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开头——全景描写,呈现老师在场与不在场时同学们的情绪变化,概括班里的总体状态经过——1.局部描写(个别同学的突出表现,主要以动作、表情、语言描写为主)2.重点描写(课堂小插曲,如同学们各显神通、与平常截然不同的一面以及"我"的心理感受等)结尾——意味深长,突出主题老师不在场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捅马蜂窝     
<正>报道亮点:结尾出乎意料哈皮审核:本报道语言生动有趣,描写细腻传神,情节精彩曲折,让读者身临其境,回味无穷。如"马蜂乱飞"的预设让人读来"胆战心惊",结尾却笔锋一转,"有惊无险"——是个"过期"的马蜂窝,让人会心一笑。哈皮想说,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不过,"捅马蜂窝二人组"听命:你们的组  相似文献   

3.
<正>只要留心观察,每一天都有新发现!欢迎"创粉"积极参与投稿,将你们有趣的新发现、个性的新素材、专属的新感受同全国的小朋友分享!下一期"今天写什么"由你说了算!人们常说,文章有个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开头确实重要,但更不能忽略了结尾。写作文讲求"凤头"和"豹尾","凤头"是要出彩,"豹尾"则强调有力。出彩的开头固然重要,但  相似文献   

4.
<正>写暑假生活暑假生活丰富多彩,那如何展开习作呢?一、选取假期里最有趣、最有意义的人和事来写。二、按照一定的描写顺序将故事经过叙述详细,可以是"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式,也可以是先抛出结果的倒序式等。三、巧妙结尾,抒发感受。  相似文献   

5.
<正>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想写好、写活一个特点鲜明的人,首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我想写谁?为什么选他/她?他/她有什么特别之处?一、开头简单引出习作对象。这个习作对象最好是自己熟悉的,且具有鲜明特点的人。二、详写习作对象的突出特点。可是几个生活事例,也可是对习作对象周围人的采访,还可分别列举理由。要求:事例得当、主次分明、逻辑清晰。三、结尾抒发情感,总结全文。要求:照应开头,点明题目,突出中心。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结尾,事半功倍。"课堂结尾时学生的听课效率很低,若能设计好的结尾,可以重燃学生的热情,可以使教学内容形成系统,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探索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以日常教学中的例子谈谈物理课堂结尾实验情境的几点做法:"首尾呼应"消除引课时的悬念、"伏笔激发"使之盼望"下回分解"、"游戏竞赛"体会游戏的快乐、"生活应用"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体验"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动手做一做"让上课不仅动脑还动手。让课堂真正地完善起来。  相似文献   

7.
语言大师吕叔湘曾指出:"细读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人们通过语文的学习,理解文章的意图,从而获得有益的信息,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此同时,从中体现着美的感受,陶冶情操,就能提高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品味和领悟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生命力、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通过细读可以使学生在语言的海洋里愉悦地畅游,倾听那佳文的美妙声音,欣赏着语言微妙的艺术。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品味文章语言作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张琦 《环境导报》2003,(14):38-38
本次活动选择大自然中的声音和色彩,让幼儿通过听觉和视觉,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活动要求教师带领幼儿走进自然,引导幼儿倾听并记录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观察并涂画各种色彩,不断感受、了解自然界的声音和色彩,从而初步感知自然。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录制大自然中各种声音和色彩,加深对声音和色彩的感受,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赏反映大自然有趣美妙的录像。让幼儿听各种声音的录音,并猜猜这是什么声音(风、雨、雷、鸟鸣)?感受发出各种不同声音的自然现象。组织幼儿回忆并开展讨论: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你觉得什么声…  相似文献   

9.
<正>"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文章的结尾起到照应开头、总收全文、彰显主旨的作用,使文章底蕴丰富,情深意长,留给读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余韵。恰如"豹尾"劲扫,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用精炼的语言,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响亮有力,引起读者心灵上共鸣。精妙的结尾,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和谐统一,使文章的主旨深刻鲜明、启迪人心,能够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使文章大放异  相似文献   

