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工业污染源普查的基层工作经历,分析污染源普查的特点和要求,对污染源普查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在清查、普查环节提出了重点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污染源普查数据是污染源普查成败的重要决定因素和普查成果的主要体现。文章对中国石油在污染源普查过程中发现的数据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建立四级联审体系、强化数据审核与质量核查、建章立制严格考核等方法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了中国石油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达标,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3.
开展污染源普查是石油石化企业摸清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加强污染源监管、防控环境风险、制定环保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文章对石油石化企业在污染源普查过程中存在的对污染源普查工作认识不到位、普查数据填报质量差、污染源档案管理松散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做好过程控制、加强和规范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工业源普查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行归纳,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工业源普查数据更新调查工作的实际出发,对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概况进行了分析,对工业源普查数据在环境统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掌握环境污染情况,我国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介绍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目的及基本概况;研究了此次普查工作是如何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及信息设备,准确高效地获取、处理及分析普查数据,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环境监管精准化、环境数据服务化等工作打下基础;并对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污染物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已圆满完成,如何将污染源普查成果充分利用到日常环境管理工作中是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从环保监管、污染源治理、环境统计数据完善、排污许可证申报、"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普查成果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以期为今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结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实际,给出普查数据质量评估指标,提出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评估内容。在此基础上,研究普查数据质量检验评估方法,确立普查数据质量评估体系,为计算机辅助污染源普查质量评估建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是普查全面实施阶段,"在生态环境部29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主任洪亚雄表示,今年上半年将完成清查建库和试点工作,明确普查调查对象和调查技术方案,下半年将开展并完成入户调查、数据填报等工作,形成数据库,建立并逐步完善各类污染源档案。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依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于2007—2009年开展。"经过10年,环境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污染物排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高层信息     
<正>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通知明确要求,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理分布情况,了解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并明确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污染源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均属普查对象。具体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  相似文献   

11.
殷玉婷 《环境教育》2007,(11):27-30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一次污染源普查,2007年底前将完成污染源普查的准备工作,2008年开展全面普查。日前编者从全国污染源普查试点总结会上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已经结束,这为明年开始的全国污染源普查积累了经验。做好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掌握污染排放情况,提供详实、全面的环境信息,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09,(2):51-51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总结发布阶段)工作会议2月19日在南京市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指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在组织协调、经费落实、质量核查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保证了普查准备阶段、全面普查阶段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其中,全国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6个市(州、盟),2166个县(市、区、旗)成立了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阶段工作的及时总结和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以成都市高新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清查建库阶段工作的技术路线,总结技术要点是把握时间节点、重视前期准备、清楚判别普查对象。根据拉网式清查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清查建库阶段存在入户难、清查表易填错及普查工作者素质不均衡的问题,并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指导后续的普查工作,把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做得更加全面、有效。  相似文献   

15.
从2007年至2009年,历时3年的吉林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目前取得显著成果。在此次污染源普查中,对吉林省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集中污染治理设施等近20方个污染源进行全面普查。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发布的《吉林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标志着历时2年多的吉林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圆满结束。在此次污染源普查中,全省共普查污染源140910个,其中:工业源1 5873个、规模以上的生活源45648个、农业源79312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77个,查清了吉林省工业、农业、生活以及集中式污染处理设施4大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等情况,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吉林省现阶段环境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据环境保护部网站报道,按照青岛市大沽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大沽河流域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日前,青岛市环保局对城阳、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大沽河流域工业污染源和规模化畜禽养殖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此次检查在现有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及排污申报登记等污染源数据库的基础上,采取调查与核  相似文献   

18.
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为科学制定环境保护的政策和规划,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数据是决定普查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和普查成果的主要体现,利用有效的数据审核方法保证污染源普查数据处理阶段的工作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介绍了数据处理阶段的工作内容及流程,分析了各阶段质量控制及数据审核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08,(7):84-85
黑龙江省污染源普查工作于2008年3月10日正式进入全面调查的关键阶段,现已基本完成普查表填报、审核和数据录入等工作。阶段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0.
2008年6月19日至27日,国家普查办副主任赵建中率全国污染源普查质量核查组一行9人,来安徽省开展污染源普查质量核查。核查组在听取安徽省污染源普查工作汇报、对随机抽取的庐江县和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