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探讨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将人类需水量纳入了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而初步探讨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估算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植被需水量及人类(生活和生产)需水量,得出当地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34.81×108m3,并提出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应根据现在和将来有效供水量和生态环境年需水量综合考虑,确定适当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和规模,以维系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云南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丰富,但近年来经济发展带来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系统逐渐弱化等问题不容忽视。云南各级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但现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制体系在立法、执法、司法方面均存在不足。为此,应当从加强云南地区生态环境的立法、完善生态环境的执法和司法,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等方面来真正落实云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实现云南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包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包头地区属于季风尾闾区,干旱少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几十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本区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严重,因此积极探索本区生态环境建设途径,有效遏制生态环境退化,改善区域生产、生活条件的意义非常重大.在大量实地考察和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本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西北干旱区是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之一,占据全国1/4的面积,资源相对丰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然而,西北干旱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人地关系较为复杂,矛盾突出,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不得不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从生态环境赖以形成的地质历史出发,分析了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及现存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污染防治是补短板也是谋长远,必须向着最艰深的方向挺进,背水一战,全域治理,全面防控。"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张纪华说。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云南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瑰宝"。绿色是云南最亮丽的底色,也是云南享誉四方的"名片"。  相似文献   

6.
哈密伊吾淖毛湖是一个干旱缺水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干旱缺水地区如何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如何发展有机农业?伊吾县淖毛湖农场通过多年研究探索,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有机晚熟哈密瓜,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将节水灌溉技术与发展有机食品有效结合,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扩大了灌溉面积.提高了有机哈密瓜的品质,改善了生态环境.对加快缺水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推进干旱区域的高效农业、提高水的利用率方面有积极示范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7.
岷江干旱河谷甜樱桃发展优势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特有的生态环境条件适宜发展优质特色水果.甜樱桃作为该区域新兴特色水果之一,近5年来发展面积已超过了400hm2.甜樱桃的引种和规模化栽培表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发展优质、高产甜樱桃具有独特的优势.总结了岷江干旱河谷栽培甜樱桃的成熟技术和管理措施,探讨了发展甜樱桃的巨大潜力,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汶川地震灾害农业产业的恢复重建和结构调整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由自治区环保局大自然保护处组成的南疆生态环境考察组,于1987年5—7月对南疆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为期两月的考察。南疆属极端干旱的典型大陆性气候,虽有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但水资源贫乏。这里有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绿洲面积少,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通过考察对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  相似文献   

9.
两千年来塔里木生态环境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位于欧州大陆腹地的塔里木盆地,以其极端干旱和位于古丝绸之路而著称于世。据历史记载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在两千年来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人类活动更趋频繁的近代变化更为明显。近百年来,中外学者对该地的生态环境变化已有大量研究,因研究角度不同,也有着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据出席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专题情报交流会》的学者、专家和情报人员反映,我国大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这一状况,已经威胁到当前的生产活动和未来的发展。大西北能否尽快实现生态良性循环,这是决定我国经济建设重点能否向大西北轻移的关键性因素,亦是大西北经济建设能否起飞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时事     
《环境教育》2023,(5):12-13
<正>微博@生态环境部:【2023六五环境日丨主题海报大联展·云南】为了共同做好今年六五环境日的宣传工作,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围绕今年六五环境日主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设计了精美海报,让我们共同享受这场视觉盛宴吧!今天,请欣赏来自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的海报作品。(2023年5月2日)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周围海洋,加之高山的阻隔,湿润的西风气流难以到达。特别是塔里木盆地,几乎被高山完全封闭,气候条件更为干旱,年降雨量有的地方仅数毫米,植被极为稀疏,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因此,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干旱区域各种自然资源,防止生态破坏和污染,在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中有更大意义。本文试就新疆干旱环境自然保护特点和存在问题,以及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不当之处请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东营地区属黄河三角洲沉积地,终日受海潮侵袭,土壤盐渍化严重,天然植被以耐盐草本植物为主。随着城市的建设,人类活动的影响,作者为探索其生态系统的变化,作了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认为:盐渍化的生态环境,植被类型简单,种类贫乏,以盐生草甸类型为主,复盖度小。在盐渍化生理干旱的条件下.产生了适应干旱生态环境的生理特征,如肉质化茎叶、深根性、叶片狭小等。植物群落演替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土壤含盐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于一九七六年成立,研究方向和任务是:以干旱、半干旱生态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为中心;研究解决开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建设和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都兰县林业建设现状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兰 《青海环境》2007,17(1):31-33
都兰县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亚洲中部荒漠区南部分支的东端,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植被匮乏、风大沙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林业建设及其生态环境的治理在遏制荒漠化东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就都兰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鲁木齐市深居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稀疏,风沙危害严重,生态极期脆弱,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绿洲生态环境。对乌鲁木齐市“八五”及“九五”期间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谈了作者的观点,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成金 《中国环境管理》2003,22(2):38-38,40
云南是全国贫困县最多的省份,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十分恶劣。阐述了要走出这种困境,必须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力度,走生态扶贫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带领群众真正脱贫致富,有效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青海地处”世界屋脊”,气候严寒干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灾害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9.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3,(9):5-5
云南: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决定》日前正式出台。《决定》明确,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着力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建设城乡宜居生态环境,着力完善生态制度建设,着力强化生态保障措施。到2020年,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示范区,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相似文献   

20.
农业部于1988年10月25日至30日在重庆市西南农业大学召开了长江中上游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四川、贵州、云南、安徽.河北、青海、湖北、湖南、重庆市等8省市代表和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