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我国长江流域的旗舰物种,在长江十年禁渔的大背景下,研究中华鲟无损化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环境DNA(eDNA)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监测技术,可以在不直接观察或捕获生物体的情况下对物种进行检测。从文献中筛选出可以用于检测中华鲟eDNA的特异性引物,于2020年9月在长江中下游选取4个中华鲟常出现的区域,进行各断面立体式采样;提取16个点位的e DNA,使用筛选得到的引物对中华鲟进行eDNA的检测,以探究中华鲟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成功筛选到1组可以检测中华鲟eDNA的引物,使用该引物成功检测到包括中华鲟在内的长江4种鲟类的eDNA,共计测得约300万条鲟类序列。依据测序结果分析不同断面检测到的中华鲟eDNA的差异,发现宜昌江段断面的中华鲟eDNA最多,洞庭湖口断面最少,且表层和底层水体的中华鲟eDNA检出也有显著差异。筛选得到的引物可以用于中华鲟eDNA的检测,中华鲟e DNA的检测结果与中华鲟的历史调查和洄游特征较为吻合。不同水深条件中华鲟eDNA的检出量有显著差异,表明在今后的调查中采用混合或者立体采样可以更加全面地进行中华鲟eDN...  相似文献   

2.
《环境导报》2003,(4):33-33
中华鲟(Chinese sturgeon )别名鳇鱼、腊子、鲟龙,主要分布在东海、黄海的大陆架海域及长江、珠江、闽江等地,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珍稀野生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濒危物种,有“水中大熊猫”的美誉。中华鲟是世界上个体最大、分布区域纬度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2017,45(8)
21017年4月8日,由中国三峡集团和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在宜昌市胭脂园公园举行,500尾大规格中华鲟放归长江. 今年是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开展的第59次中华鲟放流活动.此次放流的中华鲟是2011-2014年出生的子二代,最大的已有6龄,最小的也已经有3龄,平均体长110厘米,平均单体重量达到5.5千克,平均体重是历年放流之最.为了掌握中华鲟降河涸游运动规律,研究人员对放流的中华鲟采用了体外T型标记、PIT(被动整合雷达)标记和声呐标记,进行了DNA数据采集,建立了放流群里遗传分子信息数据库.  相似文献   

4.
陈爱和 《环境》2004,(11):45
数亿吨沿岸泥沙被水冲走,古森林急剧减少;长江里的白鳍豚、中华鲟、刀鱼等可能灭绝;长江生命力在消失……专家们呐喊:如果再不及时保护长江,十年内长江就可能变成黄河。  相似文献   

5.
中华鲟的乐土——东台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乐 《环境导报》2003,(4):32-33
江苏东台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面积约1440公顷,这里气候温和,港汉迤逦相望,荇藻蕨革密布其间,鱼虾蟹贝滋育甚繁。保护区内滩青水秀,佳景荟萃,大海、原野、林海互相映衬,宛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镶嵌在黄海之滨。东台沿海为古长江入海口,长江和黄、淮河襄挟的大量泥沙及有机物质在此沉积,形成了长100公里、宽10公里左右的10多条大型辐射状沙脊群,泥螺、沙蚕、虾蛄等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资源十分丰富,这些都是中华鲟喜  相似文献   

6.
论文根据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尝试对保护区所在江段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建立了评价体系,主要对该保护区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保护区生态功能服务年总价值为59 920×104元,以间接使用价值为主要体现,占总价值的66.4%。间接价值中以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中华鲟、胭脂鱼)的保护价值最高,为27 290×104元/年,占总价值的45.54%,远远超过了其科研价值(410×104元/年)。表明保护区的建立对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及其特有生境的保存、产卵栖息地保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政府应加强科研投入。  相似文献   

7.
受三峡蓄水影响,长江中下游水文生态系统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四大家鱼产卵适宜度下降以及像中华鲟这类生殖洄游性鱼类鱼卵孵化率降低。建设人工鱼礁是缓解长江渔业资源衰退、保护长江物种多样性、保持长江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文基于CFD方法,以长江中下游河道水流条件作为建模依据,研究了不同布设间距下透空正六面体型人工鱼礁周围水流的运动规律。在综合考虑鱼礁块体的生态功能性、经济合理性及施工难易程度的基础上,以鱼礁背流面的鱼类最大适应流速作为流速上限,提出以6 m作为长江中下游透空正六面体型人工鱼礁的最佳布设间距。  相似文献   

8.
中华鲟产于我国长江、钱塘江和黄河,沿海各地也有分布。国外见于北至朝鲜海域,南到大洋洲洋面。中华鲟是鲟类家族中的佼佼者,它至今仍保留着一千多万年前的软骨硬甲形态,所以被称为古生物活化石。中华鲟是底层鱼类,在春、夏季喜欢成群聚集在河口处,秋季上溯至江河上游。它主要吃动物性食  相似文献   

