摆脱有机领域的尴尬现状,从而平顺且有力地推动我国有机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多年利用矿山废水灌溉的水稻土中Pb的化学形态、植物有效态和动物/人有效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Pb的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有机结合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分别是363、338、185和155mg/kg,其总和占总Pb含量的72.70%,表明其较高的环境敏感性;动物/人有效态Pb含量为1085mg/kg。土壤有机态Pb与植物中Pb含量相关性最高,表明用有机态表征土壤Pb的植物有效态比惯常使用的DTPA态要好。植物有效态与动物/人有效态含量相比,前者为后者的17.05%,表明土壤Pb污染对当地动物/人的潜在生态危害远远大于水稻等农作物;Fe-Mn氧化物结合态Pb与植物有效态(即有机结合态)及动物/人有效态Pb相关性最好,表明该形态对土壤Pb的生物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环保手段不能有效控制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情况下,我国政府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环境污染治理的制度改革和创新,以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政策手段逐步推动我国环保制度的市场化,建立并推广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我国的排污收费和环境税收制度,建立我国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等制度,并有机结合、灵活运用这些经济政策手段来为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有机肥推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机肥的生产推广工作在当前以产业化生产和市场化销售为主的推广模式中,存在成本收益缺乏竞争性、有机农产品市场发育不健全以及有机肥质量不达标、推广方式过于单一、农民种田习惯难以改变等问题.本文以上海市为例,考虑到有机肥生产和使用过程的正外部性及由此体现出的公共物品属性,提出应由企业、农户,市场和消费者、政府等责任主体共同参与,从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着手,打开有机肥推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活动     
《环境教育》2010,(1):77-78
新疆昭苏县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 2010年1月6日上午,昭苏县人民政府邀请南京国环有机食品认证内部检查员蒋磊高级工程师在昭苏镇向县直相关单位及干部与乡镇领导及干部共100余人生动的讲解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意义及申报条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机产品标准、有机产品需符合的条件、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生产加工操作、经营管理体系、内部检查制度等知识。  相似文献   

18.
低NOx高温燃烧技术与大容积分解炉系统有机结合,具有热效率高、分解炉温度分布均匀、降氮脱硝、NOx排放浓度低等特点。文章介绍了高温分级燃烧技术在水泥窑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分级燃烧、降氮脱硝在分解炉系统中的应用原理,以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冯小宁 《绿叶》2008,(5):85-89
电影是呈现意识形态的一种载体和方式。作为导演,通过电影这种方式把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表现出来,并以批判的审美视角来审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让人类对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所反省和彻悟,并使得人类重新定位自己,以爱的方式来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体现的是一个电影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20.
丁品 《绿叶》2014,(5):55-58
人及其行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环境事件频发的当下,人们容易将人及其行为与自然生态割裂开来,谈及到自然生态就会倾向于一种极端判断——任何人类行为都会对自然生态产生不良影响,人对自然生态的最佳保护方式,是远离自然。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作为自然生态中的成员,人类及其行为是自然生态的有机构成部分。曾经在措池村开展监测和调研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生、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野外科学家刘炎林谈及这样一件事:2005年至2006年,德国马堡大学地理学敢授Georg Miehe曾与中国科学院青藏所合作,在西藏当雄等地开展孢粉学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包括三江源在内的广衰草场上的主要植被嵩草草甸,是数千年来人类、家畜和野生动物与之共同演替、进化的结果。收草、家畜、野生动物已经形成了一个共同演替、进化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系统。打破其中一个环节,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这种观点并不是学者的一家之言,其普遍存在于现实当中。刘炎林指出,国际自然环境保护史上就有过类似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