10.
<正>写一篇发言稿题目:简明扼要——如"班长竞选发言稿""联欢晚会开幕致词"等称呼:表示尊敬、爱护——"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观众朋友们"等正文:开头——发言的目的,阐明情况,如竞选班干发言稿,可开门见山,介绍个人的基本情况、竞选原因和愿望等主体内容——分点论述,有轻有重,有理有据。如竞选班干发言稿,则要讲述自己的竞选条件和工作构想结尾——可提出问题、反问观众、引用名言等,引人入胜致谢与祝福——对听众表示感谢,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11.
<正>习作指导首先,确定题目,如《读×××有感》或如例文的感悟抒发型。其次,明确写作顺序。(1)简明扼要地写出所读文本的主要内容或某段有感触的语句,引出"感"的中心;(2)抓关键词句谈感受,提炼文章的中心观点;(3)联系实际,增强文章的现实感和感染力;(4)"读"是基础,"感"是升华。结尾要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到窗外的人正在安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重点】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教学难点】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爱如茉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CCTV3有一个《开门大吉》的节目,听歌曲,猜歌名,今天老师也放一首歌,比一比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抢答歌名?(播  相似文献   

13.
语文园地六     
<正>[习作要求]你最想和父母说的话习作指导开头部分:说出为何要向父母倾诉,可开门见山,直接进入话题,也可用写信的方式倾诉。正文部分:切入主题,说说心里话。可选一两个有代表性的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可以是深埋在心中难以言说的爱,难以开口的道歉,  相似文献   

14.
体育实践课的结尾教学是一节体育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践课的最后一部分,也是关键的一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有组织地结束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身体机能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身体和心理得到放松和调整。对全课进行小结,更是课堂教学和课堂反思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重视实践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然而忽视了课的结尾教学,使得结尾部分的形式变得单一,并让身体放松变成结课的唯一目的,不利于提高体育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有教无类"是与"教育要面向全体"相类似的一个朴素教育理念。可以理解为教育对象不分阶层,没有高下贵贱之分;或者说人不论品行善恶、聪明愚笨,都能予以教育。另外也可理解为"有教"则"无类",即人原本"有类",有高下、智愚、贤与不肖之分。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对人无贫富贵贱愚智等差别一律给予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弥补这些差别。这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平等思想。然而"后进生"问题的存在昭示着"教育面向全体"仍然是需要全社会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环境视点     
《环境》2013,(4):5-7
1/加拿大温哥华岛杉湖(Cedar Lake),一群小蝌蚪像外星生物一般游过黄花菜杆的"丛林"。摄影师在水下拍下这个美妙画面。然而,由于小蝌蚪对外界环境敏感,加上国内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7.
比喻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与所描写的事物或所说明的道理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学习分析比喻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悟能力,从而加深理解;在说写中能恰当地运用比喻,使表达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8.
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四个主要环境问题.从环境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生活、休息的声音,都被称为噪声.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乐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但对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声.即使同一种声音,当人处于不同状态、不同心情时,对声音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声或乐音.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相似文献   

19.
<正>设计意图"请你猜猜我是谁"是最近一段时间我班幼儿经常玩的一个猜声音的游戏。一开始幼儿只是通过不断变换"被猜人"来进行游戏,几轮之后,一些幼儿不满足于这种简单的重复,其中一个小女孩把自己的声音变得粗粗的、低低的来让大家猜,其他幼儿觉得她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感到这个变化方式很有意思,开始试着变化出不同的声音去玩这个游戏。我想,不妨将多变的嗓音作为一个吸引幼儿探究科学现象的素材,开展一个科学活动,以引导幼儿探究声音除了粗、细的变化之外的其他可变方式,在游戏中体验人体的奥秘。由于本次活动是公  相似文献   

20.
<正>今天早晨,我和妈妈早早就起床了,为的是小提琴考级。我学小提琴学已经一年了,这次准备考3级。因为是第一次考级,所以不免有几丝紧张。我背着平时并不觉得重,可现在犹如一座大山似的小提琴,刚跨进实验小学的大门,我的心跳就开始加速,我的脚步一步比一步沉重,脚下跟戴着枷锁似的,怎么抬也抬不动。我艰难地来到教学楼。霎时,各种乐器的"美妙"声音像一圈音乐浪花高高掀起,一直冲击到我的耳边。要是平时,和奏乐的美妙声一定会让人心旷神怡,可是今天,由各种乐器"合奏"声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