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我国大空间建筑迅速增多,近年来,全国大空间建筑如家具城、大型仓库、大型商场、工业车间等场所火灾频繁,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极为严重。1999年1月10日,四川达川市通州百货商场火灾,造成30人伤亡,直接财产损失3163.1万元。这些大空间建筑火灾,在国内外造成了很大的震动。火灾监控形势的日益严峻,也已经引起国家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同时大空间建筑的火灾探测监控也成为世界各国火灾科研者及消防科技工作者关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地下空间与地面建筑相比,具有相对的隐蔽性、封闭性及复杂性,一旦发生火灾,早期火情难发现、人员难疏散、火势难控制、消防人员难作业,火势还可能蔓延威胁到上部建筑内人员财产的安全,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因此,相关部门应如何消除地下空间火灾隐患,一旦地下空间发生火情又该如何施救呢?  相似文献   

3.
电气火灾主要是由于电能引起火源而发生的,其直接原因一般是过负荷、短路、接触电阻过大和谐波效应造成高温发热,并引燃绝缘和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电气火灾发生前电气设备或线路一般会出现物理参数变化和异常现象的征兆,这些物理参数包括电压、电流、绝缘电阻、超声波和温度,异常现象包括电火花和电弧。通过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现代化的检测技术来检测这些物理参数和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电气火灾隐患,继而消除电气火灾隐患,将最大限度遏制电气火灾发生。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公共娱乐场所也逐年增多,电气引发的火灾成逐年上升趋势。为彻底消除电气所带来的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遏制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5年全国火灾4项指标全面下降,但是,许多导致火灾发生的不安全因素、深层次矛盾和制约消防工作发展的机制性、体制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加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广泛应用,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石油化工易燃易爆场所大量涌现,各种新的致灾因素不断增多,而历史遗留的“老大难”火灾隐患与改革开放初期违反消防安全客观规律建设造成的先天性隐患仍然大量存在,使得火灾发生的概率高、威胁大;另一方面,由于消防事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公共娱乐场所也逐年增多,电气引发的火灾成逐年上升趋势。为彻底消除电气所带来的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遏制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类新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给消防安全带来了诸多新的不确定隐患,导致近些年来火灾事故频发。消防安全问题一直是事关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智慧消防作为一项新的技术手段为传统消防赋能,依托物联网技术,可实现万物与网络的连接,并建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消防综合监管平台,将建筑消防设施、消防水源、电气火灾等监控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融为一体,实现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将多种数据有机融合在一起,预测和感知建筑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对提高火灾防控和保障消防安全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大跨度大空间建筑越来越多,其创造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例如,2008年7月17日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雷盛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塑胶车间火灾,2009年12月10日山东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车间火灾。大跨度大空间建筑因建筑空间跨度大、高度较高,传统火灾探测技术无法满足及时准确报警的效果需求。鉴于此,本文将探讨火灾早期  相似文献   

9.
科技时代,电的动力作用越来越大。如果不懂电的使用和管理,就易产生电气火灾,给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带来危害。因此,电气火灾的预防很重要。 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一般有下面几条。 (1)加强电气防火的安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火险隐患。 (2)正确选用电气设备,提高电气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有可能发生电气火灾的场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深入探讨了建筑电气布线的隐患排查及其对消防安全的影响,旨在提高建筑电气安全性并减少火灾风险。本文首先对当前建筑电气布线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识别出常见的安全隐患,如电线老化、不规范布线等。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隐患排查方法和技术,包括红外热成像和电气检测。此外,本文还探讨了电气安全的评估方法和风险管理策略。基于这些分析,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改进措施,并通过具体案例验证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这些措施不仅包括技术层面的改进,还包括管理和操作层面的革新。通过综合隐患排查和改进措施,有效提升建筑电气安全和消防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电气火灾已成为影响火灾形势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游离基链锁机理解释燃爆引发本质;国内外电气火灾统计情况比较;电气火灾原因及防控措施三个方面初步探讨防止电气火灾的对策。我国电气火灾持续呈多发、高发态势,由于电气火灾隐患的隐蔽性,容易在带电条件下突发起火等。同时,除传统的电气火灾原因外,还出现新的电气火灾形式,如谐波中性线火灾、电涌火灾、电磁波火灾等也时有发生,对此,本文就防止电气火灾的对策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是剧院等大空间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灾的早期发现和扑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全数字图像型监测技术可对剧院在空间火灾发展态势进行快速探测进行预警.文中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并结合边界链码,分析火灾面积扩大和边缘抖动的特征,实现了对火灾发生的及时预警,通过模拟火灾实验分析该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正在电气火灾综合治理活动中,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开动脑筋、巧思妙想,用2项小改革,有效防范了电气火灾隐患。自2017年4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安委[2017]4号)以来,一场为期3年、声势浩大的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行动在全国迅速展开,重点整治生产流通领域的电器产品质量问题、建设工程领域的电  相似文献   

