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肥西县尊重自然与经济发展规律,将县域划为北部外围控制区、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片区、紫蓬山旅游片区、合肥主城西南片区和产城融合片区,五大功能区为"生态立县"打下重要基础。"坚定不移走绿色化发展道路,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绩造福人民。"安徽省肥西县第十三次党  相似文献   

2.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0,(9):5-5
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在一些偏远地区相继建立14个自然保护小区,既填补了自然保护区网络空缺,又最大限度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通过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实施,促成了广西首批自然保护小区建立。广西分别在德保、靖西、那坡等县建立自然保护小区,保护大壁虎、苏铁、猕猴等珍贵物种。  相似文献   

3.
西南三省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区内自然环境极为复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条件的组合优势远胜于干旱的西北内陆。合理开发这一地区对促进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巩固国防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资源及遗产利用保护管理中的政府失灵   四川在旅游资源与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出现了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下缺乏进一步的区域性旅游资源发展总规划;旅游资源系统本底调查的科学保护工作没有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缺乏一支稳定的旅游景观资源系统调查、持续管理的专家队伍,因此造成了许多区域开发先于规划,资源本底不清、特色不明,开发缺乏科学定位,开发项目趋同.政府在将自然文化遗产(包括一些属于自然保护区范围)的开发经营权转让给企业时忽视保护权、监督权,造成自然遗产的开发和保护脱节.   ……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结合四川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特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情况,以及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度等因素,参考ICUN(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及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93)对自然保护区类型的划分,从自然景观观赏价值角度,将四川的自然保护区粗略分为四个类型:  相似文献   

6.
自然保护是指保护并合理利用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即生态环境。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不断深化,自然保护工作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自然保护管理体制虽经近年来的调整,仍不能适应要求愈来愈高的自然保护工作的需要.有时甚至起了消极的阻碍作用。为此,本文在陈明目前自然保护管理体制状况及其弊端的同时,提出一些调整体制、理顺关系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一、地质工作发展概况四川位于我国西南,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矿产种类比较齐全的省区之一。在古代,勤劳智慧的四川人民曾对发展我国采矿业及地质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凿井取卤,用天然气熬盐,用石油照明,是我国最早的地区之  相似文献   

8.
在1988年以前,苏联自然保护的管理体制基本上属于分管型,即许多政府机构依据不同的权限,在不同程度上实施对自然保护的管理。在苏联最高苏维埃、民族院和联盟院各有一个自然保护委员会,但在苏联部长会议中,却没有一个专门负责自然保护管理的机构,对自然保护的管理分散在各部、委进行。如国家计委内有一个自然保护局,负责自然保护的规划、计划工作;国家科委内有一个自然保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移民卫生防病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三峡工程四川库区移民安置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介水传染病和地方病等的目前流行态势和环境卫生状况;预测了移民过程中地潜在危险,针对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移民的卫生防病,对保护移民健康,保障移民工作顺利进行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万雯  韦杰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0):954-956
正确、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世界遗产保护与边缘带旅游发展的关系,管理好世界遗产,确保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是信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重要体现.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遗产保护、边缘带旅游发展及两者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遗产保护(得分0.688)属于中等水平(Ⅲ),旅游发展(得分0.382)等级为差(Ⅴ),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综合协调性(得分0.67)等级为中等水平(Ⅲ),即比较协调但边缘带旅游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全国自然保护工作会议日前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落下帷幕。会议总结了勺\五”以来自然保护工作,分析了自然保护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九五”自然保护目标和基本思路及主要工作,会议还审议了《国家环保局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委员宋健给会议发来贺信,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主持了开幕式,并在会议结束时作了总结讲话。国家环保局副局长王玉庆作了工作报告。会议认为,“八五”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在自然保护立法,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乡镇企业污染防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生态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四川天台山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丹霞地貌地质旅游资源突出,独具特色。丹霞地貌因其独特的色彩和丰富的造型,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地貌类型。从区域地质背景、景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等方面对天台山丹霞地貌景观进行调查与分析,对四川天台山丹霞地貌地质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后提出深度的保护性开发意见,以促进四川天台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工作随着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程度的加强,以及所引起自然环境逐步恶化的加剧,而被政府和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及公众所重视。为此,有必要根据我国目前自然环境的状况,自然保护工作开展的情况,国家技术经济,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现行的政策,研究、探讨我国的自然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川南地处四川盆地南部,长江上游,属大娄山北翼,西南以金沙江为界,与云南相邻,雷波和马边紧靠小凉山,海拔最高为4000m。该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复杂。由于自然条件优越,所以植物种类丰富,植物资源在全川占有一定的地位。一、野生资源植物现状 1.珍稀植物据“国家保护植物名录”确定,在我国第一批354种重点保护植物中,川南地区共有44种,占全国保护植物的12.7%,占四川省保护植物的1/2以上。  相似文献   

15.
四川位于我国西南长江上游的内陆腹地,地域辽阔,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能源品种较齐全,特别是四川山区面积大,占全省总面积的49.51%,加之年均降雨量丰富。山高坡陡,自然落差大,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可开发的微水电资源量达50万kW。在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多数无供电系统,是制约山区农户发展经济和改善农户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户营承包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部份山区农户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搞活经济的激励下,经济  相似文献   

16.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特别是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仅以世界遗产的拥有量来看,四川有4处,而云南只有1处,西部的世界自然遗产、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全部集中在四川.目前我国景区上市公司很少,西部地区仅四川拥有一家(峨眉山).四川的旅游企业大多为新兴的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生命力强,发展后劲大.这一切都为四川旅游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  相似文献   

17.
4月13日至16日,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西南区、西北区推介活动暨休闲农业节分别在四川温江区和陕西长安区举行。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四川省委常委李昌平,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西南西北地区的休闲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数十万名社会公众参加了推介活动。  相似文献   

18.
鉴于地质遗迹的不可再生性,提出地质遗迹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化石类地质遗迹的分布与我国化石保护的基本情况,目前仍以建设地质公园和建立重要化石产地为主要手段。以四川射洪地区的化石遗迹保护为典型,运用价值评价和AVC景观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出该地区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基础设施欠缺、专业人才不足、科普形式单一、旅游开发层次低等问题,并提出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开发方案,从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培养、科普形式创新等方面着手,加快世界地质公园建设进程、建设化石特色小镇,以提升四川射洪地区的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工作,加深四川射洪地区旅游开发层次,对其价值进行深度发掘。  相似文献   

19.
本刊综合消息7月1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21个成员国代表一致决定,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遗委员会表示,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世界的宝贝,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也是世界自然保护的象征。据介绍,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脉,面积9245平方公里,覆盖成都、阿坝、雅安和甘孜四市州12个县。它保存的野生大熊猫占全世界30%以上,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是全球所有温带区域(除热带雨林以外)中植物最丰富的区域。…  相似文献   

20.
赵亚虹 《环境教育》2013,(12):34-34
洛阳市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这个中心,广泛宣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倡导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行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