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书架     
《绿叶》2006,(10)
《丛林书》(英)吉卜林著,张新颖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25.00元作者在一种原始想象力的鼓舞下,创造出了神话般的动物故事:黑豹巴赫拉,棕熊巴鲁,蟒蛇卡……主人公毛格利就在这些动物中间成长。他是吃狼奶长大的人之子。与现实中的狼孩不同,毛格利没有被丛林吞噬,也没  相似文献   

2.
人狼不了情     
2011年10月下旬,李薇漪写的《我家有狼初长成》一书刚面市不久,便成了风靡各地的畅销读物。此书记载了这位成都女孩和一匹草原狼共同生活8个月的真实经历。有人说,它比《狼图腾》写得更为深情和精彩;有人说,它既像远方的童话,又似现世的挽歌。一匹嗜血的野狼,可以攻击高大威猛的藏獒,可以征服体积庞大的野耗牛,为何每当到了李薇漪身边,却温顺得像个懂事的孩子?它与美女画家之间有着怎样震撼人心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狼耶,人耶,本性耶,变性耶?》,通过解读著名作家莫厄特的《与狼共度》,作者对人性、狼性作出了全新的诠释,并再次提醒人们:“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特权已经够多的了……如果人类还不能满足,不能自律,就只能自食物极必反的恶果了。”但愿作者的反思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能让更多的人觉醒。  相似文献   

4.
哲夫 《环境教育》2023,(3):84-87
<正>多少年来我一直在致力于描写人类的生存状况。文学即人学,生存二字最接近人类的本质,也最接近文学的本质。生存环境一旦溃灭,一切学科都将荡然无存。1989年我在武汉大学读书时写了两部长篇生态文学作品,《黑雪》写一座城市下了一场黑雪,其实是污染。《毒吻》写一个孩子生下来体内有剧毒,意谓人类是个毒孩子,在拥抱自然的同时却荼毒了自然,最终无地自容吃掉了自己。与我随后创作的长篇《天猎》《地猎》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5.
“叫我文化田野工作者”,十年来陈哲一直这么自称。把现在的陈哲和他那些曾经影响过中国流行乐坛的作品联系在一起,要费些思考。“我的状态总在山里”,对陈哲来说,那个《让世界充满爱》、《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走西口》、《同一首歌》的时代都是往事了。由他最后把关的另一个作品《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一位女孩拯救丹顶鹤的真  相似文献   

6.
大漠狼孩     
第十二章一有个周末,我从县城回村探家。刚进院,就听见从下屋传出咿咿呀呀的叫声。推开下屋门,见铁笼是空的,而狼孩弟弟则站在笼旁一个硕大的塑料盆里,爸爸妈妈正忙着给他洗澡。当然脚镣和铁链还没松开。“阿木,你回来得正好,快帮我抓着点,这小子调皮,不让洗小鸡鸡。”爸爸招呼我。他脸上身上溅满水,妈妈抓不住弟弟的两手,也许见水高兴,小龙在水盆里又蹦又跳,又叫又闹,弄得爹妈狼狈不堪。“我来啦!我来给他洗鸡  相似文献   

7.
在为当选“2005绿色中国年度人 物”发表获奖感言时,王灿发说:“绿 色中国需要更多的法制耕耘,我愿意 做一个脚踏实地的耕耘者。” “我的身材比较环保,所以这个 桌子容易挡住我”,在第九届“绿色中 国”论坛上,王灿发这样调侃自己,对 于自己的这一“缺点”,他从不回避。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个头不高的人却 蕴含着巨大的能量,王灿发是中国第 一个向环境污染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 的人。  相似文献   

8.
<正>在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逛书市的时候,我遇上了作者黑鹤首发赠书,但我没有获得。当时,书只赠给孩子们。后来,还是晨光出版社的编辑张萌给我寄来这本《叼狼》。《叼狼》写的不是狼,写的是狗。狗用嘴将狼咬死之后,又用嘴把狼叼回了村庄。想想,这狗的力量多大!所以在赠书会上,黑鹤特别得意于这个书名——《叼狼》,他觉得无可代替。  相似文献   

9.
我的一位朋友到过国外学习考察,我问他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是新加坡的鸟和澳大利亚的苍蝇——“新加坡的鸟一点都不怕人。”他说,有一回,他在主人家吃饭,一只小鸟从窗外的树上飞下来,落在窗台上。滴溜着两只乌黑的小眼睛朝屋里张望。主人家的小女孩十分高兴,立刻跑到窗前,从她碗里扒出些饭粒让鸟吃。那只鸟见女孩并不逃飞,反而迎上去啄吃饭粒。窗台上的饭粒很快吃完了,它竟然飞到餐桌上来了!主人也不驱赶它,一家人屏声静气地望着它悠哉游哉地啄吃着餐桌上的饭粒。这段小场景对我来说太新奇了,因为我对另一  相似文献   

10.
苏东坡不仅精擅文学,而且还懂医药,尤其是他对养生之道常有精辟之论。一次,他的朋友张鹗拿着一张宣纸来求东坡的墨迹,张希望他最好写一点关于养生方面的内容。东坡略思片刻,点点头说:“我得到了古代的一个养生长寿方,这药方很简单,药只有四味,但服后却效果显著,今天就奉赠给你吧。”于是,东坡挥毫写起来。书罢,张鹗接过,只见上面写着:“一日无事以当贵,二日早寝以  相似文献   

