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遗传神经网络方法分析我国降水化学数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收集了111组包含Ca^2+、Mg^2+等8种离子浓度和PH值的我国降水化学数据,并用遗传神经网络(Genetic Neural Net-works,GNN)方法建立了这些离子浓度和PH值绵BP网络模式,运用这些模式计算了各离子浓度对PH值的贡献,结果表明,我国各地降水PH值与各地区酸性离子与碱性离子相互用途相关,其中生离子的中和作用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段监测的方法研究了辽宁丹东凤凰山垂直高度上的降水酸度及组分特征,并利用后向气流轨迹与分段离子相关性叠加分析的方法,对山上与山下降水酸度的差异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凤凰山4次降水中,pH值山上均低于山下,总离子浓度山上均低于山下,说明近地面大气污染物对酸雨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山上降水酸度主要受大气远距离传输影响,山下降水酸度受本地源和远距离传输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北京降水的酸性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1994~1995年在北京市区安慧里进行了降水观测,分析了降水离子浓度,对夏季典型气象条件下的降水事件进行了后推气流轨迹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区年降水pH均值为5左右,夏季pH值最低,平均为4.88,说明北京出现了酸雨?气流轨迹分析显示,S-E扇形方向来流的降水酸度高;N-W扇形方面来流的降水酸度低?   相似文献   

4.
上海金山区酸雨分布特征及降水酸度主控因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上海金山区2006-2010年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降水pH年均值、酸度及酸雨频率的分布特征,并对降水化学组成及各离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金山区降水的酸化及酸化频率较高,pH均值为4.24,酸雨频率为86.4%。降水主要离子为SO42-、NO3-、NH4+、Ca2+和Na+,上述5种离子占降水离子总浓度的87.8%,主要酸性离子SO42-、NO3-与阳离子NH4+、Ca2+和Mg2+均具有较高相关性。通过对降水酸度主控因子的探讨发现,主要致酸物质为SO42-,但NO3-对降水酸度的影响越来越大,碱性物质中和作用中起主导地位的是NH4+,雨水酸化的最主要来源为人为污染源。  相似文献   

5.
抚顺市降水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抚顺市区设置5个监测点位,监测抚顺1998年6月~1999年5月的降水状况。结果表明,抚顺市区降水pH值基本呈中性,酸雨出现频率为6.9%,酸雨主要出现在雨量大的降水中。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是SO4^2-,阳离子是Ca^2 、NH4^ ,抚顺市区的降水酸度是由这三种离子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黄山降水酸度及电导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黄山降水酸碱度和污染程度的总体特征,对2006~2011年黄山光明顶气象站常规监测的降水pH值和电导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地区降水pH年均值在4.81~5.57,2009年之前,降水酸度加强,之后酸度减弱;降水平均pH值冬季最低(4.78),夏季最高(5.33);出现频率最高的降水事件为弱酸性到中性,总酸雨频率为46%,酸性降水累积雨量约占总雨量的45%.②年均降水电导率在16.91~27.84μS.cm-1,无明显年变化趋势.电导率在15μS.cm-1以下的降水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15~25μS.cm-1之间.2010年2月~2011年12月,按日进行降水平行采样、存储、运送到实验室进行pH值与电导率测定和离子成分分析,对此期间的现场测定与实验室测定的两组pH值、电导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两组pH值间、两组电导率间都显著相关,但从山上现场到实验室,降水pH值向中性方向偏移,偏移幅度与降雨量和现场pH值有关,电导率的变化量与总离子浓度有关;现场pH值与电导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51).②使用一次性采样袋采样,pH值偏差变小,电导率之间相关性更强,两组pH与电导率间都存在明显的负相关.与中东部其他高山站的观测结果相比,黄山降水酸度弱,离子污染程度轻.  相似文献   

7.
利用1990年-1993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徐州市大气降水污染现状及其化学成分。徐州市大气降水pH值范围为4.47-8.12,酸雨多出现在春、冬季。大气降水中主要离子为SO、NH、Ca2+。pH值和离子浓度随季节不同变化明显,冬季pH值较低,各离子浓度偏高;夏季pH值较高,各离子浓度偏低。大气降水体现了煤烟型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降水酸度和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36,自引:7,他引:129  
1991~1995年在全国进行了酸雨观测,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酸沉降监测网,含271个测站?降水的pH值和电导率在现场采样后立即测量,降水样品的化学分析则在实验室里进行?主要离子SO2-4,NO-3,NH+4,Ca2+浓度的加权均值分别为125.86,19.96,67.89和80.41μeq/L?由离子浓度地理分布图看出,这些离子浓度地理分布状况因离子而异?值得注意的是降水中SO2-4和NO-3浓度,北方非酸雨区甚高于南方酸雨区,这说明降水的酸度并不简单地决定于降水中SO2-4和NO-3的绝对浓度,而决定于这些离子对于Ca2+和NH+4的相对浓度?发现了降水年均pH值低至4的一些地区,此值可能是目前世界年降水酸性最强的地区?文中还对代表性地区1986~1993年降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的酸度仍在升高?   相似文献   

