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4):3-3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2005年上半年空气质量分析表明,与2004年相比,空气质量整体有所提高;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增加的城市有28个,天数相同的城市有6个,天数减少的城市有13个。空气质量全都为二级及好于二级的城市有7个;90%以上天数空气质量为二级及好于二级的城市有27个,占总数的57.4%,比2004年增加17.0%。二级及好于二级空气质量天数比2004年同期增加20%以上的城市有3个。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气质量周报效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空气污染预报的做法和采取的措施,阐述了我国开展空气质量预报的计针和方法,指出了周报是预报的基础工作。叙述了我国空气质量周报的污染参数的选取、污染的选取、污染指数的分级其浓度限值和污染指数计算及确定,分析了并总结了开展城市空气质量周报所发挥的效果是提高公众的环保单调意识,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转变了环境监测的职能,促进了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无论在任何地点的污染物浓度都是来自不同范围内不同排放源贡献的加和。一个采样点的污染物浓度是以下几种浓度的加和:自然界的背景浓度;地区的背景浓度;采样点周边的城市平均浓度;附近排放源,如街道、点源(工厂、供热厂)等的影响。1 监测网络的设计设计监测系统网络的两种方案:(1)对城市,在人为划定的固定网格的交叉点附近设置采样点。如果交叉点靠近某个排放源,则需要仔细调整采样点的位置。这种方法导致大量的采样点,并为绘制空气污染等浓度曲线提供了可能性。其空间分配率就是网络大小的尺度。(2)采样点有选择地置于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钟善锦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15(6):14-16
介绍了应用数值预报和统计预报相结合的集成预报技术建立的广西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指出该系统可根据影响大气污染物的天气系统类型修正预报结果,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建立的气象和环保部门的预报会商平台,使气象与环保部门实现了每天异地技术会商、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系统的运行环境要求较低,只需终端用户具有拨号或专线上网或局域网联网功能;系统能用于多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对城市环境天气服务中的中小尺度短期(24h-48h)的天气预报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空气污染预报的做法和采取的措施,阐述了我国开展空气质量预报的方针和方法,指出了周报是预报的基础工作。叙述了我国空气质量周报的污染参数的选取、污染指数的分级及其浓度限值和污染指数计算及确定,分析并总结了开展城市空气质量周报所发挥的效用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转变了环境监测的职能,促进了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7.
在对46个重点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情况汇总,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功能区达标的主要原因提出 到2000年全国重点城市环境质量达标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9.
10.
中国城市细颗粒物(PM_(2.5))空气质量达标率低,且城市间的污染程度差异较大。为了整体改善PM_(2.5)空气质量,需要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城市,制定分阶段改善目标加以考核和管理,研究探讨了城市PM_(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体系及不同污染程度城市各阶段目标值。首先运用文献综述法、国内外对比分析法梳理评述了WHO、欧美等发达国家PM_(2.5)的空气质量标准和达标要求,提出中国城市PM_(2.5)空气质量改善的考核目标体系,包括PM_(2.5)浓度目标值或下降率、严重污染天数上限、达标天数下限等指标。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法研究了2000—2013年美国、日本一些城市和2013—2016年中国74个环保城市PM_(2.5)年均浓度的变化趋势,推论出中国城市PM_(2.5)年均浓度年均下降5%~8%是可能实现的;结合环境保护部及各省市PM_(2.5)污染防治规划,提出PM_(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设定原则和达标天数的回归计算方法;以2014年114个城市PM_(2.5)年均浓度为基数,计算得出不同污染程度城市2020、2025、2030年PM_(2.5)年均浓度年下降率和达标天数的目标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