11.
1949年的德版序言中,《所罗门主的指环》的作劳伦兹引用了这首诗作为开卷语。接下来,他说:“为了能够确切描写动物的故事,一个人必须对所有的生命.都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真感情。这点你们完全可以放心,我就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2.
回头也很美     
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叫做《等你100封信》。说的是一个青年,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少女,青年天天给她写信,但女孩的每次回信,都是一张空无一字的信笺。日复一日,青年再也忍受不了这种无望的等待,选择了另一种现实的婚姻。新婚之夜,当他接到第九十九对回信时,一张纸条飘落在地上:“我已做好嫁衣,等你第一百封信到来时,我就做你的新娘。”几位朋友曾争论过。有曰:这个青年无恒定之心,如果更执著一些,成功不就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么?有曰:生活是一个未知数,谁都不能预料100天后的黎明是否霞光灿  相似文献   

13.
爱,是伟大的情感。母爱、舐犊之情,在人与动物之间应当是相通的。“人与动物”栏目的《人母狼母喋血夜》告诉我们:爱,能创造奇迹。  相似文献   

14.
《绿叶》2002,(1)
这是一个颇含人生哲理的故事:有一个人整天祈祷上天赐给他幸福,他的诚心感动了上天,终于有一天,美丽的幸福女神敲响了他的家门。他喜出望外,赶忙请她进屋。但幸福女神却说:“请等一等,我还有一个妹妹呢。”说着把在暗处跟随着她的妹妹介绍给  相似文献   

15.
奇岩。叠瀑。古木。人说山西好风光真是不假,眼前的绵山就是一个明证,沿着山脚下一条与溪水同行的小道进山,作家们一边观赏周围景色,一边调侃着与环境文学有关的话题。“我说这山肯定有大熊猫你信不信?”郭雪波指着眼前翡翠般的峰峦,向走在身边的方敏打趣。“我才不信呢,山里有没有大熊猫我能知道,因为人和动物有一种感应。”方敏笑着摇头。人和动物有感应——多么美妙的回答!这样的话也只有他们二人才讲得出,郭雪波和方敏都是以写野生动物见长的环境文学作家。郭雪波的创作多以内蒙高原上的动物为背景,人称他为“大漠之子”,其著作《大漠狼…  相似文献   

16.
友狼记     
提起狼,不少人立即把它与凶恶残暴、疯狂掠夺联系在一起。有的人还把凶残掠夺说成是狼的本性,甚至鼓吹、赞美这种本性,提倡人们学习。然而,生存空间未被人类挤占状态下的狼真是这样凶残吗?人与狼这对斗了几万年的老冤家能否友好相处?一位曾经的大兴安岭猎手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吹牛吹破天     
一只屎壳郎、一根羊毛和一根草商议要去偷一头牛。见到牛后,羊毛得意洋洋地说:“我在上头骑牛。”草得意洋洋地说:“我在前头牵牛。”屎壳郎得意洋洋地说:“我在后头赶牛。”结果呢,牛张嘴把草吃了;打个喷嚏,把羊毛吹到了河里;拉了泡屎把屎壳郎压扁了。这故事让人想起两个成语:利令智昏与不自量力。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一个美国人碰到一个法国人,挺得意:“我们美国科技发达,发明了一种机器,只要把牛往里头一赶,一摇手柄,立  相似文献   

18.
一次偶然,在《非常了得》上看到一个益智问题,说是某个人的家里被燕子做巢了,请问参赛者是否正确。那位答题的参赛者选择的答案竟然是"错误"?!我当时也很茫然,如果换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正确"。不是根据他提供的信息来判断,而是根据现  相似文献   

19.
《绿叶》2020,(7)
正李培禹兄的山水风光散文集《西河渡》即将付梓,嘱我写几句"评点"的话。我翻阅着培禹兄的这部文稿,不禁联想到他刚刚获得"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的另一部散文集,那就是2017年7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借此机缘,我把阅读两本书的感受,融在一起说吧,因为在这本《西河渡》之外,培禹兄的散文创作天地很广,题材远不止"游记"类,生态佳作频出,十分精彩。可以说,近几年他凭着一篇篇令同道称赞的作品,大跨步地进入了知名散文家的行列。我与培禹兄是年轻时代的挚友,也是20世纪80年代有着共同爱好的文学青年。我出版的首部长篇小说的初稿就曾经交给他阅读,得到他的认可和鼓励。我们是挚友,也是校友,都在北京二中读过书,也有着共同的朋友圈。据我所知,在年轻时代他就尝试创作过多种多样文学体裁,而且都有很成功的佳作。他写过小说,写过抒情散文,写过杂文,也写过报告文学,但更钟情于诗歌。在《赵堂子胡同15号的思念》(见散文集《总有一条小  相似文献   

20.
美国《财富》杂志和海氏集团在调查了解优秀公司聘用和提拔人才方面的共同做法时,美国通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说:“我们所能做的事就是以我们所挑选的人打赌。因此,我的全部工作就是挑准人。”他并非开玩笑,韦尔奇曾新自对前来谋求该公司500个最受选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