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了武夷山风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相关资料的分析,对各分量旅游环境承栽力进行测算,得出:景区的限制因子为经济旅游环境承载力,景区的适宜承载力为8000人次/日,极限承载力为9600人次/日;武夷山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为全年弱载,旺季超载,旺季高峰日严重超载,旅游淡季适载;景区各景点承载力利用水平不同,游客多聚集在九曲溪、天游-云窝景区。在旅游环境承载力测算的基础上,提出时空分流、加大对外的宣传、新增游览线路等调控措施解决景区超载和弱载问题.为武奏山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盘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旅游环境容量的综合实现的定量评价模型,结合盘山风景区环境特征,分析了盘山风景区的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旅游设施环境容量以及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的心理感应环境容量.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空间环境容量和旅游设施环境容量是盘山风景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景区开发管理部门应适当增加山体游览线路的长度,适当增加文化、娱乐设施,以充分开发景区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区是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充分发挥旅游景区的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必须加强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在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充分的发挥环境信息披露的借鉴作用,注重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结合景区自身的环境特点,加强经营管理和资金的引进,提出旅游景区实施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山地旅游景区的气象、环境、地理特征及近年来山地旅游景区雷电灾害特点,总结山地旅游景区雷电灾害损失类型,创建景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并通过对山地旅游景区整体人员生命损失风险评估方法的具体描述介绍山地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及注意要素。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保护旅游环境对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武当山景区旅游管理者、旅游经营者、原住民和游客之间的关系对旅游环境(包含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强调在保护武当山景区的旅游环境中,各利益相关者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了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考察和相关资料的查阅分析,对景区各分量承载力进行测算,得出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因子为资源空间承载力,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为全年弱载,而旅游旺季属于超载。针对计算和分析结果,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调控措施,使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7.
选择典型的海岛型旅游区——蜈支洲岛旅游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旅游容量体系,定量研究了该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容量、功能设施容量、空间环境容量和社会环境容量分别为10 400、7 200、8 910和17 000人次/日。功能设施容量和空间环境容量成为制约景区接待规模的限制因子。提出新建和改建基础服务设施、建立淡旺季两套管理措施、新建景点和扩建游步道等措施,来提高蜈支洲岛景区的整体环境容量并缓解旅游旺季带来的环境容量超载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2012年五台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景区生态承载力和景区生态和谐度等,同时分析了旅游活动各要素的旅游生态足迹以及旅游活动各要素对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2年五台山景区总旅游生态足迹为21421.09hm2,人均生态足迹为0.00527612hm2/人,总旅游生态承载力2079.46hm2,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000513hm2/人,旅游生态和谐度为10.2848,说明五台山景区处于不和谐状态,造成不和谐发展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游客人数在逐年增加,而景区的空间是有限的;第二,景区的能源利用率低,景区餐饮方面规划不合理,导致能源浪费,景区交通方面,交通设施还不是很完善,导致化石燃料利用率不高,选择自驾游的游客多;第三,景区内部旅游线路不合理,因此,导致高峰期出现人挤人的局面。为此,第一,从游客角度出发,应该提高游客的素质,充分调动游客的低碳环保意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第二,从景区管理者出发,调整旅游交通能耗结构,尽量使用低碳排放、低污染的燃料;建设生态低破坏的景区停车场与道路。第三,从旅游中间商角度出发,酒店必须发展低碳旅游住宿,提供简易舒适并能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酒店;根据旅游消费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地个性化服务;在客房、餐厅、厨房等细节上节水,建立完善的水计量、分析体系;酒店减少一次性日用品的提供,实施酒店垃圾分类回收等减少浪费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旅游景区厕所粪污生态化处理技术是解决旅游景区环境污染、改善游客游览体验及防治疾病传播的重要基础,但受旅游景区地理位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游客的环保意识等条件的影响,国内各旅游景区粪尿收集及生态化处理水平有较大的差异.本文针对当前旅游景区厕所粪污的收集和处理问题,综述了旅游景区厕所粪污收集转运方式与处理技术,分析了技术特点、工程应用效果及技术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对环境尤其是旅游景区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节假日、小长假、黄金周景区总是超负荷运行。在眼前利益的驱使下,无节制、无规划的资源开发与破坏频频发生,不仅对旅游资源造成了浪费,也给旅游环境带来重大影响。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在探讨旅游环境保护的途径,呼吁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研究重点更多集中在已开发旅游区,着眼于对环境的恢复和治理,而对“待开发区域”关注较少。基于以上思考,本文提出在旅游规划和建设中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合理利用资源、有序建设,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理念相结合,进而促进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1.
庐山是一座科学名山。以其地学文化价值的世界性意义,于2004年2月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庐山经历了约20亿年来的沧海桑田之巨变的地质演化历史,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地质作用,不仅造就了绮丽的山江湖景观,也遗存有十分丰富、保存完整、出露良好的地质遗迹景观。在以庐山为中心、40km为半径的大科学园内,出露有八大独特、典型和富有科学价值的地质景观:一是保存完好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二是出露了比较齐全的元古宙地质断面,是研究扬子板块东部元古宙地质的”窗口”;三是位处李四光厘定的淮阳山字型构造的弧顶地段,淮阳弧顶与联合旋卷构造形迹发育良好;四是庐山山体是一个典型而富有特色的变质核杂岩构造;五是保存有地垒式块断山构造的典型形迹;六是断块、冰川、流水复合地貌景观奇特;七是发育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一鄱阳湖和亚洲最大淡水湖泊湿地;八是发现了商代采铜遗迹与城门山、彭山典型多金属矿田等地质遗产。  相似文献   

