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火灾灾害的响应特征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灾害的影响,论述了当前发生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火灾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重点剖析了火行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火险天气与防火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火周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提出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实现碳减排增汇效应的科学的林火管理策略与合理林火管理路径。最后对今后尚需加强的一些重点研究领域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与人类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但目前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气候变暖危及人类健康,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有很强的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这种适应能力是在数千年时间过程产生的,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的速率表明,人们无法适应这样的速率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暖背景下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温室效应及由此造成的气候变化和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火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以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正确理解气候变暖、火干扰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之间的因果循环关系,了解气候变暖背景下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对制定科学合理的林火管理策略、充分发挥林火管理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平衡以及缓解碳排放中的作用均有重要的意义。系统论述了气候变暖、火干扰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之间的逻辑循环关系,并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剖析了气候变暖对火干扰的影响,气候变暖背景下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并提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科学有效的林火管理策略与措施,以及今后需要加强的一些研究领域及方向。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艳丽 《灾害学》2004,19(2):87-91
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已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二战以后,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多和社会的现代化,环境污染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不断加重.为了人类生存的需要,必须加强对气候变暖的了解和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阻止或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及适应性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的气温不断增高,降水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根据气候变化情景,从区域布局、种植结构、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以及设施农业等方面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升高2℃是气候变暖的危险门槛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0多个国家的代表想方设法为深深陷入困境的谈判取得进展做出努力时,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最近在德国波恩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和二氧化碳一样,黑碳(煤烟)和低空臭氧(烟雾)能加剧气候变暖。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冰雪灾害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中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冰雪灾害发生,冰雪灾害成为中国西部和北部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最近100~150年内,气候变暖将显著地减少冰冻圈的区域范围与数量,这种减少对有关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活动将产生明显的影响。山地冰川的冰雪丧失和退缩将是惊人的。小冰川分布地区,如祁连山、阿尔泰山等,随着预料的变暖在未来100年内将大部分消失;但喀喇昆仑山、帕米尔、天山以及喜马拉雅山等的那些大冰川将持续存在到22世纪。冰川阻寒湖溃决洪水规模将日益变小。随着气候变化,冰雪融水径流将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气候变暖,季节性积雪的范围、积雪期和厚度将减少,从整体说,季节性积雪灾害(如雪崩、风吹雪)将变轻。海冰的范围和厚度将发生巨大变化,不仅是由于气候变暖,而且由于大气和大洋两者的环流形式发生变化,我们预期:黄海和渤海的海冰和北方地区河冰将显著减少,因此,河冰、海冰灾害亦将变轻。  相似文献   

8.
冰川融化、沙尘暴、飓风、干旱、火灾……当人类见证文明的空前繁荣之时,工业污染、温室气体排放、过度砍伐等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加剧。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拉开帷幕,人们热切期盼哥本哈根大会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性转折点。这是2006年拍摄的挪威北部斯瓦尔巴德群岛水域一块浮冰上的北极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这里的积冰正在加速溶化。供图/新华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增加的后果,着重于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我国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作者根据我国1471—1970年的历史气候资料推断,如果世界气候变暖,我国西部将会变湿,而东部地区尤其是黄淮海平原将会变得很干燥。文中分析了大气二氧化碳增加造成的我国降水分布的气候情景。作者强调必须更多地关注二氧化碳与气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当今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更受人们的关注。气候变暖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气候变暖带来的灾害是广泛而深刻的,直接威胁生态环境、农业生产、食品供应,水资源、人类健康、旅游观光等各个领域,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联合国的有关研究报告表明,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变暖,世界许多著名旅游胜地将毁于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变暖成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论述了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表状况是形成气候的3个基本因素.此外,还有人类活动、太阳活动、火山活动等影响气候变化的第4类因子.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导致近百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即自19世纪末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大气中CO2等“温室效应“气体持续增加,而森林植被遭到大量砍伐和破坏,全球森林植被覆盖率持续下降,平衡大气中CO2与O2的生态功能不断下降,结果导致全球“温室效应“持续增强,使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自然因素太阳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是周期性而不是持续性的.太阳活动增强期(高峰期)有增温作用,减弱期(低谷期)有降温作用,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影响,但比起人类活动造成的CO2等气体“温室效应“持续增强对气候持续变暖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的历史资料,讨论了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的历史演变,并对未来海岸的变化作了估计。着重讨论了未来气候变化对长江三角渡海堤、江口通航、江口淡水资源的影响,指出未来全球气候变暖、长江流域降水增加都可能增加对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和减轻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书精  孙龙  魏书威  胡海清 《灾害学》2013,(1):36-40,64
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论述了当前发生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发生、发生规律、频率、周期、强度、种类、区域分布等产生的重要影响,阐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灾害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并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重点剖析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鼠害和森林火灾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灾害管理策略与措施,为及早预测气候变化可能对森林带来的灾害影响,积极主动地应对气候变化,将气候变化对森林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水平提出应对策略,同时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一些重点研究领域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防灾博览》2009,(2):90-97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无论你是富裕还是贫穷。资料显示,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经极大地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球冰川融化速度创历史之最,罪魁祸首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只有改变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有效地减轻这一威胁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通俗地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发生变化,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联合国政府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公布的评估报告表明,过去50年中,极端天气事件特别是  相似文献   

17.
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0多个国家的代表想方设法为深深陷入困境的谈判取得进展做出努力时,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最近在德国波恩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和二氧化碳一样,黑碳(煤烟)和低空臭氧(烟雾)能加剧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污染物排放过量以及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人们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地光顾中国,"PM2.5"已经火速成为"热门词"。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减排;需要社会科学、经济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交叉融合,共同推动未来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实现环境和人民福祉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持久的"APEC蓝"!  相似文献   

19.
随着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三个工作组报告的出炉,世界又一次将目光聚焦于全球气候变化。根据第五次评估报告,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毋庸置疑。从1880年到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大约升高了0.85℃;其间,陆地比海洋增温快,高纬度地区增温比中低纬度地区大,冬半年增温比夏半年明显。1983-2012年是过去1400年来最热的30年。  相似文献   

20.
《灾害学》2019,(Z1)
选取青藏高速公路沿线4个典型区段,采用数值预测方法,预测4种气候变暖情景下未来50年多年冻土的退化特征。结果表明:初始多年冻土地温越低,对气候变暖的敏感性越弱;随着初始多年冻土地温的升高,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响应方式由年平均地温升高向上限下降、下限抬升转变。A2情景下冻土退化最严重,线性情景和B1情景多年冻土退化较为温和。到2064年时,A2情景下安多冻土厚度减薄7.94 m,风火山年平均地温升高1.34℃。未来青藏高原低温多年冻土向高温多年冻土转变,冻土厚度减薄,活动层厚度增加,在线位选择和结构设计中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