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原定于1995年夏对现存的天花病毒执行“死刑”,但由于美国国防部的反对,其“死刑”得以延期。天花作为一种急性传染病,曾肆虐人类上千年。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了大规模的种痘计划,世界各国统一行动围剿天花。1977年,索马里的一名天花患者死亡后,全世界再无发现新的天花患者。世界卫生组织于1979年郑重宣布,天花被彻底扑灭。今后如再有人发现新的天花患者,将予以重奖。此后,全世界仅有两处公开性的保存天  相似文献   

2.
1940年以前,仅知有36种病毒能引起人患疾病。本世纪的后50年中,人类在与病毒的斗争中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天花已宣告消灭,麻疹的发病率日趋下降,正当人们为此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大批更为凶狠的病毒已悄然扑向人类。专家预言,人与病毒间的生死决战,在下一个世纪中可能更为惨烈。  相似文献   

3.
当年,天花绝迹,人们以为本世纪可以消灭各种传染病;殊知,古老瘟疫和怪病接踵而来,其形状怪异,变化无穷,教人防不胜防。人类应该觉醒——  相似文献   

4.
倩瑜 《沿海环境》2001,(3):16-17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最为 迅速的一百年,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类抵抗病魔侵袭的最有力武器,尤其是抗生素的发现更是使人类成功地控制了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疫苗的成功研制和计划免疫工作的有效开展使人类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并且正在有计划地消灭脊髓灰质炎和麻疹,医疗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已经可以治愈部分肿瘤性疾病。但是不时否认的是,过去的一百年也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一百年,生态系统失衡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产生了一些伤害力严重的新疾病,例如使一些与世隔绝的病菌重现人间等等。随着新千年的到来,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们都普遍认为,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人类已取得了胜利。事实上,传染病的防治的确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天花已经消灭,其他传染病也将得到控制或消灭。但可悲的是,伴随乐观而来的,是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许多新、旧传染病正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传播,全球面临新出现的和重新出现的传染病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毛晓玲 《环境》2004,(5):35
2003年5月,当全球还在SARS的惊恐之中,另一场灾难又悄悄地降临了人类,在美国出现了猴天花。在2004年初,当人们还在SARS是否会卷土重来的恐慌之中,禽流感又横扫大地。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来源于大自然动物界的病毒会频频袭击人类呢?  相似文献   

7.
非典的警示     
陈克勤 《环境》2003,(6):5-5
随着非典的蔓延,这一尚未被人类充分认识的新疫病令全球关注。人类历史上,瘟疫对人类生命的伤害远远大于战争等所有的天灾人祸。古代中东和欧洲都有瘟疫记载,2千多年前的《圣经》传说中就有瘟疫杀害人类1/4的警告。6-19世纪鼠疫横行杀死近2亿人,灭掉欧洲人口的1/3。天花杀害人类3亿多人。肺结核死亡  相似文献   

8.
侯少龙 《陕西环境》2001,8(3):41-42
近年来,传染性疾病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态势。许多现象和数据表明,传染性疾病同环境污染有一定相关性。1 传染性疾病的新态势1.1 新的传染性疾病层出不穷70年代澳大利亚著名病毒学家伯内特曾预言:人类将在20世纪末最终消灭传染性疾病,然而事态发展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原有的传染性疾病非但未被消灭,反而又冒出了许多新的传染性疾病,如爱滋病、埃博拉出血热、O139霍乱、O157感冒、疯牛病、怖漏厉噬肉菌感染、沙拉热、汉塔病、军团病、莱姆病等,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例如爱滋病,最初只流行于欧美地区一些特定的人群,现在已经在…  相似文献   

