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4月~2003年6月,利用样线法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群落结构.调查记录到鸟类172种,结合历史文献可知,保护区内有鸟类14目43科223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3种,中国特有种17种.居留型组成为夏候鸟63种、冬候鸟14种、留鸟128种和旅鸟18种.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以针阔叶混交林最高(3.99),落叶阔叶林的最低(1.79);均匀度指数以水域生境的最高(0.87),村落生境的最低(0.61).各生境鸟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都很低(<60%),具有明显的差异.表2参16  相似文献   

2.
广东新会银湖湾湿地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采用系统抽样技术和样带法,对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银湖湾湿地鸟类群落进行研究,共记录70种,隶属13目28科48属。新会银湖湾湿地带鸟类平均密度356只/hm2,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3.690 2、均匀度指数0.875 6、优势度指数0.25。芦苇红树林潮间湿地、鱼塘莲藕湿地和农田果园是新会银湖湾湿地典型的生境,各生境的鸟类种类、密度和多样性差异较大。其中芦苇红树林潮间湿地55种,平均密度338只/hm2;鱼塘莲藕湿地有40种,平均密度279只/hm2;农田果园有38种,平均密度247只/hm2。3种生境中芦苇红树林潮间湿地鸟类的生物多样性最高,农田果园最低。  相似文献   

3.
2016—2017年对青海省祁连县的5种生境(农田生境、草原生境、河漫滩生境、高寒灌丛草甸生境和森林生境)中蝴蝶的群落特征以及月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蝶类的相似性有所差异,表现为河漫滩和森林生境的相似性系数最高(0. 516),其次是农田和草原生境(0. 513),相似性系数最低的为农田和高寒灌丛草甸生境(0. 250),农田和森林生境、高寒灌丛草甸和森林生境的相似性系数也较低,分别为0. 257和0. 286;在高寒灌丛草甸、草原和森林生境中蝶类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高,在森林生境中蝶类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低;优势度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草原(0. 259)、森林(0. 246)、农田(0. 230)、河漫滩(0. 213)和高寒灌丛草甸生境(0. 129);蝴蝶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部分月份间具有显著差异(P0. 05),均匀度指数在各月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生境的蝶类相似性系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主要与海拔梯度、植被类型和植物构成密切相关;不同月份蝴蝶各指数间的差异性取决于植物的物候期和温度差异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鸟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动物类群,对环境变化相对敏感,常被用作环境监测和评价的指示类群,因此开展繁殖期鸟类群落研究对了解鸟类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于2016—2019年,每年采用固定样线(带)法对新疆塔城市4种生境繁殖期(5—7月)鸟类多样性开展2次观测。在塔城市4种典型生境22条样线(带)累积记录到鸟类15目40科115种。其中,库鲁斯台草原鸟类物种数、成鸟个体数均最多,塔尔巴哈台山灌丛、草原次之,而额敏河河谷林最少。同一生境中,仅库鲁斯台草原成鸟个体数(F=4.183,P=0.017)和密度(H=5.004,P=0.008)年度之间差异显著。塔尔巴哈台山灌丛和库鲁斯台草原鸟类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高;额敏河河谷林鸟类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塔尔巴哈台山草地鸟类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不同生境间鸟类群落相似性(0.33~0.58)不高。所有生境鸟类均以食虫性为主,库鲁斯台草原鸟类食性集团多样且较平均,表现出相对较多的鸟类物种数。综上所述,塔城市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资源丰富,为鸟类栖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也被认为是最好的生物指示物种。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白龟湖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4种,隶属于13目34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河南省重点保护鸟类4种。自然保护区内鸟类Shannon-Wiener指数(H)为3.71,均匀度指数(J)为0.57,Simpson指数(D)为0.84,Margalef指数(M)为9.73,优势种为白骨顶(Fulica atra)。IUCN红色名录濒危等级中极危1种,濒危2种,近危2种,易危1种。东洋界、古北界和广布种鸟类分别为9、34和51种。冬候鸟、夏候鸟、留鸟和旅鸟分别为30、9、26和29种。不同生境中多样性指数也有所不同,H、J和D指数均以乡村农田、人工灌木丛和公园生境为较高,以湖泊、河流河汊和石滩滩涂生境为较低;但M指数以湖泊、乡村农田和河流河汊生境为较高,以公园、人工灌木丛和石滩滩涂生境为较低。此次调查不仅丰富了白龟湖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而且为保护该湿地冬季鸟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于2015—2019年5月和6月采用样线法结合样点法对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繁殖期鸟类进行实地调查观测,并分析鸟类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年际和月份变化,以确定鸟类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保护区繁殖期鸟类共观测到99种,隶属15目33科,以雁形目(Anseriformes)和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鸟类为数量优势种,大鸨种群动态呈显著时空变化。保护区鸟类物种种数和种群数量呈显著空间差异,鸟类群落多样性呈显著年际差异和空间差异,湿地鸟类多样性高于草地,以农田为主的栖息地最低;保护区鸟类群落多样性平均值为2.39±0.39。鸟类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33±0.05,且存在显著空间差异。关注繁殖期鸟类可确定重点保护时段和保护区域,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确保繁殖期鸟类免受人为干扰。同时,应加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为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和保护政策优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7.
