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对槽上防尘系统基础电气化、控制阀门、料位计、下料漏嘴及防尘皮带的改造,使设备作业率达到98%,防尘效果提高到国家标准的3倍。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工业射线探伤和涉及放射源仪表,如料位计、厚度计、密度计、湿度计、核子秤等在冶金厂矿的使用与发展,对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也相应有具体要求:(1)从事非密封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在进入各级工作场所时,应根据工作性质正确使用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在作业结束后及时清洗去污。  相似文献   

3.
《江苏劳动保护》2014,(6):35-35
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碘131、碘-125、锝-99m等。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重则死亡,轻则伤人肌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聚烯烃粉体生产的迅猛发展,粉体生产过程中的静电爆炸事故也相应增多。该文介绍了国外粉尘静电爆炸研究的进展和国内粉尘静电爆炸事故的主要现象。近期国外的研究特点主要是逐渐采用工业规模的实验装置取代实验室的基础研究,着重开展了料仓放电的危险研究和与放电燃爆有关的基础研究,包括安全评价和工业控制条件的推荐研究。国内粉尘静电爆炸事故主要存在的现象有设计缺欠或不合理,装置扩能改造时忽视了脱挥或通风的配套改造,处理不合格料或过渡时应急处理不当,操作失误或不规范,破坏料仓通风控制,料位计选型不当,增加高能放电引燃几率。针对分析出的问题和现象,文章提出了查清运行装置的具体事故隐患,进行防止聚烯烃料仓粉尘静电爆炸的可接受研究和可操作性研究,开展粉尘静电爆炸的危险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Fenton法处理煤气废水的动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Fenton试剂处理煤气废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Fenton氧化阶段pH、温度、HRT、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当pH在7.0—7.6范围内,温度为30℃,H2O2投加量为70mL,Fe^2+投加量为30mL,搅拌60min时,COD去除率在80%以上,处理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6.
改性沸石对2,4-二氯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HDTMAB)制备了改性沸石,并研究了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HDTMAB的加入量、有机污染物的初始质量浓度、溶液的pH值等,绘制了改性沸石吸附2,4-DCP的吸附等温线并得到了饱和吸附容量。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对2,4-二氯苯酚(2,4-DCP)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实验条件下对2,4-DCP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nO2纳米管,同时在MnO2的水热合成过程中,掺杂不同含量的Fe,制备了0.6%Fe-MnO2、1%Fe-MnO2和5%Fe-MnO2的催化剂材料,使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拉曼光谱等技术对四种催化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甲苯为目标污染物对其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的掺杂没有影响MnO2纳米管的形貌和晶型,四种催化剂的形貌均为纳米管状结构,晶型均为α-MnO2,而比表面积、孔容和最可几孔径显著下降。四种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时,1%Fe-MnO2纳米管表现出最好的甲苯低温催化性能,这可能与掺杂1%Fe改变了Mn-O化学环境,使Mn—O的键能发生了改变,引起了晶格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8.
水泥固定TiO2光催化降解苯酚水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水泥固定TiO2在光反应器内光催化降解苯酚水溶液。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TiO2含量、初始溶液pH值,流速以及Fe3 浓度对光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固定床光催化反应器内,载体型TiO2对苯酚水溶液有明显的光解作用,最高光降率可以达到80%以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处理工艺参数。另外,负载型光催化剂光照使用70h后,未见有TiO2脱落,且光催化活性无明显变化。这为制备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N2、CO2及其混合气体对丙烯爆炸特性的影响,使用可燃气体爆炸极限试验装置,将气体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从爆炸极限与危险度、临界氧体积分数和惰化效果3个方面研究了N2/CO2混合气体对丙烯爆炸的影响。结果表明:1)N2和体积比分别为2∶1、1∶1、1∶2的N2/CO2混合气体,以及CO2的添加对丙烯的爆炸均有抑制作用,且使丙烯的爆炸范围缩小,爆炸危险度减小,变化趋势近似为线性;2)随着惰性气体体积分数的增加,爆炸极限对应的氧体积分数呈下降趋势,CO2惰化丙烯比N2惰化丙烯时的临界氧体积分数提高了约1.87个百分点;3)结合爆炸三角形图,对比发现,在5种不同的比例下,CO2惰化丙烯时的爆炸区域面积最小,表明CO2对丙烯的抑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纳米材料TiO2对室内甲醛进行了治理研究。测定了TiO2在不同吸附剂量、吸附时间时的吸附效率、穿透时间和吸附容量。将TiO2、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纳米材料TiO2对甲醛的吸附率比相同质量的活性炭高10%-15%;当吸附时间为13h时,TiO2对甲醛的吸附量比活性炭高28%;穿透时间比活性炭长2h。利用SEM图谱进行了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扑救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火灾安全距离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火灾是一类比较难于扑救的特殊火灾,如何根据现场的情况快速评估事故危害,并确定灭火指挥和人员疏散的安全距离,是消防指挥员指挥决策的重要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本文研究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BLEVE时的热辐射和冲击波计算方法,并导出了安全距离的确定方法。对于消防指挥员快速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备煤系统工段过程的安全性,从某焦化厂备煤系统的粉碎机和输煤皮带处除尘管取部分除尘粉样进行工业分析和粒度分析,结果发现粉碎机处除尘粉水分较高,超过6%,输煤皮带除尘粉水分较低,不到3%。