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通过实验及动力学理论分析,对生物膜填料塔系统净化低质量浓度甲醛废气的适用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生物膜生化反应动力学分析显示,甲醛废气的生物净化有与其他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不同的生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其反应类型判别准数M值远小于1(M=0.004(《)1.0),即生物膜中甲醛的生化反应速率远远小于其在液膜中的扩散速率,为慢速生化降解反应.针对净化低质量浓度甲醛废气的生物膜填料塔实验系统的研究表明,应用"吸收-生物膜"理论模型得到的甲醛净化效率、甲醛生化去除量和出口气体甲醛质量浓度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到达了0.87、0.96和0.89,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而"吸附-生物膜"理论模型对应的相关系数R分别仅为0.64、0.84和0.64.与"吸附-生物膜"理论模型相比,"吸收-生物膜"理论模型描述甲醛废气生物净化过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对生物法废气净化技术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在"跌水曝气式生物滤塔"专利(专利号201020207090.9)基础上增设电气石纤维滤料层的多级跌水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效能,从水力负荷和容积负荷两方面证明改造后的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低浓度生活有机污水的有效性和负离子材料对滤料层净化效率的改进效果,为类似多级跌水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植物修复有机农药污染水体并不多见,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选取美人蕉、再力花和菖蒲等3种常见水生植物为供试植物,通过静态水培试验研究了3种水生植物对不同浓度的β-HCH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受试水生植物在β-HCH不同处理浓度的水体中长势良好无病变,β-HCH主要富集在根部和叶部。美人蕉、再力花、菖蒲对5μg/Lβ-HCH的去除率分别为56. 57%、46. 17%和40. 30%,而对10μg/Lβ-HCH的去除率则分别为51. 30%、27. 28%和22. 44%。可见,3种水生植物对β-HCH均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具有密集根系及茂密叶片的美人蕉的净化效果最好,其次为再力花及菖蒲。  相似文献   

4.
针对景观水体污染问题,基于绿色能源、环境相容、便于实施的理念,构建光伏太阳能仿生水草景观水体净化系统,其中以太阳能电池板为气泵提供动力,通过盘组释放出微气泡,提升水体溶解氧水平;以绿色环保玄武岩纤维材料为基材,编制仿生水草填料,为水体净化微生物提供栖息地;以适生水生景观植物为浮床植物,附加基质材料和定植篮,组成具有景观效应的生态浮床。利用系统对实际景观湖泊水体运行一个月,结果表明,系统充氧性能强,充氧速度快,水体最大DO质量浓度能达到7.88 mg/L;水体水质净化效率高,处理水质稳定,试验水体COD指标维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平,氨氮、TP维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水平,总体水质基本提升一个等级。  相似文献   

