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文婷 《环境教育》2013,(1):114-114
小老鼠丫丫是老鼠家族的小记者,它每天活跃在大街小巷,寻找最新鲜的新闻轶事。但最近它却总是愁眉苦脸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它近来在街上看不到一只老鼠的影子,找不到一点素材可供写作。  相似文献   

2.
鼠事三题     
《绿叶》2020,(Z1)
正家中闹鼠姐姐送来了几只大南瓜,我随手放在地下室的角落,没想到大约一周后,我发现那个又黄又大的老南瓜肚子上有一个洞,我大叫不妙,地下室里一定有老鼠。我忙让老公把南瓜搬到楼上来,刚进门的刹那,我脑子灵机一动,说:"你先把南瓜放在楼梯口吧,我要用刀切开南瓜,若是南瓜里有老鼠,搬进室内,那麻烦就大了。房子里那么多东西,又有那么多食物,逮住这小东西是很不容易的。"老公说:"我搬南瓜时老鼠还不被吓跑?"我说:"你搬时它说不定还没来得及跑掉。"想不到的是,我一刀下去,南瓜里竟有两只十分机灵的小老鼠,小圆眼睛、细而尖的耳朵,望我一眼,慌不择路地跑起来,不,应该是蹿起来,真是灵巧若飞,飞一般往楼下蹿去。没有逮住小老鼠,真是便宜它们了。我对老公扬扬得意地讲":你看我料事如神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老公笑了。  相似文献   

3.
(十)它晚上出去找吃的,白天,就在自己用爪子刨出来的一个土洞里养伤、休息、避险。有泥土的慰抚,伤口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愈合。不过,那被下水道的奇怪臭沸水浸过的伤口,有几处始终不能封口,往深处溃烂,形成窦道,流着黄水。湖边有许多死鱼,也有扔弃的死猪死猫。为了生存,它必须学着吃那些腐物。刚开始,它不停地闹肚子,但闹过一阵,它挺过来了。再吃就注意吃稍微口感好一点的烂货,或者多跑点路,去寻些新鲜垃圾。等身体状况好转之后,它就在土台周边、湖边和小树林逮老鼠。这里的老鼠泛滥成灾,而且肥硕无比,一只只比狼还凶,也是吃腐物的,可它们的…  相似文献   

4.
《绿色视野》2008,(1):9-12
终结"猫捉老鼠"游戏与环境执法人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这曾是少数企业惯用伎俩,但自2005年起在淮南市玩不下去了。2005年底,该市环境自动监控系统正式运行,企业排污行为完全暴露在环保人员视野内。目前,占淮南市污染  相似文献   

5.
正繁殖能力极强的老鼠传播疾病、啃食作物,严重危害人类。对付鼠害的传统方式有化学杀灭、器械与人工捕鼠等,而化学灭鼠,对环境、人畜安全与生态链影响较大,且鼠害无法根治。2016年上半年,在国内各大展会上,一款被誉为"老鼠避孕药"的植物型鼠用不育剂频频亮相,彻底颠覆了人类传统除鼠方式。与普通鼠药不同的是,鼠用不育剂只会导致老鼠不育,对卵生动物如蛇、鸟类等鼠类天敌无害,同时大、中型植食性动物很难采食到  相似文献   

6.
珍稀动植物     
2008年,是十二生肖中的鼠年。虽然提起老鼠,人们都没有什么好印象,但是,你知道么,"老鼠们"也可能是我们要重点保护的动物呢!  相似文献   

7.
家乡的杨梅     
郭倩 《环境教育》2015,(3):91-92
我的家乡在金沙江沿岸的半山上。这里山清水秀,盛产多种野生水果,但我只偏爱其中一种——杨梅。虽然我在老家待的时间不长,可是那杨梅的味儿,我怎么也忘记不了!一提到杨梅就让我回味无穷。我深深地记得那一次跟随邻居奶奶上山放牛的情景。那天,真是高兴得没法说。我满山乱跑,奶奶在后面急叫,我什么也听不进去,左手拔起一根草茎,右手揪起一株小花。"不要乱跑,担心老鼠……"我突然站住,不敢再前进半步。"老鼠"二字我听得  相似文献   

8.
正自然蕴含的信息丰富且生动,孩子是充满灵性的,他们天生就能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交流"。熊猫丫丫与女儿美美正经历着"母女别离"之痛,金丝猴淘淘不畏苍鹰凶猛勇救妹妹赢回父爱,雪豹达娃为了子女生活不惜生命奉献雪地,丹顶鹤以其苦中苦练就一身"舞艺"······大自然题材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以"动物世界"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让喜欢和不喜欢动物的孩子心生感知、受到教育,增进与动物亦或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可谓是一堂学大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底,秦皇岛野生动物园猩猩馆中一雄性黄猩猩“大力神”突然发病,不治身亡,其爱侣“妞妞”在一旁亲眼目睹了“丈夫”死亡的整个过程,悲痛不已。  相似文献   

