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安全员作为基层生产一线的安全管理者,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通过严格的管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得到全面有效落实,发挥规章制度在安全工作中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安徽省一家企业将机关职能部门与基层生产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结对子",采用"捆绑式"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基层安全生产出问题,"结对子"的职能部门同样要受到处罚;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做得好,"结对子"的职能部门同样也会受到表彰奖励。笔者认为,这不失为一个抓安全的好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企业各层级安全管理者及安全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及意想不到的困扰,但仍需"敢"字当先,不能畏手畏脚、瞻前顾后,甚至放弃原则,应维护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威信,坚守有法必依的执法准则。各层级安全管理者及安全工作者必须"敢问"。对现场作业的安全问题及安全缺陷一针见血地提出质疑,不能遮遮掩掩、不能羞于张口,敢问才能问出实情,敢问才能了解动态,敢问才能刨根问底,敢问才能掌握事实真相。安全工作必  相似文献   

4.
安全监督员是基层安全生产的"护卫使"、"守门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有敢"监"善"督",才能促进安全制度的有效执行,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安全隐患的有效治理,安全工作水平的有效提高。敢"监"。就是要敢于监"前"。主动参与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写、安全工艺流程的设计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的讨论,超前介入,积极建  相似文献   

5.
<正>在一个企业里,"一把手"若抓安全,则企业的各级管理者通常都会认真完成各项安全工作,反之则安全生产工作很难开展下去。笔者建议"一把手"应亲自给员工做安全培训工作,使员工深刻认识到领导是重视安全的,时刻关爱员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认为,要避免"安全生产月"活动流于形式,必须在深入理解开展各项安全活动的重要性上下功夫,唱好"三部曲"。第一,强意识抓实效。首先是各级管理者,要把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上升到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高度,主动抓、主动说、主动做,通过亲身参与带动全员积极性。其次是执行者,企业要通过参与度高、受众面广的多形式活动,全方位、持续性地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宁德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福建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下辖11家发电分公司、15家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10家参股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公司不遗余力,曾多次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省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省"安康杯"竞赛先进单位,并多次获得"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领导高瞻远瞩让安全走心管理者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决策者,管理者的  相似文献   

8.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确保安全生产是各级管理者的首要责任。想让企业安全方舟承载起员工"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的使命,需要依靠"心"来护航。工作布置要"精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每次工作前的安全提示不能是书本式的教条,而应是实实在在的嘱托。"精心",要求管理者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也许是出于对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的恐惧,也许是为了推卸责任,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无限制"加大力度,致使企业存在"过度"安全的情况,甚至出现类似"给黄河装上栏杆,给长城贴上瓷砖"这种看似可笑的做法。例如,有的单位大量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笔者根据实践经验认为,想要保障生产安全,就必须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预防上,树立"预防为主"的超前意识,重点抓好"防在前""想在前""做在前"的"三前"意识。一是"防在前"。危险因素总是共存于一切事物的整个过程之中,应做到居安思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能习惯于"不出事故不知道,出了事故吓一跳;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语:在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很多作业人员会根据岗位情况找出一些关于安全生产的"窍门"。有人认为,应该鼓励基层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找"窍门",改进作业细节,使作业更加安全高效。但也有人认为安全生产不需要"窍门",只要严格执行"标准动作"就不会出事,"窍门"把握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认为,企业基层安全管理应遵循"严柔并济,相得益彰"的原则,从建立健全人性化安全规章制度、改进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基层安全管理者综合素质、强化监督4方面入手。图为某企业举办的安全漫画展。(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基层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企业能否长治久安息息相关。笔者认为,企业基层安全管理应遵循"严柔并济,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13.
在施工生产中,把安全列入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已成为一种必然,这是由于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所决定的.为了搞好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施工企业自上而下,从领导者、管理者到执行者,形成了三道安全防线.三道防线的布设有着严格的划分顺序,其各自行使的职责也有着严格的分工.有了这三道"防线",事故当然就不容易发生.下面笔者根据施工生产实践,谈谈如何构筑起施工企业生产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14.
一、安全管理中的"软硬约束" 安全生产法规、法令、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要求全体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它对人的约束是"硬"的.这种"硬"约束对保证安全生产是完全必要的,而且还要不断强化.道德规范、人际关系等则能对人的行为产生"软"约束.这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注意加以应用,尤其在基层班级,"软"约束的效果往往会更加明显.这两种约束作用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班组是企业的最基层单元,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也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组的日常工作中,有些员工存在忽视安全规定,不遵守规章制度和习惯性违章的行为,个别岗位员工甚至还在工作中或多或少掺进一些"自选动作",  相似文献   

16.
<正>在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笔者认为,应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摒弃"下不为例"。第一,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大多数规章制度不会规定具体某一事件或某一种情况可以按"下不为例"来处置,更不会规定什么人或什么单位出现"问题"可以按"下不为例"处理。虽然企业中个别制度可能会出现"特殊情况除外"等类似说法,但这仅仅是针对一些超出企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江西省王君副省长在第二十三次省安委会全体成员会上提出了“八抓八保证”要求 :一要抓好安全机构、安全人员的落实 ,保证安全工作有人抓 ,有人管。二要抓好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健全和落实 ,保证做到安全生产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三要抓好安全工作经费和安全投入的落实 ,保证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 ,保证提高各种安全设备及设施防范事故和灾害的能力。四要抓好安全培训工作的落实 ,保证职工、企业经营者、安全管理者这三支队伍素质的提高。五要抓好安全检查工作的落实 ,保证事故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排除。六…  相似文献   

18.
漆柏林  王少龙 《安全》2012,33(8):27-28
班组是企业的最基本单元,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和着力点,是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直接执行者.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木桶理论的"最短板". 1当前电力企业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班组去落实,"上有千条线,班组一针穿".国家安全法规和政策的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都要依靠和通过班组来实现.例如按照《安规》要求,运行人员在使用验电器进行验电操作前,应先在有电的设备上进行试验,以确认验电器良好,但有些运行人员违反《安规》要求,直接使用验电器进行验电操作.  相似文献   

19.
1987年以来,四川石油管理局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的“三标”工作,较好地克服了生产与安全“两张皮”的现象。其做法是: (1)制订发展“三标”工作的35条具体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文明生产、劳保用品用具、劳动纪律、推广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等,任务落实到基层和生产班组。 (2)实行“三标”验收两级审查制度,凡当年未达到规定指标的,不能评为先进单位,获得“三标”称号的给予奖励。 (3)上一级安委会和技安部门对获得  相似文献   

20.
安全生产好的企业,基层安全工作必然抓得严、细、实;安全生产差的企业,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必然有松、软、散等现象。因此,搞安全生产,基础在基层。1 严 严就是要建立起正常的严格的安全生产秩序,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等。 (1)严要求 就是基层单位要加强自主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坚决贯彻“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