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我国安全生产规制体制及其运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健全我国安全生产法律制度体系,提高安全监管效率,采用规制理论,提出安全生产规制范畴并分析其构成要素。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将我国安全生产规制按规制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3种类型即立法规制、行政规制和司法规制,并按内容的不同总结归纳为6个方面的规制,即作业场所安全条件及安全健康标准规制、安全投入及工伤保险规制、安全生产管理及责任规制、安全生产市场准入规制、安全生产监管规制、事故责任追究规制。在此基础上,绘制出我国现行安全生产规制体制的运行模式图,认为安全生产监管规制和事故责任追究规制是保障其他各种规制得到有效落实和确保规制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从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建立监管新模式。以广东省为例,分析经济转型发展特点、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探讨当前安全生产监管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提出改善安全监管效果的发展对策。研究表明,安全生产水平与经济发展特点息息相关,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发展建立在二者的发展现状之上;建立垂直型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体制及长效运行机制是安全监管发展的趋势,有助于经济转型及安全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施程序和提高监管工作效率,根据一些发达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运作模式先进经验,针对我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方法不完善的现状问题,提出基于I-PDCA循环模型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施方法。根据监管对象的安全生产特点综合提出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典型工作指标,在这些指标的基础上建立合适的监管计划、目标实施、监管效果检查、后续行动4个环节,各环节紧紧围绕工作指标内容,层层递进、依次实施,不断落实政府安全监管力度,不断深化企业安全工作指标要求,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定监管对象的安全工作指标,明确监管行动各循环环节的内容,有助于提高政府安全监管效果及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4.
运用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全面分析了影响电力企业安全因素及各因素相互间的关系后,将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分为:保障员工安全作业的能力,监管设备安全运行的能力,提高安全规制水平的能力,优化电网安全供电的能力,改善安全生产环境的能力.根据具体情况又细化为不同等级的指标,构建了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模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现状调研、问卷调查,在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安监专家的建议,构建了中小型高危企业安全生产托管效果评估的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择重庆市某小型高危企业进行实例验证分析,得到该企业的安全生产托管效果。该效果评估模型的建立对提升安全托管机构的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对轧钢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系统性分析与评估,并为企业的安全标准化体系提供一条分级提升的路径,基于过程改进的原理,将安全标准化体系发展水平分为5个等级,构建安全标准化体系成熟度模型。对轧钢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分标准进行整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调查问卷确定成熟度的隶属度,根据单因素评价指标结果绘制柱状图,分析影响轧钢企业安全标准化成熟度的主要因素。采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评估企业安全标准化成熟度。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论与该企业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有效建立可以为油库的安全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为了有效改善油库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的权重进行合理赋权,从油库运营过程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管理缺陷及应急体系建设分析入手,结合实际情况构成以外部环境、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及生产保存设备为主线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体系。结合基于信息熵的方法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然后依据权重计算函数及改进模糊物元模型对油库安全风险等级进行确定。结合实例进行验证表明:采用基于熵权与模糊物元模型结合确定权重的方法,优化风险评估模型,削弱权重数据极值产生的影响,能将多源数据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减小主观误差,对油库风险等级进行合理评估,评估效果与检查分析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档案馆是收集、保管纸质档案材料的场所,火灾荷载大。档案馆火灾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为了评估档案馆火灾安全风险状况,预防档案馆火灾的发生,通过分析档案馆火灾安全风险因素,全面、系统地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档案馆火灾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多级可拓模型的档案馆火灾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应用该模型对西安某档案馆进行实证评价,得出该档案馆火灾安全风险等级为II级,评估结果与实际安全情况相符,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档案馆的火灾安全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9.
为检验应急预案培训效果,建立一种基于柯氏模型和二元语义的应急预案培训效果综合评估方法。首先,根据柯氏模型,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4个评估层建立由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应急预案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其次,结合二元语义有序加权平均算子理论(T-OWA),确定二元语义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构建路径。最后,采用该方法对某企业应急预案培训效果进行实例评估。结果表明,该企业的应急预案培训效果总体很好。基于柯氏模型和二元语义的应急预案培训效果评估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出应急培训效果等级,而且还可以找出影响应急预案培训效果的具体因素,从而弥补以往评估方法的不足,实现了对应急预案培训效果的全面评估与语言评价信息的定量化分析,保证了语言评价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近年来高危企业恶性事故频发与安全生产水平低下的现状,构建一套安全绩效评估方法与模型,帮助高危企业实现安全绩效的自我评估与改进.通过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社会道德和融入文化等四个方面,提出借鉴EFQM的高危企业安全绩效评估模型的研究意义.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归纳安全绩效6项构成要素(领导、人员、资源设施、政策战略、生产过程和事故损失等)及其评估权重指标,并划分5个分级层次;构建基于构成要素之间逻辑关系的安全绩效评估模型结构;最后运用RADAR计分矩阵对安全绩效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Web的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的技术框架.通过将辨识的安全法规按要素分类、给出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于web的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实现法规数据库检索、指标体系的计算机辅助定量评估、多人联评、移动终端现场评估、自动生成报告等功能.并以某测井企业为例,开发了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并已投入使用.应用结果表明,基于web的设计和移动终端的应用使得该系统表现出较好的现场应用性,该系统可提高企业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效率,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及满足政府监管要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地方安全生产条例与《安全生产法》比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安全生产条例进行了收集整理,并与《安全生产法》进行了逐条对比分析。从安全理念、安全规划、监管模式、机构和人员、管理制度和方法、安全经费、处罚和其他8个方面,对地方安全生产条例中具有代表性的、新的提法或改进的做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从建立"以人为本"安全理念、将"综合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方针;明确要求各级政府编制安全生产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清晰界定政府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和其他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细化各类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要求;明确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地位,并在高危行业强制配备;明确劳务派遣人员的培训职责,完善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构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明确工伤保险基金、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责任险等费用的缴纳及管理要求;加大对尚未导致事故发生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法》10个方面提出了对《安全生产法》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3.