10.
<正>大家好,我是上海市闵行区田园外小的一名四年级学生。我们的校园一年四季都有有趣的活动,其中,春季活动的"旺豆种植"是最热门的活动之一。想要种植旺豆,第一步就是要给它找个舒服的"家"。这个任务交给了一二年级的同学们。旺豆的"家"当然是花盆了,同学们纷纷拿出空的饮料瓶、洗衣液瓶等,做起了花盆,带到学校。大部分同学  相似文献   

11.
正小时候,家门前空地的下坎处,自生了一株桑树,父亲以它来护住泥土,不让泥土塌进前面的水塘里,桑树的根牢牢地扎进土地里,它的干和枝叶却倾在水塘的上方,记得我和弟弟有记忆的时候,它在我们眼里已是参天大树了。春天来了,桑叶冒出来,野蚕也自动出生,随着桑叶由嫩黄到深绿,它们也从黑色的小不点变成灰色的胖妞妞,每当我们姐弟俩争着轮着爬上树,猛地发现一条大蚕时,我总会肠子一紧,惊叫一声,差点从树上栽进塘中。这时候,弟弟就会放肆地大笑,还会轻轻捏住一条,摆到我眼前晃悠,要我直接下树,  相似文献   

12.
找家     
周敬鹃 《环境教育》2014,(10):80-80
正春天到了,一只小燕子从远方回家来了。可是,它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它从一条小河上飞过。河面上漂着一些油污,还有很多很多的垃圾,脏兮兮地发出一股股令人恶心难闻的味道。小燕子以为自己迷路了,正巧它看到一条小鱼在水面上呼吸,便问:"小鱼,你知道我的家在哪吗?就是那个有着很多大树的花园啊!""唉,你是很久没有回家了吧。现在哪还有什么花园啊,大树也都被砍光了,都在盖工厂呢!你看,那边就有一个大工厂,他们把污水全部排放到这条  相似文献   

13.
西虎 《环境教育》2010,(3):19-21
广袤的湖床上铺满犹如白箩卜丝样的盐碱,车轮碾过留下两道清晰的车辙,一两只水鸟在最后的一汪咸水上空迎风盘旋,发出凄楚的鸣叫;一只向东奔逃的老鼠的动态遗骸永远定格在了白霜状的盐碱下面,它似乎已知厄运将临仍渴望逃出这死亡之海;湖风掠过卷起阵阵细沙盐沫泛着淡淡的盐碱腥味,联想起那尊最后的台特玛(打鱼狩猎为生的罗布泊人)老人面东迎风而立的雕像,难道他也担心会像那只老鼠的命运而出走他乡?  相似文献   

14.
戈壁夫妻榆     
《绿叶》2020,(7)
正一树不在高,有故事则名。想不到戈壁滩上一棵普通的榆树却出了大名。我正苦于在边疆地区找不到有故事的人文古树,新疆的一位朋友突然来电话说,那里有一棵老榆树,与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有关,被当年领导核试验工程的张爱萍将军命名为"夫妻树"。我听后大喜,放下电话,稍加准备便飞往现场,这次找树真可以说是不远万里了。  相似文献   

15.
<正>2060年的一天,葱头博士最新发明的时空穿梭机成功了,作为他的助手,我"光荣"地成为了他的第一个试验者,因为他实在找不到其他的人,大家都怕坐上时空穿梭机会一去不复返。葱头博士说:"这个机器是语音控制的,你只要说出时间,它就会带你去,还会给你准备那个时代的衣服,只不过穿梭过程会有些颠簸。你不用太  相似文献   

16.
麝鼠(Ondatra zibethica Linnaeus)又名青根貂,俗称水耗子、水老鼠。因它排出体外的香腺分泌物具有浓厚的麝香气味而得名。麝鼠是一种小型、草食性而且在水中活动和陆地栖居的重要经济兽类,原产于北美洲,现已遍及我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成为我国(尤其是东北)城乡人民的新  相似文献   

17.
余夫 《环境教育》2005,(8):12-13
豪猪,又叫箭猪、刺猪,大概由于它的体躯肥壮、外形似猪的缘故。它的名字虽然带有一个“猪”字,但与猪的亲缘关系相距甚远,而与老鼠是近亲。猪是偶蹄类动物,豪猪却是一种体型仅次于水豚鼠、河狸等的较大型啮齿动物。豪猪的身体强壮,看上去却有些笨头笨脑,体长55~77厘米,尾长8~  相似文献   

18.
一朵一果     
金萍 《绿色视野》2012,(5):63-64
是第二次去鼓楼附近的烟袋斜街了。 5年前的初冬,在细雪霏霏中,曾经与它相遇。 从景山公园出来,一个人,走在北京冷冷的街头,转老胡同。走至什刹海边,腰疼得实在难以挪步,只好找了辆人力三轮上了,  相似文献   

19.
佟发来 《绿色视野》2008,(10):32-35
一头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母象,拖着重达5吨的庞大身躯,从原始森林边缘地带行走到几公里外的村庄,它要给只有半岁的小象找个好归宿,这是怎样的"母爱"?一群动物保护人士精心守护着幼象,为其提供健康成长的避风港,这又是怎样的大爱?  相似文献   

20.
找春天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郊外找春天。树绿了,树枝上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远远望去满眼绿色,让人看着非常舒畅;小草不知什么时候从土壤里迫不及待地钻了出来,好像在说:"春天太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