9.
我国特有一类保护动物——白鳍豚,由于多种原因濒临灭绝,引起科研人员和有关方面的担忧。为抢救与保护尊为“国宝”的白鳍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勇敢地提出活捕白鳍豚,与“淇淇”成亲,进行人工繁殖的试验。活捕白鳍豚在我国未开先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城市湖泊蓄水、防洪、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指出随着城市发展湖泊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生态危机.提出保护城市湖泊的可持续发展需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以及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城市湖泊蓄水、防洪、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指出随着城市发展湖泊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生态危机。提出保护城市湖泊的可持续发展需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以及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胭脂鱼资源现状及其资源恢复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胭脂鱼为我国特有鱼类 ,已知仅分布于长江和闽江。目前胭脂鱼在长江水系中的资源量明显减少 ,数量已较国家一类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中华鲟和达氏鲟为少 ;闽江胭脂鱼种群几近绝迹。造成胭脂鱼资源下降的原因主要与其自身繁殖力低 ,发育时间长 ,以及过度捕捞和水域污染等因素有关。人工放流是恢复长江胭脂鱼资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鞠九江 《环境》2009,(12):42-45
2009年1O月下旬的一天,如皋市如城镇一个中年汉子搭乘一辆农用车赶往5公里.外的如海河边。在一块芦苇滩边,车子嘎然停下,他跳下车,将一条中华鲟(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两只山瑞鳖(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三只平胸龟(江苏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及51条蛇、38公斤青蛙放入河中。这是他一周内周旋7家菜市场、与鱼贩子斗智斗勇、花73700元才能其虎口余生,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4.
环境危机管理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危机通常通过推动采用预防危机反复出现,并提高社会对危机事件迅速有效反应能力的措施,而成为改善环境管理的催化剂.回顾了美国、欧洲与日本的几个环境危机事例以及国家调整性政策的改变.总结出进行环境危机管理工作应该考虑:①紧急准备要求国家与地方权力机构应该通过仔细监测工业用有害化学品的使用情况、使用结果与运输情况,以及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了解其潜在的环境灾难.要求从事可能会带来环境危机活动的责任方证明其已经制定了综合有效的应急反应计划.②排放有害物质的责任方要负责承担补救环境与人类健康损失所花费的全额成本.建立有效的责任计划可以推动对预防环境危机措施方面的投资.③发生环境危机时,采取的最基本措施是及时将有关危机性质与范围等情况通告应急反应权力机构及公众.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保持公众的信任.④吸取经验预防环境危机事件再发生.独立调查委员会要探索发生环境事故的原因,并为预防工作提供意见或建议.⑤政府与行业有责任采取措施保护公众免受与有害物质排放和其他有害活动相关的潜在危害;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反应并使损害达到最低;对人类健康与环境造的成损害提供赔偿.  相似文献   

15.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危机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排放权交易将市场机制引入碳减排工作中,能够以较低成本达到减排目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碳减排目标的完成。我国于2012年开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然而由于法律规则缺位等原因,导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面临合法性、有效性、安全性和结构性危机。亟需通过立法确权、规则和机制创新等措施来应对这些危机,以保护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长期、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已发现1244种,占全球鸟类种数近14%。但目前我国鸟类面临危机,大约有15%~20%的野生鸟类处于濒危状态,高于世界10%~20%的水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鸟进入被保护名单。国家保护鸟类的名单由1973年的17种增加到1977年的247种。由于对大自然采取无情的掠夺而造成鸟类陷入重重灾难。如农药的滥用,使鸟类丧失繁殖能力;工业的污染,使鸟类难以  相似文献   

17.
自然保护区还需面对气候变化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式和措施,以前认为只要设立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就会得到有效保护,气候变化下这些观点将受到挑战.气候变化下,一些自然保护区功能或保护对象将可能退化或消失,一些保护区内将适宜新的物种;一些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分将不再有效.  相似文献   

18.
准格尔煤田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格尔煤田在开发建设中,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在保护水土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在规划的指导下建设的原则。针对所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恢复与保护生态环境,取得了初步成就。  相似文献   

19.
抚仙湖污染防治与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抚仙湖流域主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抚仙湖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目前在保护与治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与原因,提出了在市场条件下如何更经济、有效地进行抚仙湖保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大,环境问题越发凸显,低碳经济成为了国家发展、行业生产的必备条件,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想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需要对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全面了解,提升环境监测和保护的水平。基于此,文章就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作用,以及环境监测与保护要求进行分析,并全面探究低碳环境下环境监测与保护的关联性,从环境监测预警机制、环境监测保护制度、生产管理及保障支撑等角度出发,提出低碳环境下环境监测与保护的发展措施,以此为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