9.
长江源区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离子来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长江源区冬克玛底流域2013年6~9月采集的64个降水样品,分析了降水的pH值、电导率及离子浓度特征,并应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富集因子及后向轨迹法,讨论了降水离子主要来源及其与大气环流的联系.结果表明,长江源区冬克玛底流域降水pH值变化范围为5. 26~9. 25,加权平均值为6. 70;电导率变化范围为0. 23~28. 70μS·cm-1,加权平均值为3. 45μS·cm-1,低于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降水电导率;总离子浓度变化范围为7. 0~376. 9μeq·L-1,平均总浓度仅为40. 8μeq·L-1;各离子加权平均浓度大小顺序为:HCO_3~- NH_4~+ Ca~(2+) NO_3~- SO_4~(2-) Na~+ Cl~- K~+ Mg~(2+); HCO_3~-、NH_4~+、Ca~(2+)和NO_3~-是降水中的主要离子,占总离子浓度的74. 75%;相对酸度(FA)分析表明,有97. 8%的降水酸度被碱性物质中和,同时中和因子(NF)分析表明NH_4~+和Ca~(2+)对降水酸性的中和起主导作用;研究区降水离子主要来自陆源的贡献,而来自海源的输入则相对较少;结合气团的后向轨迹分析发现,不同来源的总离子浓度差异明显,其加权平均浓度大小顺序为:局地源西风源季风源,表明不同的大气环流背景和气团来源对降水化学组成具有重要影响.长江源区大气降水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其降水化学特征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偏远地区的大气质量状况和本底值.研究结果能够为长江源区水质的保护以及为评估人类活动对该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庐山降水的化学特征和酸化趋势,于2011年夏季及2012年春季在庐山进行降水采集,对降水的p H、主要阴阳离子和有机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性降水出现频率为100%,p H均值为4.44。降水中SO_4~(2-)、NH_4~+、NO_3~-和Ca~(2+)占总离子的70.1%,降水酸度主要贡献为H_2SO457%、HNO_325%及有机酸19%。降水的相对酸度较高,在2011年夏季和2012年春季分别为0.47和0.32。而SO_4~(2-)/NO_3~-则分别为2.28和2.63。相对于1993年春季,庐山降水酸度趋于降低,SO_4~(2-)、Ca~(2+)浓度水平下降明显,而NH_4~+、NO_3~-略有升高,HNO_3对酸度的贡献增加,降水已由硫酸型污染转成混合型污染。相对于国内其他背景站点,庐山降水酸度较高,但总离子浓度水平较低,因此庐山作为研究中国东南酸雨区的背景站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浙江宁波天童地区酸性降水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浙江宁波天童地区降水的化学特征、离子来源及酸性降水的成因,于2010年3月—2011年2月在该地区采集了90个降水样品,并运用离子色谱法分析其化学组分.结果显示,天童地区降水的酸化频率和酸化程度非常高,酸雨频率为97%,雨量加权pH平均值为4.37,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SO24->NH4+>NO3->Ca2+>Cl->Na+>Mg2+>K+>F-,降水较清洁;降水pH值和各离子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总体表现为冬、春季污染程度高于夏、秋季;SO24-/NO3-的浓度比值为1.9,表明该地区酸雨类型为硫酸和硝酸复合型;SO24-、NO3-、NH4+和部分Ca2+主要来自人为污染源,Na+、Cl-和大部分Mg2+主要来自海洋源,K+和大部分Ca2+则主要来自地壳源,海洋对天童地区降水离子组分影响较大,但对降水酸度影响并不显著;NH4+与SO42-(r=0.90)、NO3-(r=0.88)的相关性分别大于Ca2+与SO24-(r=0.67)、NO3-(r=0.73)的相关性,且NH4+/Ca2+的浓度比值为1.47,说明NH4+对降水酸性的中和作用大于Ca2+,与我国其他城市降水相比,天童地区降水中的碱性离子,尤其是Ca2+浓度较低,从而导致降水酸度高于北方地区和西南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低纬度、亚热带地区的降水化学及其雨水酸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在世界上酸沉降研究尚为空白的低纬度、亚热带地区建立了酸沉降监测网。通过两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降水中酸度和离子总浓度季节变化明显,Ca ̄(2+)和NH在降水离子构成中占百分率较高,阳离子总和略大于阴离子总和。两广地区降水酸度是雨水中多种阴、阳离子综合作用的结果,降水中SO浓度高的地区是SO_2排放量高的地区,控制雨水逐年酸化趋势的唯一途径是限制SO_2排放。  相似文献   