9.
霍正 《环境》2012,(9):53-55
近年来,关于是否应该禁止鱼翅买卖的争论一直不曾止息.社会上有大量声音,将对鲨鱼的捕猎归因于鱼翅消费,“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环保口号宣传也日益深入民心.在大量广告影响下,吃鱼翅的人仿佛成为全民公敌,国外一些地区甚至通过禁翅法案. 那么保护鲨鱼是否就等于禁止食用鱼翅那么简单呢?人类利用鲨鱼是否就是对大自然的破坏和掠夺呢?禁翅与否,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肉制品的消费也相应随着增加,畜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我们知道,蓄类的一些疾病也可以传播给人类,如英国的疯牛病等,人们通过食入这样的牛肉而得病。同样,蓄类的粪便也可以传播疾病,传播给动物或人类。我省是畜产大省,特别是各地建起了许多的大型养猪厂,如何来正确处理养猪厂的粪便呢?使其既能防止疾病的传播,又能合理充分地利用呢?如何来探讨出一条合理的路子,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1.
1.引言控制害虫对保证人类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和控制疾病保护人们的健康这两个重要问题关系密切。尽管通过农业管理和采用其他非化学方法已有效地消灭了许多作物害虫,但近三十年来采用农药控制害虫的方法仍然不断发展。农药主要用于保护农作物,而近来除莠剂、灭菌剂及其他农药的应用发展很快,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在很多情况下,应用这些农药无疑对控制害虫起着巨大  相似文献   

12.
210.immune(来自拉丁词immunis,exempt from)a. 免疫的n.免疫者例:Nowadays,man has managed the immunization against smallpox. 目前人类已掌握对天花的免疫法。与环境有关的词:immune body免疫体;immune  相似文献   

13.
传染病是一类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并可相互传播的疾病。目前发现传染病的种类正在不断发生转变,有的消灭了,有的死灰复燃,有的则是首次出现的。许多因素促成了传染病的发生和再发,其中较为关键的是人口高速增长、都市化、人类行为、贫困和气候环境状况恶化。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环境》2007,(4):12
“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能被消灭的,所谓制止沙尘暴,实际是违反科学规律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一语惊人。他同时强调,我们不能忽略沙尘暴给人类造成的巨大损失,但目前完全消灭它是不现实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治理它,尽量缩小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15,(12)
<正>发达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并开始向其他国家转移、自身发展高端服务业之时,突然竖起环保大旗把主要依靠资源出口和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摆上全球气候变化的谈判桌,受到国际社会的怀疑和非议亦无可厚非。2015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开幕,全球变暖的话题又一次引来热议——"地球在变暖"这一结论靠谱吗?为何每一届气候变化大会都难逃一翻唇枪舌战?这当中涉及了哪些国与国间的利益转化?关于全球变暖的争论由来自144个国家的地球学家组成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在2014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都是逐步深入的。但当科学家研究的对象太精简、抽象的时候,它就离我们现实的应用距离很远了。公众往往不理解,花这样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值得吗?针对这些争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青年千人"曹庆宏教授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值得!不是因为研究粒子物理可以探寻基本粒子的起源,或者追赶西方不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落后等原因,曹庆宏说:"用最简单的理论解释基本粒子的起源和相互作用,这是粒子物理理论学家的一种信仰,也是我个人的  相似文献   

17.
《环境》1996,(8)
这是最悲壮的一天——地球被太阳系作垃圾扔了。这是最惊心的一天——人类从此化作零了。这时,你才懂得爱惜地球吗?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不懈斗争的历史。同天斗,同地斗,还要同疾病抗争。在世界医学史上,糖尿病、肺结核、鼠疫都曾经是绝症,现在人类都有了有效的医治办法。然而,七十年代中末,人类又遇上了一种新的可怕的流行病。在它出现之前,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被称作“黑死病”的鼠疫,感染者死亡率最高也只在40%,而这种病的患者则无一生还,任何药物在它面前都显得软弱无力。此乃何方怪物?好  相似文献   

19.
E·F 《环境》1996,(5)
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自然生态的平衡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怎样才能做到人类发展。科技进步与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和谐协调呢?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期泽及后代、造福于人类的未来呢?这正是此作品给于我们的深刻喻  相似文献   

20.
土埌与疾病     
众所周知,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但是,土壤与人类疾病是不是有关呢?这是大家所关心的。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斯曾认为“土壤、水和植物的化学成分与地方病理之间有着因果关系”。土壤对人的影响大多是间接的。其表现有三个方面:一、土壤矿物质天然含量异常(遇剩、不足、或比例失调)引起所谓生物地球化学地方病;二、土壤受到污染,而污染物经由食物链危及人体,出现诸如日本“骨痛病”等公害病;三、土壤是许多生物病原体的温床,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