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 《中国环境管理》2016,8(4):82-86,100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气环境整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如何防治大气污染成为政府和人民高度重视的问题。兰州市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效果并在治理活动中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大气污染治理的"兰州经验"为环境治理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树立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板。针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难题,兰州市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较好地了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抓住了完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核心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兰州经验"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公共性、共治性以及有效性的核心价值理念,突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在切实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障下,兰州市在环境治理工作中运用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以坚强的执行力确保工作实效,同时还实现了广泛的社会参与,使得治理模式更为科学与民主。  相似文献   

2.
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协调与整合,主张管理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旨在探讨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如何实现整体性治理。在分析兰州市近五年大气污染概况的基础上,对大气污染的治理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了在治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总结出对大气污染实施整体性治理的路径选择。提出通过跨部门整合、政策法规整合、跨区域整合、跨学科整合、社会力量整合以及信息资源整合等六个整合来实现整体性治理。希望为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政府对整体性治理理念给予重视,并将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评估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鹏生  姚建  李毅  蓝洋 《四川环境》2015,(1):96-100
对我国2000年以来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评估了政策的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颁布实施的有关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近20部,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大气污染的到了一定的控制,主要表现为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节能工作取得重要成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同时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也存在明显的单一化权威体质的特性;对违法行为处罚轻;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监督和保障体系不完善;环境政策与经济政策脱节;公众参与度不足等问题。论文针对这些问题从法律制定、管理机制、违法处罚、政绩考核、经济调控和公众参与方面提出了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建设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水污染治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公众参与在推动水污染治理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解决问题的必然趋势,基于对南京市J村村民参与水污染治理情况的实证调查,通过问卷与访谈的方式剖析了公众在参与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公众参与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完善南京市公众参与水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多中心治理下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路径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环境,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环保工作,是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根本途径。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发现政府治污理念陈旧、制度不健全、公众责任意识淡漠、环保社会组织弱小等,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中公众参与度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出转变观念、完善机制、加强教育、支持和引导环保社会组织,促进公众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的形成,真正推动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不高,工业、机动车、扬尘等污染突出,区域复合污染特征明显。通过分析产生这些大气污染的根源,借鉴国内外大气污染防治经验,着重从完善法规政策、优化产业布局和能源结构、控制扬尘排放、强化监测预警与联防联控、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和创新公众参与六大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强化未来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气污染问题,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更高层次上实施国家及区域层面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战略。区域联合防控及协同治理是当前情况下治理好大气污染的必然选择,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收集整理了100篇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相关政策文件,构建了政策工具量化的二维分析框架,探讨了当前对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政策工具使用情况,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命令型政策工具、弥补能力型建设工具、完善奖惩福利机制、完善监督监测预警系统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提高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众参与是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立法、确定利益相关者、完善公众参与方式和内容、提高信息交流透明度、完善公众参与监督体系、完善公众意见筛选与评价方法、提高公众环保知识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体系,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对公民参与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思雅河环境实际情况的介绍,基于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探析思雅河水污染问题,主要运用实地调研、资料参考等方法进行分析,从公众参与主体、参与层次以及参与过程等方面分析思雅河水污染治理中是否存在公众参与。经过分析可知,目前思雅河水污染治理中不存在公众参与,其主要原因有参与主体多元化目标难一致、缺乏组织人员,没有具体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等,提出了完善思雅河水污染治理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在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的实践中进行的有益的探索,为全国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经验。治污成就主要体现在环境质量改善、优良天数增多、减排效果明显、发展环境优化、民心得到凝聚。兰州市突破性地摘掉大气污染的“黑帽子”,主要作法包括多管齐下、对症下药、源头管控、网格管理、疏堵结合、分类施策等。兰州治理大气污染的实践经验兰州市大力治污的经验,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有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日趋突出,仅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治理单个城市大气污染,很难有效解决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江苏省苏北地区就面临着大气污染如何实现区域协同治理的难题。通过对苏北地区大气污染协同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其对区域联合立法的优势分析,从路径转换、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尝试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协调机构、推进低碳交易和排污权交易、发挥大数据作用等方面提出了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法治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在大气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存在防控体系缺乏、监测数据传递不足等问题。依据环保大数据在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创新中标准、共享、开放、融合等特点,重构大数据环境下大气污染治理机制,建立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为京津冀三地的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河长制推行中公众参与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长制作为一项行政系统内部的创新制度,在水污染治理上取得了实际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高度依赖人治、考核问责缺乏监督。为了使该制度不沦为短期运动式治理的手段,长久地为水污染治理发挥作用,就要完善其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牢固制度的基石。通过对河长制中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进行研究以及对目前各地方的实践现状进行归纳分析,笔者发现:从现阶段来看,公众参与河长制存在无人负责的空白参与、缺乏法律依托的无序参与、低水平的末端参与的问题。因此,河长制中的公众参与机制需要从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法律保障、提升参与水平进行多角度完善,以此推动河长制长效、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发展和现状,论述了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位作用,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法制保障、公众环境素质和技术操作程序三个层面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和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和相关依据,指出了我国现行公众参与制度中存在信息公示程度不足、征求意见方式单一和公众意见重视不够等问题,并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丰富公众参与形式和提高公众参与透明程度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会生活噪声具有量大、面广、分散、影响不持续、监管难度大等特点,本文以现代化环境治理视角和社会治理视角深入剖析了我国当前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特殊属性及其防治的有效实践,分析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防治措施的内在联系,提出构建创新型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体系。该体系要求在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领域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强化社会共治,新增公众自治,将环境治理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既强调公众参与到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工作中,又强调社会各主体多元共治和自我管理,是社会生活噪声领域公众参与的升级版。最后,本文建议以宁静区域创建为切入点,通过有关监管部门联合发布宁静区域创建指导意见;地方政府落地实施,完善管理和技术指标体系;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德治和自治水平,以点带面逐步拓展宁静区域范围,实现创新型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体系的实质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外来物种入侵是威胁国家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重大安全问题。《生物安全法》的通过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综合性的制度规范。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法治实践长期以行政规制为主导,较少关注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等法律主体在治理中的作用。行政规制治理中执法机构及其职能与管理手段的碎片化,亦无法回应高风险社会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需要。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法治建设应当坚持整体性治理理念,以整体安全观为指导,坚持风险预防、防治结合,明确综合管理程序及责任法律制度和一体化协同执法机制,健全防治外来物种入侵行政规制体系;引入公众参与,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协同治理外来物种入侵,鼓励外来物种入侵公益诉讼等,完善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多元共治体系,共促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徐州都市圈传统经济主要依赖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大气污染严重。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主要有地方政府协作存在认知偏差、唯"GDP"论的观念影响、行政协调难度大和区域协作立法缺失等"碎片化"治理困境。通过深入剖析徐州都市圈大气污染治理的现实困境,以整体性治理理念为视角,提出了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加强区域立法协调、行政协调、文化协调和完善考核补偿机制的联动协作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公众参与制度是《环评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目前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实施公众参与制度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政伟 《绿叶》2014,(8):41-49
通过对中国乡村社会治理历史的纵向分析,我们归纳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四大必要的机制逻辑,并据此提出,现代乡村建设需要以解决“三化”问题和项目制的投入所造成的问题为出发点,落实“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互动、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方针,在充分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的基础上,培育和激活自然社区组织,提高以自然社区组织为主体的公众参与度,探索协商民主在乡村社会的落地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