12.
长江南岸、鄱阳湖西北的庐山,是一座地垒式块断山,由中下元古界和震旦系的片麻岩、片岩、斑岩、砂页岩和石英砂岩构成。素以险峰、断崖、瀑布、温泉、云海和第四纪冰川遗迹而著称。寒武纪至中下三叠统的石灰岩和砂页岩,分布庐山东西两翼。灰岩中形成大中型岩溶洞府,最著者有龙宫洞、狮子洞、海泉洞和石钟山。  相似文献   

13.
On Peak Namjagbarwa (Tibet Plateau), Lushan Mountain (Province Jiangxi), Flower Mountain and Shangdianzi (Beijing, near Great Wall) aerosol samples have been collected by cascade samplers. For comparison aerosol samples from Beijing City, Pacific Ocean and South Pole also have been collected. Samples were analyzed with PIXE or XFA instruments. Factor analysis and enrichment factor calculation were performed to process the data.  相似文献   

14.
庐山     
探讨庐山形成发展过程,描写庐山奇峰、名瀑、绿色植被和宜人气候等优美的自然风光;介绍庐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容地学知识于迷人的山水景色之中,从而增加人们对庐山的认识和旅游的兴趣。庐山于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5.
对庐山风景区不同海拔高度(263~1 400 m)上31个石生苔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氮含量〔w(TN),以干质量计〕和氮同位素值(δ15N)进行了分析. 苔藓w(TN)与海拔高度(Laltitude)的关系〔w(TN)=3.11-7.85×10-4Laltitude〕表明,在庐山风景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苔藓w(TN)呈逐渐下降趋势. 根据前人研究的苔藓w(TN)与大气氮沉降量的定量关系,估算出庐山山顶和山脚的大气氮沉降量分别为24.61和41.72 kg/(hm2·a). 苔藓δ15N在-4‰~-2‰范围出现的频率最高,表明庐山风景区大气氮沉降主要来源于农业或自然土壤中氮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地文景观特色及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标准对其地文景观进行调查分类,详细的分析了公园内以洞穴、山峰、怪石为主的地文景观的特色;在分析公园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地文景观进行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仅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庐山风景名胜旅游地生活废弃物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庐山风景名胜区面临着人口激增和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如何测量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系统,是庐山风景名胜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成果,计算了2003年庐山风景名胜区生活废弃物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1)生活废弃物人均生态足迹为0.0117751hm2,其中CO2排放的生态足迹占总量的98.20%,而污水、粪便、固体垃圾和废弃物处理设施的生态足迹很小,仅占1.80%;(2)CO2排放量为68684.99t,其中旅游交通的贡献率为55.61%,旅游住宿的贡献率为36.26%,游客和居民的贡献率为8.13%;(3)居民废弃物排放量大于游客排放量,CO2和粪便排放量是游客的2.4倍,垃圾产生量是游客的1.32倍,污水排放量是游客的1.18倍;(4)生活废弃物对风景区、九江市以及九江市以外区域的生态影响分别为45.40%、2.78%和51.82%;(5)风景区生态效用为0.5451kgCO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水平;(6)九寨沟、黄山和庐山生活废弃物生态足迹数据表明,旅游交通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最深远,因此改变交通方式或使用环保旅游观光车是减少旅游地生活废弃物生态足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金佛山岩溶生态环境特征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蓓  李艳娜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2):12-14,22
重庆金佛山岩溶生态环境是在独特的地质、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的交互作用下形成。本文分析了金佛山岩溶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典型岩溶环境问题,以既有理论成果为依据,对今后金佛山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山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探讨山地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在参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山地旅游研究进展。从研究内容、研究结果等方面论述了国外山地旅游研究进展,按时间进展将国内山地旅游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每一阶段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表现特征都有较大差异。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山地旅游研究差异。从山地旅游发展及研究现状来看,今后山地旅游研究应创新和改进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加强旅游发展条件下的山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研究新的要素在山地旅游发展中的作用过程和作用机制,加强不同时空尺度条件下的山地旅游发展特征、演化过程和演化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台湾阳明山公园考察记述 ,重点叙述地景 (地质遗迹 )登录、评价与分区管理 ,地景与生态保育和解说服务的理念和实际管理、运作。从中可对建设国家地质公园 ,提高风景名胜区旅游的品位 ,实施寓教于游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