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pH10.5NH4Cl-NH3缓冲溶液中,荧光素在490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当加入二氧化氯后,其吸收峰降低,在490nm波长处的吸光度降低值与二氧化氯浓度在0.10~4.0μgml范围成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0.04μgmlClO2。据此建立了一个灵敏简便、快速准确,选择性测定痕量二氧化氯含量的分光光度法,用于水样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水样在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直接在比色管中,沸水浴进行氧化消解,将不同形态的磷酸盐转化为正磷酸盐(PO_4~(3-)用铋—钼试剂在酸性条件下与磷生成三元杂多酸。用抗坏血酸还原成深兰色颜料—钼兰,在710nm波长下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3.
水中色度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针对目视比色法色度测定不足之处,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改进.(1)在天然水的测定中,研究了以往的380nm作最大吸收波长测吸光度方法的问题.寻找到最佳波长455nm,吸收池5cm测定天然水吸光度A.(2)在5~400℃测定温度对吸光度无影响,溶液浊度、pH值对吸光度测定的影响呈线性关系.(3)在工业废水的测定中,先扫描出其最大吸收波长,以仪器检测限吸光度0.010为稀释终点.改进废水稀释倍数法.  相似文献   

4.
对基于单位波长吸光度变化幅度与被测物浓度间关系的单位波长吸光度改变量-分光光度法进行了优化,使其在减小样品浊度对检测结果影响方面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以获得更高准确度的检测结果。以570~590 nm拟合波长段为例,筛选不同的参比波长段,筛选依据主要为模拟浊度梯度样品的检测结果、回收率及其RSD。结果表明,当参比波长段分别为540~555 nm、540~560 nm、540~565 nm和540~570 nm时,可获得非常好的方法检出限(1.0~1.6μg/L),加标样品结果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回收率为79.8%~111%)、精密度(RSD为0.15%~32%)。  相似文献   

5.
在7230G型分光光度计主要技术指标中,吸光度测试上限为1.999,是721型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2.86倍。文中作者对其指标适宜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天然河流中,使用现场示踪剂技术来确定水团流程时间及各类混合输送参数。我们选用罗丹明B和工业染料碱性玫瑰精做河水的示踪剂,使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检出下限为0.005mg/1。 一、罗丹明B的分光光度法 配制罗丹明B标液,利用日本岛津UV—250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国产722型分光光度计,进行了分光光度法的波长选择,本底干扰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实验。 (一)波长的选择:在700~190nm波长范围内扫描(图1),结果表明,罗丹明B在可见光部分最大吸收波长λ_(max)为555nm。  相似文献   

7.
实验部分 一、原理及方法:汞蒸气对波长253.7nm的光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汞蒸气浓度成正比。 水样经消化后,将各种形态的汞全部转化为二价汞离子,过量的氧化剂用盐酸羟胺还原,然后用氯化亚锡将汞离子还原为单质汞。在室温下,由载气将单质汞蒸气导入吸收管,在波长253.7nm处测定其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浓度关系进行定量。用已知不同浓度的Hg离子标  相似文献   

8.
将表 1贴在分光光度计上对照使用可避免忙中出错或眈误时间。表 1 分光光度计常用元素、波长对照表元素 (项目 )分析方法波长 ( nm)As Ag-DDC 51 0S2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 665Cr6 +总 Cr 二苯碳酰二肼 540CN-异烟酸 -巴比妥酸 60 0CN-吡啶 -巴比妥酸 580C6 H5 OH 4 -氨基安替比林 4 60Th 偶氮胂 660U TRPO-偶氮氯膦 665U TRPO-5Br-PADAP 578SO2 盐酸付玫瑰苯胺 (甲醛 ) 577NOx 盐酸萘乙二胺 540HCl Hg( SCN) 2 比色法 4 60NH3、NH3-N 纳氏试剂 4 2 0Cl2 甲基橙褪色法 51 5P2 O5 磷钼兰 680总 P 磷钼兰 70 0Mn 高碘…  相似文献   

9.
一、实验方法 1.试剂 铂钴色度标准、铬钴色度标准:按常规方法配制。 2.分光光度法 (1)按常规方法,配制0—200度的标准系列,并用分光光度计以420 nm波长、5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2)澄清水样可直接测定,由标准曲线查得色度。若水样色度过高,应用蒸馏水稀释。  相似文献   

10.
导数光谱法是五十年代由French等首先提出来的。它与常规的分光光度法不同,是利用吸光度(或透光率)对波长的导数曲线,确定和分析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在光谱分析方面它有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在①提高光谱的分辨率,能从重迭的吸收光谱中分离出各自的吸收峰,并能分别进行定量;②能消除或降低背景吸收的干扰,对那些背景吸收干扰较严重的样品,用导数光谱法也能进行准确地定量分析;③能精确地确定吸收峰(λmax)的位置;④能提高信噪比和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固体废物经硝酸体系微波消解,其中难溶盐和含磷有机物分解形成正磷酸盐进入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与偏钒酸铵和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的三元杂多酸,于波长420nm处进行比色测定.样品量为0.5g,定容体积50ml,使用3cm比色皿,方法检出限为1.1mg/kg,测定下限为4.4mg/kg,满足固废总磷的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用0.50 mol/L碳酸氢钠溶液浸提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磷.碳酸氢钠可以抑制溶液中Ca2+的活度,使某些活性较大的磷酸钙盐被浸提出来,同时也可使活性磷酸铁、铝盐水解而被浸出.浸提液与钼锑抗显色剂反应生成磷钼蓝,在波长880 nm处测量吸光度.当取样量为2.50 g时,使用50 mL碳酸氢钠溶液浸提,使用1 cm比...  相似文献   