2016—2019年对甘肃省碌曲县夏季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目38科125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有4种调查鸟类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等级,6种被列为近危(NT)等级。依据居留型可将调查鸟类划分为留鸟(56种)、夏候鸟(51种)、旅鸟(14种)和冬候鸟(4种)。根据《中国动物地理》,繁殖鸟类中以古北界鸟类为主,兼有东洋界鸟类,种数居于前列的几种类型分别为古北型(23种)、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18种)、不易归类的分布型(13种)、全北型(17种)、高地型(12种)和东洋型(10种)。该结果与碌曲处于东洋界和古北界过渡地带有关,充分体现了碌曲动物区系属古北界青藏高原区青海藏南亚区的基本特征。不同生境群落结构中,草原生境鸟类物种数最多,为71种,其次为乔木林生境,为61种,物种数最少的是河流生境,为39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最高的生境是乔木林生境,其次是湖泊生境,灌丛生境最低。Simpson多样性最高的生境是湖泊生境,其次是乔木林生境,灌丛生境最低。G-F指数表明2016—2019年,整个调查区鸟类在科、属水平上的多样性较高。今后应加强对尕海湿地生态系统和则岔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以维护碌曲鸟类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为查明坝上高原沽源地区夏季鸟类群落现状,于2016—2019年每年的6月和7月,采用样线和样点法,对河北沽源夏季鸟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15目40科138种,鸟类数量28 401只次。物种组成以雀形目鸟类为主,共21科66种20 049只次;居留型以夏候鸟(57种,占41.30%)和旅鸟(42种,占30.43%)居多;优势种为斑嘴鸭(Anas zonorhyncha)和栗耳鹀(Emberiza fucata);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7种,"三有动物"108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1种,易危物种2种,近危物种5种。在不同生境,落叶阔叶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3.107)最高,城镇Pielou均匀度指数(J)(0.808)最高;鸟类群落S?rensen相似性显示:草本沼泽和大型湖泊生境的鸟类组成比较相近,落叶阔叶林和城镇生境的鸟类组成差异较大;各生境之间鸟类群落beta多样性周转组分均明显高于嵌套分组。研究表明沽源的落叶阔叶林、大型湖泊和小型湖泊这3种生境具有较稳定的群落结构,应成为鸟类保护的重点关注区域,同时还应控制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9.
鸟类作为生命系统的一个重要类群,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天祝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带,植被群落多样,为鸟类提供了多样的栖息环境。为了解栖息于该地的夏季繁殖鸟类多样性状况,于2014—2019年6—7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甘肃省天祝县夏玛地区鸟类进行观测。共记录到鸟类77种,隶属于8目26科。其中,留鸟48种,夏候鸟29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中的易危(VU)等级1种。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结构在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上均以林地生境(59种,3.940 58,0.694 69)为最高,高山裸岩生境(9种,2.598 06,0.458 02)最低。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天祝地区不同生境不同海拔观测到的鸟种数和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鸟种数显著下降(P0.001)。由于人类活动对该区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鸟类栖息地质量和面积受到不利影响,鸟类观测与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三江平原典型环型湿地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三江平原典型环型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研究环型湿地生境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并探讨2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三江平原环型湿地生境较为复杂,生境多样性高,生境多样性主要是由水文和地貌在不同层次的时空尺度上相互作用而形成和维持的;由环型湿地中心向边缘,湿地植物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塔头苔草(Carexcasiocaepa)群落处达到最大值,而漂筏苔草(Carexpseudocuraica)群落和沼柳-越菊柳(Salixbrachypoda Salixmyrtilloides)群落较低。湿地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与均匀性以芦苇-苔草群落为最高而其优势度最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均匀度和多样性以小叶章(Calamagrosticsangustifolia)沼泽化草甸最高而其优势度最低;三江平原环型湿地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