14.
大空间建筑室内火蔓延全尺寸实验设计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大空间建筑室内火蔓延的全尺寸实验能较好反应和说明大空间建筑室内火灾过程的主要规律,也是当前研究建筑室内火灾机理较理想的一种实验方法。文中介绍了大空间建筑室内火蔓延全尺寸实验室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简要介绍了其在建筑火灾研究中的主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是剧院等大空间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灾的早期发现和扑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全数字图像型监测技术可对剧院在空间火灾发展态势进行快速探测进行预警。文中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并结合边界链码,分析火灾面积扩大和边缘抖动的特征,实现了对火灾发生的及时预警,通过模拟火灾实验分析该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汪可兵  王海燕  冯超 《安全》2012,33(8):52-53
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在高度和结构方面更加复杂,其自身潜伏的火灾隐患更为严重.加之当前消防技术条件的限制,扑救高层建筑火灾难度很大. 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1)高层建筑火灾成因复杂、隐患多 高层建筑往往配备有大量的电子设备,内部集中铺设大量电缆、电线,并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极易引起电表烧毁、电线短路,导致火灾的发生;其次,高层建筑往往采用大量的装饰材料,数量多、面积大、种类众多,质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且大多数防火性能较差火灾一旦发生,这些易燃的装饰材料便会成为加速火情蔓延的媒介,使火情迅速扩散.  相似文献   

17.
正这几年,全国各地群租房火灾不断,时有人员伤亡,其原因就在于群租房格局复杂。多用简易木质板等非阻燃材料分隔空间,再加上居住人员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短短几分钟时间大火就会迅速蔓延。逃生难,搜救难。大兴11·18火灾的起火部位为起火建筑地下一层冷库,排除人为放火嫌疑。起火原因系埋在聚氨酯保温材料内的电气线路故障所致,属于电气线路火灾,遇难者死因均系一氧化碳中毒。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浙江省针对电气火灾多发、易发的严峻形势,在湖州等地探索推广应用"智慧用电"系统,通过第三方技术服务手段,为企业提供隐患排查服务,大幅降低了因电气隐患而引发的火灾和触电事故。湖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童装加工业、竹木业、纺织业较多,产业层次处于"低、小、散"阶段,易发生电气火灾事故的企业、单位和场所点多、面广、量大。由于湖州市现有监管力量薄弱,  相似文献   

19.
结合我国重大火灾隐患问题的实际情况,对火灾隐患在广义和狭义上进行了定义,分析了火灾隐患与火灾危险源、火灾风险的关系,指出火灾隐患是具体的,火灾风险是抽象的,火灾隐患的存在是重特大火灾发生的根本原因,火灾隐患的判定可以通过风险评估的方法解决。本文的研究对探索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火灾隐患认定的量化标准,提出有针对性并符合实际的整改措施,加强和提高我国消防监督整体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铁路动车段检修库可能发生的火灾主要为列车电气火灾和残留火种产生的火灾.根据铁路动车段检修库房建筑的整体结构及高度,结合火灾源识别分析.此类火灾在发生初期有阴燃阶段,可能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可供选择的火灾探测器主要有:感烟探测器、图像型火灾探测器、极早期空气采样探测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本文针对铁路动车段检修库房的实际建筑情况,对不同类型的火灾自动探测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了相对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