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利用2013年佛山市8个国控大气自动监测站点ρ(PM_(2.5))监测数据,分析佛山市PM_(2.5)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诊断诱发PM_(2.5)高污染过程的关键天气类型。结果表明,佛山市2013年PM_(2.5)年均值为53μg/m3,高于国家二级标准,污染主要集中在三水区中部、南海区中部和禅城区北部。佛山市ρ(PM_(2.5))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秋、冬季是PM_(2.5)的高污染季节,其值夜间略高于白天,呈典型的双峰型分布,08:00—09:00短暂出现一个浓度的小峰值,推测与上班交通高峰有关。对PM_(2.5)持续高污染发生的地面天气形势分析表明,高压出海是诱发佛山市PM_(2.5)高污染事件最主要的天气类型。  相似文献   

2.
利用山西省11个地级市大气环境监测站的PM2.5、PM10和O3浓度数据,分析了2015—2020年山西省PM2.5、PM10和O3浓度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岭回归方法,分析了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PM2.5和PM10年均质量浓度总体下降,两者在2017年最高,2020年最低;O3年均浓度总体增加。在季节尺度上,PM2.5和PM10质量浓度在冬季的12月和1月最高,夏季的8月最低;O3浓度在6月最高。空间上,相较2015年,2020年山西省各地级市PM2.5污染程度均有改善,其中长治改善效果最好;2020年山西各地级市PM10污染兼有加重和减轻的情形,所有地级市PM2.5和PM10污染水平均超过国家二级污染浓度限值;2020年山西多数地级市O3浓度升高。山西公众健康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离散特征,PM2.5和PM10浓度的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高度一致,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O3浓度分布呈\"南部高,中北部低\"的格局。大气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均对医疗机构诊疗人数和健康体检人数的变化有正向影响,每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和公共财政支出比例对公众健康均有负向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最显著。山西省PM2.5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大部分城市PM2.5和PM10达标率较低,O3浓度有持续升高的趋势,PM10和O3污染改善缓慢,深度减排仍面临挑战。PM2.5和PM10是危害山西公众健康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未来需要加强PM2.5、PM10和O3的精细化管理及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8-羟基喹啉与NO^-2-碘胺重氮盐偶联反应的条件及其产物的极谱行为。二阶导数波高与NO^-2的浓度在0.002-0.2mg/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8%-103%,已用于环境水样中NO^-2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王亮  陶溶溶 《干旱环境监测》1998,12(4):197-198,233
研究了新试剂5-(3-甲基-2-毗啶)亚甲基若丹宁(MPMR)与汞的显色反应,在弱酸性介质中和CTMAB微乳液存在下,MPMR与Hg2 生成2:1稳定络合物,λmax=445nm,ε=1.04X105L.mol-1.cm-1。汞的含量在0~1.2mg几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水样中汞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胡晏玲 《干旱环境监测》2009,23(4):220-222,245
利用2009年夏季乌鲁木齐市近地面大气O3及其前体物的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O3浓度的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探讨O3与其主要前体物NO2和CO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夏季的O3污染较轻;O3浓度呈单峰型分布,O3浓度昼间高,夜间低;昼间O3与其主要前体物都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应用合成的新试剂 1- (2 -羟基 - 3 ,5 -二硝基苯 ) - 3 - (4 -苯基 - 2 -噻唑 ) -三氮烯 (HDNPTT)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TritonX - 10 0存在下 ,它与Cd2 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 ,在 pH 8 0~ 10 0范围内 ,Cd2 与该试剂形成的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5 35nm处 ,摩尔吸光系数为 1 89× 10 5L·mol-1·cm-1。Cd2 在 0mg/L~ 0 32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此法用于环境水样和人发样品中微量镉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在强酸性介质中,VO3与N-苯甲酰苯基羟胺(BPHA)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能定量地被CHCL3萃取.萃取液加入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后可发生配体交换反应,并生成橙红色的V(V)-5—Br—PADAP络合物,有机相可直接用于光度测定.V(V)-5—Br-PADAP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00nm,摩尔吸光系数为5.4X10 ̄4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76μgv/wl。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新试剂2-(2'-喹啉偶氮)-4,5-二甲氧基苯酚,研究了其与钴(Ⅱ)的显色反应,在pH=5.5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2-(2'-喹啉偶氮)-4,5-二甲氧基苯酚与钴生成2∶1稳定的配合物,该配合物λmax=575 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2.443×104 L·mol-1·cm-1.钴含量在0~0.4 m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新方法用于水样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在弱碱性介质中 ,5— (4—磺酸基苯偶氮 ) 8— (2 ,4—二硝基苯氨基 )喹啉 (SPDNPAQ)与铜反应生成 2∶ 1紫红色络合物 ,体系 λmax=56 0 nm,ε=1.2 3× 10 5L· mol-1· cm-1。铜含量在 0~ 0 .4 mg/ L内符合比耳定律 ,方法用于一些生物样品和水样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利用青岛市大气综合观测站的研究性监测数据,分析了2011年采暖期PM2.5和能见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能见度在≤3km时,对应的PM2.5浓度超出0.250mg/m^3,属于严重污染;②PM2.5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存在一临界区域,当PM2.5浓度低于该临界区时能见度会随PM2.5浓度减少迅速改善,临界值大致位于PM2.5浓度为0.100mg/m^3处;③相对湿度小于85%时,能见度与PM2.5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中,相对湿度在60%-70%时,能见度与PM2.5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最好,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最直接。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1-(2,6-二氯-4-硝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DCNPNPT)分光光度法快速直接测定锌的方法。在表面活性剂TritonX-15的存在下,pH=9.5~10.5的Na2B4O7-NaOH介质中,DCNPNPT与锌( )可生成1∶3的橙黄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45nm,同时在535nm配合物有一最大负吸收,建立以535nm为参比波长,445nm为测定波长的双峰双波长法进行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12×105L/(mol·cm)。用拟定的方法测定矿山废水中的锌,与原子吸收法测定的结果十分吻合,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利用聚四氟乙烯高压密封罐消解矿石样品测定五氧化二钒,具有操作手续相对简便、轻松、快捷等优点,与传统的硫酸-磷酸混合酸消解或采用碱熔融前处理法比较,相对误差小于1.6%,样品的添加标准回收率为92.9%~10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