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由于参加《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子课题“城市综合减灾规划研究”,笔者认真研究了日本东京2002年的城市规划文本。东京是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它的完备的城市综合减灾规划及防灾行政管理体系是基于日本国家《灾害对策基本法》的。所以,笔者从立法入手,介绍一下日本东京防灾减灾规划的基本思路。日本《灾害对策基本法》规定的防灾规划及防灾行政《灾害对策基本法》既是与所有灾害法  相似文献   

2.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方法研究——以廊坊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我国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方面的不足;针对我国中小城市的特点,提出一套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工作程序与技术方法,该方法包括灾害识别,财产易损性分析,灾害风险分析,损失预测与风险区划,确定规划目标与减灾措施,规划编制6个阶段;以廊坊市为例,拟定了一个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方案。在规划过程中采用了风险分级法和减灾措施优先级评分法等,找出威胁廊坊城市安全的主要灾害和防治的主要措施,为廊坊市的灾害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综合采用GPS技术、GSM技术、GPRS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城市灾害监管监控系统对实现城市灾害及时处理,分析事故成因有效预防事故,实现高效管理有重大意义;以该平台建立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在对城市可视化与数字化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城市灾害信息的科学管理,各种灾害信息的科学管理,各种灾害分析模拟,公共安全规划以及应急决策支持,从而有效提高突发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的效率和响应速度,为城市公共安全的应急工作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灾害风险应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阐述了城市灾害的分类;从城市灾害预防与控制,应急反应与救援等方面分析我国在城市灾害风险控制与应对上的不足;提出8个方面的对策。该对策研究包括:建立城市安全规划、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实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并融入城市规划中;完善城市灾害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安全规划风险评价机制;加快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防灾减灾宣传;加强城市安全科学研究与交流。该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我国城市灾害风险预防与控制能力及应急救援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集成决策支持系统(DSS),研究开发了"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础信息子系统、灾害信息子系统、危险源管理子系统、火灾分析子系统、洪灾分析子系统、地震分析子系统、风灾分析子系统、公共安全规划子系统、应急决策子系统和系统总控模块等.剖析了当前城市公共安全决策模式的弊端,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框架和各子系统的功能,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构建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的技术方案,并探讨了该系统与城市公共安全体制的融合机制问题.实践证明,在对城市可视化与数字化的基础上,该系统能够实现城市灾害信息的科学管理,各种灾害分析模拟,公共安全规划以及应急决策支持,从而有效提高突发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的效率和响应速度,为城市公共安全的应急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安全的现状及防灾减灾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共安全的现状及几类主要灾种,指出当前非常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提出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对策措施,从而为提高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以南昌市城区防灾绿地规划为例,分析了市区灾害类型与受灾特点、绿地现状分布及防灾绿地人口容量,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南昌市城区防灾绿地体系的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8.
2003年SARS以来本人主持并参 加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进行的北京城市 应急体系框架建设的研究,并先后完 成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修编中综合防灾规划研 究;完成了北京市发改委"十一五"期 间北京城市综合减灾应急体系建设等 专题研究。通过这些工作,特别是2004 年不断发生的城市突发事件的态势, 我感到必须从一个新的层面上去重新 审视城市公共安全,必须从综合减灾 模式的建构上建立城市公共安全的新 体系。为此我认为要有效地推进中国 城市综合减灾事业必须关注的九大问 题研究。  相似文献   

9.
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现状缺陷,《中国减灾规划》是中国跨世纪减灾事业的科学与管理指南,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应以此为指针并全面按照城市冲体规划内容落实其细则。但必须看到,城市减灾工作及能力建设与中国减灾规划要求相差甚远,具体讲:1)综合减灾措施和管理是薄弱环节,迄今防灾减灾缺乏政府一级的统一协调,而是各自为战;2)城市灾害预警和减灾通信网络不健全也不统一;3)政府尚未下达城市 综合灾情(自然与人为)的统计指标及要求,应该说每年的灾情损失还仅仅是保守的估算值,已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值的准确度;4)各类灾害的防灾设施标准低,基本上尚未形成城市灾种的减灾技术体系;5)由于综合减灾思想仅仅停滞在学术界及专家层,迄今在先进国家应用成熟的灾害与保险相结合,保险与救援相结合的新保险机制尚未形成,不仅使公众无法正确认识保险的真正作用,更使不少大工程设保率低;7)城市防灾减灾科技人才经济,但应该承认由于诸多原因造成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并不高,自救能力差。迄今虽广为宣传安全文化并普及减灾科学知识,但多数市民仍仅仅认为城市是安全的“福地”。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地评估城市公共安全现状,根据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的特点及国家城市安全规划的相关要求,从能力和脆弱性两方面构建了多层次多指标的城市公共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群组决策和模糊层次分析法,针对不同的指标考虑专家的个体权威和专家群体意见的一致性,引入综合重要度将专家个体判断矩阵集结成群体关于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通过群体判断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根据可拓学理论构建多级可拓评价模型对某市公共安全灾害要素子系统进行评价,得出其安全状况属较安全等级,同时也证明该方法在城市公共安全评价中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