两者的粉尘粒度分布较为接近,主要粉尘粒径在2μm以内。配合煤水分到6%能产生一定量的粉尘,低于配合煤月平均水分和月最低水分,且现有个工段的扬尘质量浓度最高值仅30 mg/m~3,远低于煤粉爆炸下限浓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模糊集重心理论在隧道瓦斯突出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隧道瓦斯突出评价为研究对象。选取地质构造、煤层厚度、隧道埋深、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瓦斯放散初速度和煤的坚固性系数作为指标,建立隧道瓦斯突出评价标准;用关联函数确定指标权重;结合模糊集重心理论与最短距离识别准则,构建属性识别模型,对隧道瓦斯突出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可拓评价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研究表明,基于模糊集重心理论的属性识别模型用于隧道瓦斯突出评价是可行的,为隧道瓦斯突出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公共安全管理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公共安全管理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给出了新时期公共安全管理的定义方式,并通过定义,分析出公共安全管理的时代特征.其次,分析介绍了我国目前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重点指出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的途径.最后,作者借助两个通俗的理论强调了在加强公共安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硅对膨胀型阻燃聚乙烯的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徐晓楠  张健 《火灾科学》2004,13(3):168-172
利用锥形量热仪(CONE)、裂解气相色谱仪(PyGC)、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二氧化硅对膨胀型阻燃聚乙烯阻燃性能的影响、各阻燃剂之间的协同性以及阻燃机理。实验结果显示,阻燃剂的加入可延缓PE的降解过程,降低材料的热释放速率,降低基材在升温过程中的放热量,使基材具有良好的阻燃性;SiO2的适量加入可改善膨胀碳层的耐热性,当SiO2的添加量为6%时,协同阻燃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有害物品运输的总风险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随着工业的发展,有害物品的生产量和运输量均在逐年增加,有害物品对环境和人的危害正在扩大和加深。有害物品运输中的风险是有害物品对于人类、环境和财产等方面威胁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将有害物品的运输风险分为人口风险、环境风险和财产风险3个部分;在基于事故发生率和事故产生的后果两个方面,分别对人口风险、环境风险和财产风险进行了度量,并给出了风险度量的模型。同时由于各个部分风险度量的量纲并不统一,笔者对3部分风险进行了度量的统一化,获得了总风险的构成,并与传统的单独考虑人口风险的情况进行了对比,为有害物品的运输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模糊控制理论在煤矿通风安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由于煤矿通风系统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要精确地建立具有时滞及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遇到较大的困难 ,因此 ,人们寻求了一些新的解决途径。笔者基于模糊控制理论 ,并提出将其应用于煤矿通风自动化系统中 ,同时采用单片机来实现模糊控制 ,实践证明 ,此法取得良好效果 ;与常规的控制方法相比 ,模糊控制方法具有响应快、控制简单、不需建模等特点 ,适用于矿井通风自动化系统 ;笔者还讨论了调节窗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的单片机实现及软件编制 ,并进行了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最后提出了向自组织方向的深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安全科学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从安全科学学的高度,论述安全学科的属性为综合属性,并认为开展安全科学学的研究,才能获得更加重要、更具原创性和更加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成果。笔者从发展安全学科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安全科学学、安全科学方法学、安全科学学公理、比较安全学的基本定义和内涵;从安全学科的属性总结出5条安全科学学公理;指出安全科学学的研究,可以以安全科学方法学的研究作为突破口,安全科学方法学的研究可以以比较安全学作为切入点;还从多个角度对安全科学方法学进行了分类;指出现在安全科学基础研究非常薄弱,安全学科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安全科学的研究领域中。笔者的论文是第一篇比较系统开展安全科学学研究的论文,对安全学科的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我国安全科学领域一本学术性、技术性比较强的科技期刊,定位于国家级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性期刊,学术性与实用性兼顾。本文以2005~2006年《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有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有关数据说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涉及安全生产各个领域,作者所在地涵盖全国27个省市及海外3个国家和地区,在安全科学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发文数量稳中有升,注意刊发不同领域和机构的论文,发展平衡,有稳定的发展潜力;基金论文多,期刊学术水平比较高;版式编排规范、标准,既注重刊物质量,也注意期刊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20.
覆膜滤料以其高效低阻、透气性好等特点备受关注。选取4种典型的覆膜滤料,通过静态和动态过滤实验分析其阻力和效率特性,进而对覆膜滤料的过滤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清洁阶段,4种覆膜滤料的喷吹周期和残余阻力差异较大,粉尘剥离率平均值为83.2174%,最大偏差为2.32%;在稳定阶段,4种覆膜滤料的清灰周期、残余阻力差异减小且趋于稳定,残余阻力增长率接近且偏差均在5%以内,剥离率平均值为95.4485%,最大偏差仅0.55%。可以看出,稳定阶段覆膜滤料的种类对于阻力增长率和粉尘剥离率影响不大。通过细颗粒物过滤实验可知,评价覆膜滤料对PM2.5的过滤效果需要综合考察滤料清洁阶段和稳定阶段,可为覆膜滤料应用和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