13.
淡水中叶绿素a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中样品研磨转移损失,离心后750nm处吸光值达不到0.005要求,加酸消除脱镁叶绿素,加酸量及加酸后测定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实验研究,提出了对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在pH值为4.0~5.2的BR缓冲介质中,镉与刚果红发生显色反应并生成蓝色离子缔合物的原理,建立了测定垃圾渗滤液中镉的巯基棉分离富集光度法。其最大正吸收波长和最大负吸收波长分别为604nm和492nm,线性范围分别为0.10mg/L~2.80mg/L和0.10mg/L~3.40mg/L,采用双波长叠加测定灵敏度更高。探讨了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及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影响,优化了试验条件,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对比无显著差异,加标回收率为98,6%~104%。  相似文献   

15.
The application of a phosphorus monitoring device based on microsystems technology (MST) to the analysis of river water is presented. An alternative to the standard molybdenum blue method known as the yellow vanadomolybdophosphoric acid method has been very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The method is simple, a reagent and sample are mixed in a 1:1 ratio forming a yellow complex that absorbs strongly below 400 nm in the UV spectrum. The kinetics of the reaction are rapid and sample turnaround is typically 3 min at room temperature. Therefore a very uncomplicated microfluidic design can be adopted. The working wavelength was chosen as 380 nm to coincide with the peak output of a UV-LED narrow bandwidth light source recently developed by Nichia. The limit of detection for the yellow method in the microfluidic system is 0.2 ppm with a dynamic linear range from 0-50 ppm.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a measurement of phosphorus in a local river at specific sampling points along its course.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甲基橙(MO)在水体中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发生的褪色反应,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优化了试验条件,讨论了干扰物质的影响。MO与CTAB在10%乙醇-水溶液中反应形成淡黄色离子缔合物,以MO的最大吸收波长470 nm为测定波长,CTAB质量浓度在0 mg/L~13.1 mg/L范围内遵守朗伯-比尔定律,吸光系数为17.48 L/(g.cm),方法检出限为0.364 mg/L,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的RSD为2.3%,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8%~107%。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村镇分散度高、随机性强的水环境污染的高效管控,采用以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为核心的微型污染溯源站,于2022年4月1—14日对某县域村镇的河流水环境开展了在线监测溯源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共发生2组污染事件,微型污染溯源站快速响应,氨氮、电导率等常规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各指标中,氨氮受冲击波动最为显著,最适合用于污染事件报警。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识别污染事件之间的差异,第1组污染事件光谱特征为205 nm波长吸光度下降,疑似为硝态氮浓度下降;第2组污染事件光谱特征为230 nm波长出现显著吸收峰,疑似为水中烯-酮共轭双键类有机污染物含量大幅增加。多元线性回归拟合结果表明,2组污染事件可能分别由污水处理厂工艺波动导致的超标排放和上游化工类企业的偷排造成。研究结果为微型污染溯源站实现对不同污染情景的报警和溯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分级提取法分析了玄武湖的沉积磷形态,在玄武湖沉积物中,铝结合态磷的含量较低,平均值为64 mg/kg,其余形态磷中,铁结合态磷为241 mg/kg,有机磷为335 mg/kg,钙结合态磷为394 mg/kg.在环境变化的条件下,铁结合态磷可以释放到间隙水和上层水体中,是湖泊产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铝结合态磷由于含量少,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很小;钙结合态磷相对稳定且很难被生物利用,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不大;有机磷对水体有机负荷影响较大,并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影响总氮准确定量的光谱检测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现行的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测定水体总氮中由光学检测本身所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波长的光谱检测总氮量的方法。结果表明,由于仪器信号波动或光散射引起的光谱检测基线上移所造成的误差可以用在NO3-没有吸收的340 nm处的吸光度加以判断,从而用三波长的方法扣除由于光谱基线上移对220 nm和275 nm处吸光度检测的干扰。对2个水样进行同样的光谱检测,以不同的计算公式所得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三波长法明显优于双波长法。三波长法检测重现性相对偏差小于0.2%,其总氮含量的结果要比双波长法高7%~16%。这也解决了人们对总氮含量测定结果总是偏低的困惑。  相似文献   

20.
利用SP-2558多功能光谱测量系统,对太湖水、普通自来水和纯水在紫外光激励下产生的荧光光谱及其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水在波长290nm左右的紫外光激励下能产生较强的荧光。荧光峰是360nm至510nm范围的宽谱峰,荧光峰值波长在453nm左右;在同一紫外光激励下,三种取样水所产生的荧光光谱有明显的差异。太湖水强而宽的荧光光谱来自于污染物,荧光光谱的差异对应水质污染的情况。研究方法可作为鉴别水质污染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