5.
对新的厌氧反应器ABSBR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初步研究,ABSBR工艺即在ASBR中加入生物填料形成序批式反应的生物膜反应器.ABSBR系统的提出是综合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过滤等众多优点的一种尝试.作为一种创新工艺,在特定的适用条件下已表现出其优越性.小试实验结果表明:ABSBR工艺具有启动速度快,处理效果好,操作控制简单易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将复合微生物制剂(HBH-Ⅱ)与生物膜法相结合,以重庆市某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为研究对象,探讨了HBH-Ⅱ制剂在3种不同条件下对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HBH-Ⅱ对垃圾渗滤液COD和NH3-N的去除有明显影响.反应72 h、低流量间歇曝气36 h、接种量1/10 000(HBH-Ⅱ与水的体积比)、进水pH=8.5条件下,处理效果最佳.HBH-Ⅱ中的复合微生物具有生物增强剂的作用,能明显促进污染物的降解.采用HBH-Ⅱ制剂时克服了以往处理工艺中气味恶臭的弊端,还具有产泥量小、色度去除效果好等优点.与单独使用HBH-Ⅱ处理渗滤液相比,以陶粒为填料的HBH-Ⅱ生物膜系统能够为HBH-Ⅱ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环境.挂膜成功运行5 d后,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0.58%和72.99%.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毛竹、吊兰根系、塑料片、鹅卵石和玻璃珠等表面菌胶团特性。结果表明,水温13~17.5℃时,5种载体表面生物膜形成速度、菌胶团活性和菌胶团中优势菌群存在明显的差异,生物膜的形成速度顺序是:毛竹吊兰根系鹅卵石塑料片玻璃珠;生物膜内菌胶团活性顺序是:毛竹吊兰根系鹅卵石塑料片玻璃珠,而且不同载体表面优势菌群差别很大;同时,水温17.9~20.5℃时,吊兰茎、叶、根系表面指示生物特性也存在较大的区别。研究可以为复合污染治理和新型水质净化载体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生物膜法净化低浓度SO2气体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SO2气体,研究其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SO2进口气体质量浓度2 500~3 500 mg/m3、气体流量0.1m3/h、循环液流量10~12 L/h、24℃、循环液pH<1.7时,生物膜填料塔对SO2的净化效率可达97.2%以上,对SO2生化去除量达52~56mg/(L·h).本研究为生物法脱除烟气中低浓度SO2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采用浮动生物膜床反应器处理高校生活污水工艺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定期监测代表性水质参数CODCr、BOD5、TP和TN,分析了各处理池对污水的处理效率.结果表明:此污水处理系统在运行效果下降期间,对日常用水变化量范围内的CODCr和BOD5能够起到相对稳定的净化作用;对TP和TN去除能力较差;沉淀池运行不稳是导致整个系统处理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蛭石添加到活性污泥中来处理餐饮废水这一特殊水质时所起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蛭石活性污泥体系协同蛭石的吸附和污泥生化的作用,提高微生物的降解速率,缩短了污水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膨胀蛭石活性污泥体系在曝气2 h条件下出水CODCr浓度远远优于常规活性污泥体系曝气5 h后出水CODCr浓度.试验还表明,蛭石起到生物膜载体的作用,其与活性污泥结合成的絮体颗粒在改善污泥沉降性能,提高净化效果的同时,也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生物固定化技术在含氮废水处理中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物固定化技术是现代生物工程领域中的一项新兴技术,为充分发挥高效菌种在难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降解潜力,防止其泄漏而引起生态问题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它与传统的悬浮生物处理法相比,具有处理效率高、稳定性强、反应易于控制的特点。介绍了细胞固定化技术的分类、包埋方法及包埋材料,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在处理氨氮废水时所采用的单独包埋和混合包埋两种工艺,以及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原有的生化脱酚池改造为A+O+A生物法,进行生物脱氮,效果很好,处理后的出水全部循环使用,不外排.  相似文献   

13.
通过预测人体的内在规律达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的,能有效降低事故率。事实证实了人体生物节律在预防钻井事故有神奇的作用,应该推广使用。节律的高潮日、低潮日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UBAF两种挂膜方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复合式接种挂膜与自然挂膜两种挂膜方式进行比较,对两种挂膜方法下生物膜生长及对有机物和氨氮等指标的去除情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式接种挂膜可以加快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7天后COD的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启动时间比自然挂膜的UBAF滤柱缩短了7天,且该方式的一级C柱启动时间短,COD处理效果较好,二级C/N柱更利于硝化菌的生长和固定,NH3-N去除率达到73.2%。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系统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高速公路边坡特点及其侵蚀机理,阐述了过去我国边坡防护方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边坡防护类型选择原则及生物防护方式的优势所在,同时还指出当前边坡防护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环境因子、生物相与运行效果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指出了生物指示物的局限性,对于工程调试和提高生物处理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物脱氮新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脱氮新工艺由于其独特的优点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阐述了生物脱氮新工艺的机理、特点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物免疫系统抵御疾病(抗原)的原理,从事故致因、事故演化过程和事故发展规律出发,分析化工园区事故发生机理。结果表明,安全生产免疫系统的免疫力持续低于抗原系统的抗原强度是化工园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化工园区事故演化过程包括潜伏期、萌芽期、暴露期和恢复期,各个时期的形成是安全生产系统的免疫力和抗原系统的抗原强度之间的差异决定的;化工园区事故发生具有周期性,每个事故发展周期内都包含安全生产免疫系统→免疫力过低的免疫因子→事故触发免疫因子和安全生产抗原系统→抗原强度过大的抗原因子→事故触发抗原因子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量试验和相关工程体会得出:有机废水在进入较低污泥浓度的生物流化床之前,通过粉煤灰的预处理,再配以高效射流曝气器,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装备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装备的装备概况、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旨在对促进我国生物安全防护装备的研发与生产,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水平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