Accidents involving contractors continue to occur with regular frequency. By using the standard set within the PSM 29 CFR 1910.119(h) regulations, it has been identified that certain aspects of the way contractors do work are not up to the stipulate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especially regarding matters like not providing mandatory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to the workers, not discussing hazards related to handling procedures with the workforce and improper control of non-routine activities during changes in shifts. The PSM 29 CFR 1910.119(h) regulations promulgated in 1992 provides standards that covered processes to obtain and evaluate data regarding contractors' health and safety programs as well as the contractor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any of the accidents involving contractors are direct result of poor training of contractors and/or poor control of the contracted work. Even though most organizations have their own contractor management systems, there are issues in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PSM. The PSM standard only state “what to do” not “how to do it”. This is known as self-regulatory policy which depends on the industries understanding to interpret the standard that also contribute to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ructured and easy technique to plan and implement a practical and comprehensive contractors' management system in process industries that will comply with OSHA CFR 1910.119. A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this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has been tested in a pilot plant for compliance to PSM regulation. The model is beneficial to the process industries as any deficiencies in the PSM contractors' management program will be highlighted by the model which will then easily correct the identified deficiency so as to minimize and prevent catastrophic accidents.  相似文献   

14.
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我国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的不断改善。日本的劳动安全卫生监管采用了超前管理和过程管理方式,政府监管部门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政府计划指导,劳动灾害防止团体和产业协会提供技术服务,企业承担劳动安全卫生主体责任,使劳动安全卫生政策、计划得到有效的执行和不断的修正。经多年的实践和积累,日本劳动安全卫生的重点已从灾害预防控制,向劳动工作紧张焦虑预防控制、创造舒适劳动环境转移,整个劳动安全卫生监管模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该文借鉴日本劳动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体制四十多年的经验,提出我国职业卫生监管应该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全民的劳动安全卫生意识。要充分研究和利用第三方技术服务组织,规范第三方技术服务,承担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的事务性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指标体系自施行以来,一直存在统计指标体系过于繁杂、部分统计指标较笼统,未充分体现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及其成效等问题,创新改革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通过梳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指标体系演变脉络,在实地调研和现场访谈的基础上,基于PDCA理论提出以执法人员-执法对象-执法行为“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指标体系,明确包含执法力量、执法对象、执法检查和事故查处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和检验,为全面分析安全生产执法效能拓展空间,统计制度的后续修订和安全生产综合分析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安全生产投资社会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利益相关者分析基础上建立的评价模型指出安全生产投资利益相关者分析的范围、任务和原则,通过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损益及成本收益分担情况,指出安全生产投资利益调整的目的、方式以及政策建议。对安全生产投资社会评价的研究,不仅完善了安全生产投资的评价体系,也为制定安全生产经济政策、解决我国企业缺乏安全生产投资主动性及投资不足的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发挥安全生产政策对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作用,基于间断均衡模型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过程,并提出将其划分为3个均衡期和2个间断期。研究结果表明:在政策目标的转换下,我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先后历经“生产安全”、“安全发展”与“总体安全”3个阶段的深刻调整。决策主体注意力分配、焦点事件持续冲击与地方政府创新供给利用改变政策场域而影响安全生产政策变迁,分别呈现“原动力”、“驱动力”与“拉动力”的作用机制,具有典型的中国情境。研究结果可为廓清中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机制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8.
谢天光  路世昌  郭伟 《安全》2020,(3):33-39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消防安全管理,本文结合城市消防现状,并参照相关法规、标准确定了三级城市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专家打分法,对某城市基础信息、火灾危险源、消防力量、火灾预警和社会面防控能力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该市的火灾风险等级为Ⅱ级,属中风险。针对城市火灾风险防控的薄弱环节,给出了相应建议,对城市消防安全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评估方法在评价区域性企业整体应急能力的过程中未考虑评价者心理偏好与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1种基于前景理论(PT)与信息熵(IE)的评价模型,并设计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能力评价体系。首先以区属整体企业为单位构建心理损益矩阵,然后运用信息熵理论修正指标权重结构,最后依据前景理论计算得出各区、各指标的综合前景值并以此分析排序。实例表明:影响各区企业整体应急水平的共性问题在于应急组织体系不完善和应急救援力量不足,该模型对政府监管部门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加强地区企业整体应急建设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