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内涵,明确了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所涵盖的内容。认为生态环境的显著地域性特点决定了不同类型地区需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并详细探讨了如何建立特定区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新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RS和GIS技术,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全疆区域各县市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差,而且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与2000年相比,2002年新疆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总体变化不大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下的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了脆弱性、适应能力作为影响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条件层,进一步筛选出海拔、地质环境、沙尘暴、人口密度、降水量、植被类型、生态保护政策7个因子作为成因指标层,并用专家打分法对每个指标赋予权重。将研究区剖分成195个评价单元格,借助G玛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建立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相互关联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数据库;首次采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作为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性等级计算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性等级,并借助CIS进行成果表达。  相似文献   

4.
杨春 《干旱环境监测》2004,18(4):235-235
2004年,在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总体规划和指导下,新疆已有6个地(州、市)、县(市)环境监则站开展了辖区内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地、州、县、市环境监测站开展生态监测业务,标志着新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荒漠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提出荒漠生态环境监测应与生态经济学原则相结合,注意监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根据生态经济学中环境因素的稀缺性、综合性和反馈性等原理对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6.
新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正确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起关键的决定性作用。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应用RS和GIS技术,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全疆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排序及分级,由此得出符合实际的全疆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全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差,北疆生态环境质量优于南疆,北疆西部生态环境质量优于北疆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荒漠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建立荒漠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应遵循的五个原则,并提出初步的荒漠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分为三个部分:(1)荒漠环境指标;(2)荒漠生物指标;(3)社会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8.
在对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评介基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荒漠化监测中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建立了初步的评价模型。并以宁夏自治区作为试点区域,对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荒漠生态环境监测刍议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讨论了荒漠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并针对新疆荒漠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 ,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总体设想和若干展望 ,对我国荒漠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小城镇开展生态监测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小城镇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介绍了城市生态子系统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农村生态子系统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和自然生态子系统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的监测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11.
新疆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监测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客观、准确地认识和评价新疆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对于新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应用RS和GIS技术,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全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分级与对比。结果得出新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差,而且在空间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与2000年相比,2002年新疆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总体变化不大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作为一种典型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具有相当的脆弱性,因此如何改善生态质量和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城市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安全2个方面对张家港市生态环境安全进行评价和研究,计算了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污染负荷指数等5个指标,计权确定该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48.7,评价等级为一般;同时选择了资源安全评价、环境安全评价、生物安全评价和灾害安全评价等4个要素,确定该市生态系统安全指数为0.44。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新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是新疆经济飞速发展的五年,同时也是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十五"实施期.本文采用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定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 192-2006)分别对新疆"十五"末与"十一五"末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一般(略高于较差)水平,各县(市)生态环境质量以较差和差为主...  相似文献   

14.
新疆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新疆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使用是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根本,同时应注重节水,注重生态用水,并对新疆今后的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重点区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采用长时间多源遥感数据对塔里木河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植被指数分析,同时结合多年地面调查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并对近五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开展了评价,环境质量变化值ΔI为2.58,生态环境质量略有下降,其中环境状况指标和植被覆盖率指数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the evaluation of existing ecologicalmonitoring variables from a variety of sources to select a suiteof core variables suitable for monitoring at the Ecologic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Network (EMAN) sites located acrossCanada. The purpose of EMAN is to promote the acquisition of relevant and consistent data that can be used to report on national trends and provide an early warning of ecosystem change. Existing monitoring variables were evaluated in twosteps. In the first step, three primary criteria were used to pre-screen preliminary variables. In the second step, a moredetailed evaluation considered twenty criteria based on dataquality, applicability,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data analysisand interpretation, existing data and programs, and cost effectiveness to select a draft set of core monitoring variables(CMV). An ecological framework was developed to organize the CMVin a manner that permitted a gap analysis to confirm the CMV assessed a wide range of relevant environment components. Thesuite of CMV were then tested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iveness in detecting ecosystem change caused by stressors with ecosystemresponses that have been well documented in the literature. Thisproject is part of a process lead by Environment Canada to select CMV to detect and track ecosystem change at EMAN sites. 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e proposed CMV will undergo future discussion and development leading to the final selection of asuite of CMV for use at EMAN sites.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强虹  刘增文  彭少兵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4):200-202,250
综合目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的阐述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生态环境的类型划分及评价的原则、内程及方法,为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环评结论是否可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现状监测的代表性、公正性和准确性。结合工作经验,本文提出当前环评现状监测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周刚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2):93-95,116
主要从生态恢复方面对甘家湖荒漠林区的恢复措施及其所产生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应进行论证,分析甘家湖荒漠林区目前的状况及采取恢复措施后所能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