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桥梁群体震害预测方法的理论,并采用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和概率分析方法,建立了中、小型桥梁群体震害预测的数学模型。在对江南一带城市地震震害预测工作中桥梁抽样单体震害预测经验法的计算基础上,给出了公路桥梁在不同地震烈度影响下的单因素评价矩阵,为区域性的地震震害预测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2.
以福建省震害快速评估系统为依托,以分析处理现场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主要影响易损性分析结果的四个区域因素及其影响指数值、区域综合指数值,提供了各分区的划分依据、各分区影响指数值的评定标准以及区域综合指数值的计算方法,为合理应用不同地区之间的易损性矩阵或易损性曲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梁式桥的震害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几次大地震中梁式桥震害调查资料,对梁式桥震害现象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原因,从地震烈度、建设年代、结构体系、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等4个方面对桥梁震害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关于梁式桥地震破坏影响因素、破坏机理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根据收集到的《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和1989—2016年晋冀蒙交界区成灾地震的震害记录和相关数据,对农村房屋结构归类分析,给出低烈度下各类房屋的震害矩阵。采用贝塔概率密度函数拟合方法,对震害矩阵中结构破坏比的概率密度分布进行拟合,得到高烈度下各破坏等级的概率值,最终获得完整震害矩阵。结果显示,相比南北地震带地区和我国整体各类房屋建筑震害情况,研究区各烈度下不同建筑结构震害情况均较为严重;经贝塔概率密度分布函数所得破坏概率整体上符合破坏比分布特征,所得结果更能接近研究区建筑物的震后真实破坏情况,可用于未来震害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地震应急管理有助于震后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传统的灾损评估需要有关人员进入现场根据地震破坏情况进行评估,这会影响评估的时效性。通过对地震灾损参数进行统计学研究,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以统计指数、数据包络分析为理论基础,将现有的基于不同房屋结构类型、不同破坏等级的震害矩阵进行降维,确定了灾损参数,并以青海玉树地震为例,运用灾损参数实现了灾损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福建城乡震灾快速评估系统。根据震害预测模型,利用该系统平台对1992年以来发生的对福建有较大影响的5级以上中强地震进行震灾快速评估。将系统震害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调查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系统评估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的数量差异关系,并提出了建立基于遥感影像的震害评估模型的设计思考,从而为震害预测系统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震液化引起的地面大变形对桥梁桩基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主要就地震高烈度区液化引起的地面侧向大变形对桥梁桩基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地面大变形引起的震害情况、液化诱发地面大变形的机理及液化大变形的预测方法、桥梁桩基的震害和液化大变形对桥梁桩基的影响、桥梁桩基抗地面大变形的措施,以及存在问题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破坏性地震中的桥梁震害进行了详细分析,按照桥梁的结构形式、地震影响烈度、破坏部位、破坏部位的数量、破坏等级等进行了分类统计。应用概率统计和定性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得出了不同地震烈度下,桥梁破坏部位、出现概率和破坏等级呈现的规律;采用桥梁的破坏等级和破坏部位两种标准评价地震烈度,给出了基于桥梁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建议指标。  相似文献   

9.
四川汶川8.0级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该地区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灾区内各评估子区震害程度、企业服务业恢复生产营业时间以及地震对企业服务业生产营业影响时间与地震间接经济损失有直接的关系.在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灾害调查结果,结合灾区实际,提出利用灾区各市(县)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二、三产业)数据、各评估子区震害系数、企业服务业生产营业恢复时间以及地震对企业服务业生产营业影响时间,进行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邓民宪 《灾害学》1998,13(2):22-27
根据多次历史地震埋地管道震害调查资料的统计和定性分析,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以管道震害率作为参考数列,以地震烈度、场地类型、管道材料、接口构造和管径尺寸作为比较数列,对埋地管道震害率进行了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排出了关联序.研究结果客观地揭示出震害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理地管道的震害预测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江苏省及其邻区中强地震目录,研究了扬铜带东段的地震活动特征,发现地震活动的南北跳跃的迁移规律,迁移周期约为5~10年,用马尔科夫过程得出未来中强震发震最大可能地点为溧阳一带,其次为南黄海近海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Sincea 7.9MsearthquaketookplaceinManiinSeptember 1997,noshallow focusearthquakesabove 7MshaveattackedtheChinesemainlandinthepastfew years.Thestrongestshallow focusearthquakein 1999reachedonly 5 .6Msandthatin 2 0 0 0was6 .6Ms.Therewerejustthreeearthquakesre…  相似文献   

13.
系统研究了江苏及邻区1970年以来较有影响的9次中强震前地震空区、中小地震条带分布等地震活动图象异常变化特征,认为江苏及邻区地震前出现地震条带、地震空区等异常现象较普遍。在本地区研究条带异常所选取的震级下限为ML30为宜,在黄海地区研究地震空区震级下限取为ML30,而陆地地震空区可取ML20为震级下限。  相似文献   

14.
在华北及其西部地区用描述地震分布时、空、强基本特点的空间集中度C、地震危险度D、地震强度因子Mf 进行交汇寻找综合异常区预测未来中强震 ,预测震中位置在 1 5°半径之内。以实例显示综合异常区存在的稳定性和对未来较强地震的可预测性 ,并对比分析了大华北地区不同区域的应用效果 ,认为其差异是由资料详尽程度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陆未来几年的地震形势与灾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必将受到全球地震活动的制约,要分析中国大陆未来的地震趋势必须研究全球的地震活动的思路,通过对全球地震活动趋势以及近期大陆和周边地震活动的概况分析,认为大陆第五活跃期已基本结束,但并不意味着地震灾害水平随之降低,防震羊城灾任务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6.
秋仁东  石玉成 《灾害学》2006,21(1):38-42
本文分析了石窟的震害特征和所在边坡的失稳因素,通过静态理论分别对没加固的、挡墙加固的、锚杆加固的石窟边坡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并对石窟加固方法的抗震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用于展示城市燃气管道地震安全控制系统工作机理和控制效果的演示系统。对演示系统地震阀门的原理和性能作了阐述,对演示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效果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该系统可用于科普场馆或相关单位介绍城市燃气管道地震紧急处置的原理,系统已在唐山市地震博物馆安装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监狱震害及应急预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1904~2003年我国监狱28次震害资料的收集、分析和评价,把监狱震害分为严重、中等和轻微3级;从这些震害的时序变化来看,认为监狱的震害有随时间减小的趋势。监狱作为特殊的建筑物,由于其内居住的是在押犯,因此其应急工作是地震应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应有许多特殊的对策。此外,还讨论了震害发生时对在押犯人的转移和管理,对在押犯受伤后的伤病处理及教育感化,注意对在押犯中不轨之徒的打击震慑以及对在应急救灾中有立功表现的在押犯予以鼓励并接受在押犯参与赈灾捐赠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制定监狱地震应急预案的提纲。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1972~1997年霍山窗小震的资料,研究了小震月频次、小震空间分布、P轴取向、P波初动等特征。认为当霍山窗小震月频次增高超过40次时应注意3个月内华东地区在佛子岭东北或西南方向500km内可能发生中强地震。未来地震的大小、距离和方位与震群中的最大震级及佛子岭台记录到的P波初动符号的一致性和空间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20.
分析探讨了浙江鄞县42级地震及历史上浙北中强震前的地震空区现象,认为孕震空区可能是浙北中等及中强震的中期前兆,并提出浙北孕震空区的特征及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