13.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北欧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出现酸雨后,国外对降水酸度(pH值)的研究予以极大关注,国内对降水酸度的研究工作开展的较晚,七十年代末期先后在北京、重庆、上海、南京等城市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笔者对武汉市降水酸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降水酸度和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浙江省酸沉降监测网24个观测点1992~1994年的监测资料,运用统计学和回归分析评价的方法研究了浙江省降水酸度和各化学组份的浓度分布和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水中阴离子以SO42-为主,冬、春季节降水离子浓度较高,酸度也大,影响降水酸化的主导离子是SO42-、NO3、NH4+和Ca2+.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目前,国内城市和山区对酸雨的观测已有不少材料,而对海岛的降水酸度及其化学组成方面的报道尚未见到。我们于1985年4~5月对舟山普陀地区作了一些初步的考察,比较了海洋与内陆城市两种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降水的酸度和化学成分的异同。本文介绍考察所取得普陀地区降水的pH值及其化学成分的资料,及其初步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组对本地区一年内历次降水进行了监测,获得了大量的监测数据。本文以实际监测数据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了降水样品中各化学成分——离子的平均当量浓度及其相互关系;降水pH值与电导率的关系;降水中阴、阳离子当量浓度之比值与pH值的关系及本地区降雨pH值的频数分布。同时,还对连续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段采样和测定,得到了在连续降水过程中各种离子浓度及pH值的变化以及降水对各种离子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 引言自本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北欧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出现酸雨后,各国对降水酸度(pH值)的研究予以极大关注。国内对降水酸度的研究工作开展得较晚,七十年代末期先后在北京、重庆、上海、  相似文献   

18.
一、等级划分降水酸度的高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雨水性质的优劣,将各测点的分析结果,依据pH=sum from i=1 to n(pH)(?)/n统计计算出云南省的pH为6.43;出现酸雨的频率为11.88%。为了进一步说明各地区降水酸度的性质,笔者以pH值为5.6划界,按各地测点pH值的高低划分为7级,见表1、2。  相似文献   

19.
沧州市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沧州大气降水化学特征,于2009年4-11月采集了沧州大气降水样品,测定了pH值、电导率和主要离子(Na+、NH4+、K+、Mg2+、Ca2+、F-、Cl-、NO3-和SO42-)浓度。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降水pH值为4.18~7.30,降水量加权平均pH值为5.23,降水酸化频率为34%;电导率值为18.5~245.0μS/cm,降水量加权平均电导率值为39.2μS/cm;降水主要离子加权平均浓度为641.36μeq/L;降水中主要阳离子成分是NH4+和Ca2+,降水量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191.06和96.81μeq/L,分别占到阳离子总量的53%和27%;阴离子主要成分是SO42-和NO3-,降水量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175.05和58.19μeq/L,分别占到阳离子总量的63%和21%。降水中[SO42-]/[NO3-]值为3.01,仍属于硫酸型降水,但酸雨类型逐渐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过渡;[NH4+]/[Ca2+]值为1.97,NH4+对降水酸度的中和作用要大于Ca2+;NH4+、SO42-和NO3-等二次组分占到降水中主要离子总量的66%,表明二次污染比较严重。降水离子相关分析表明,SO42-、NO3-、Ca2+、NH4+的相关性较好,SO42-和NO3-的相关系数为0.732,NH4+与SO42-(R=0.540)、NO3-(R=0.628)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Ca2+与SO42-(R=0.532)、NO3-(R=0.410)相关系数。气流轨迹分析表明,研究区降水主要受到5类气团影响,不同气团影响下,降水pH值、电导率和离子组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我国部分城市降水中离子浓度与pH值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了对酸雨的危害进行有效地控制,有必要研究降水中某些离子的浓度与降水pH值的关系.应用投影寻踪回归新技术,建立了以某些离子作因子的我国部分城市降水pH值的投影寻踪预测模型,并计算了各离子对降水pH值的权重贡献率.结果表明这些城市降水pH值不但受酸性离子[SO42-]和[NO3-]的影响,而且也强烈地受碱性离子[Ca2+]和[NH4+]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