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结合实例,运用拉深变形总抗力和拉深承载能力的概念对拉深工作中的破裂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指出了工件材料机械性能和工艺参数等因素在拉深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尤其着重讨论了凸、凹模圆角半径对拉深工作的影响,指出了拉深工作中确定凸、凹模圆角半径应遵循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筒形件极限拉深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确定合适的凸凹模圆角半径是提高拉深件质量的重要途径 ,将塑性理论和优化算法相结合 ,以筒形件达到最小的极限拉深系数为优化目标 ,对筒形件无压边圈拉深工艺参数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具体算例证明了所采用的优化模型及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在拉深工序中,影响拉深过程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有二个:起皱和拉裂。而拉裂又是更主要的因素。某产品零件口盖座,是一个凸缘非对称的典型拉深件,零件的筒底部圆角半径和筒壁与凸缘相连处的圆角半径均为一个料厚。零件拉深后,在底部圆角处产生明显的拉伸  相似文献   

4.
充分发挥计算机数值模拟试验与物理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的优点 ,针对影响汽车用热镀锌钢板拉深成形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 (凹、凸模圆角半径、压边力、摩擦系数 )进行正交试验 ,得出该 4种工艺参数对汽车用热镀锌钢板成形性能影响的显著性指标 ,并对该种板料拉深成形工艺组合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适合于制造铝合金复杂曲面薄壁件的液压成形技术,包括充液拉深、可控径向加压充液拉深和液体凸模拉深。由于充液拉深能提高成形极限,适合于制造铝合金复杂型面零件。可控径向加压充液拉深通过径向压力向内推料,进一步提高了成形极限,适合于成形大高径比筒形件。液体凸模拉深适合于获得深度较大、形状复杂、尤其底部具有小过渡圆角的复杂形状零件。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抛物形件用软凸模拉深过程,用聚氨酯橡胶凸模能简化抛物形件的制造工艺,有效地防止拉裂、起皱和回弹,给出了软凸模拉深系数和合适的软模硬度。  相似文献   

7.
此文应用厚壁圆筒弹性解,推导了冷挤压双层组合凹模,具有最大弹性极限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挤压应力的计算公式,以及满足上述条件时双层组合凹模分界面半径和分界面过盈量的计算公式.利用上述各式,可使组合凹模获得最佳设计.  相似文献   

8.
一、锥形凹模拉深在单动压力机上进行拉深时,采用锥形凹模(图1)防止起皱是一种有放的方法。它不仅可使坯料在不压边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变形程度,而且模具极为简单。锥形凹模拉深适于下列情况: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精密模锻件的分类密集形状的锻件、盘形锻件和长杆形锻件 ,以及精密模锻件的设计要点精密模锻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分模面的选择、模锻斜度、圆角半径、肋的设计和腹板厚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对于斜壁矩形盒,特别是稍带凸缘或不带凸缘的,工厂通常采用拉深和校正复合的办法,由一副模具完成,以获得外形美观的制品,其凹模形状如图1所示。压力机滑块行程在下死点时,凸模通过板材和凹模而贴死,以达到校正的目的。然而此刻,凹模处于最危险的受力情况。起初阶段,可能生产正常,但不用多久,凹模往往会骤然断裂成两半,其实例已有多起。究其原因,模具设计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主应力法对半球形封头的拉深成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将板料划分为 4个区域 :法兰区、凹模圆角区、悬空锥形区和球形区 ,对每个区域的应力分布进行了理论推导与探讨 ,以期对该类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加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主应力法对半球形封头的拉深成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将板料划分为四个区域 :法兰区、凹模圆角区、悬空锥形区和球形区 ,对每个区域的应力分布进行了理论推导与探讨 ,以期对该类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加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应用厚壁圆筒的弹性解 ,分析了冷挤压三层组合凹模具有最大弹性极限时的优化设计 ,推导了三层组合凹模的最大承压、各层分界面半径和分界面过盈量的优化设计计算公式。利用所推导的计算公式 ,可实现三层组合凹模几何参数的最佳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介绍DDCAD系统拉深模设计,其中包括工作零件(凸凹模)图的设计、国标标准件及常用图形符号的总体设计.基于标准的零件图及模具标准件的参数化绘制等,在此基础上设计拉深模装配图.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在设计冲裁模时,为了使冲裁件或废料不卡在凹模里,通常将凹模设计成一个出料斜度、或较短的刃口。但凸模因不受这一约束而刃口都较长。这样在相同的磨损条件下,凹模可修次数没有凸模多。往往凹模巳修磨超差,而凸模仍可继续使用。如果用某一工艺消隐凹模这些增大了的间隙,就可使凹模恢复原有的精度,冲出合格的产品。我们在超差了的凹模上方利用导料板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并编程,使计算机可以自行分辨冲裁件的相似外形,进而设计出冲裁凹模。  相似文献   

17.
管材制件在弯曲半径很小的情况下进行弯曲,极易发生凹瘪甚至破裂,此文介绍了一种成功的冷态弯曲模设计,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影响拉深模抗磨减摩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应从模具材料成形板材、模具结构、润滑剂等方面来改善拉深模的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CRT用销钉冲压切边工位的模具改进,提出利用冲裁问隙及凹模圆角等因素来达到工艺的特殊要求的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推导了曲面零件悬空区上的应力分布及临界失稳公式。然后通过计算机编程 ,求解了临界失稳方程 ,得到了拉深系数、相对锥顶半径、相对圆角半径、材料相对厚度与临界失稳时刻间的关系曲线 ,并对曲线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