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旸 《劳动保护》2012,(5):36-37
山东省诸城市因上古名君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诸冯村而得名,还是全国罕见的恐龙化石宝库,又被称为“龙城”.今日,诸城市凭借着深入扎实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而再次名声远扬. 2011年,诸城市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单位648家,其中一级3家,全市工矿商贸行业企业持续保持“零死亡”.诸城市以社区为单元划分网格,把全市235个城乡社区的每个社区作为一个安全生产监管网格,每个网格明确一名镇街副科级干部和社区主要负责人牵头负责,对网格内的所有管理对象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建立起市、镇、社区三级纵向监管和执法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企业横向监管的纵横交错、全面覆盖的监管体系.诸城市安监局出台了《诸城市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管理办法》,实行“达标——升级——再达标”和“按比例淘汰”的动态管理机制,鼓励达标企业不断改进升级.  相似文献   

2.
在江宁区整建制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的要求下.禄口街道经过两年建设。于去年底通过了国家级安全社区验收。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禄口街道举全街之力.统筹各类资源,坚持跨界合作,成立“创建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多项工作制度,形成了五级安全信息管理网格。同时为了使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街道对各项安全工作定期督查评估、总结推进。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高校社区安全管理的精准、高效、便捷,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引入高校安全管理中,构建“防灾型”高校社区安全管理模式,结合“微安全”微信平台,链接社区全体人员。根据布拉德安全曲线,将“防灾型”高校社区安全管理模式定位在杜邦安全管理第三阶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管理效果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事故发生率降低61.42%,事件处理效率提高74.05%,居民满意度达80.2%;“防灾型”网格社区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对高校安全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实现管理层与执行层的扁平化、联动管理;安全事故伤害率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护》2007,(4):I0002-I0004
(AQ/T9001-20062006年5月1日实施)前言本标准的制定依据中国社区特点、安全社区和安全文化建设要求提出,参考了“平安社区”、“绿色社区”、“文明社区”等社区建设的有关要求和我国安全生产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5.
2011年12月23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发布命名23个单位为“全国安全社区”的公告,山东省莱州市经济开发区城港路街道位列其中。城港路街道在顺利通过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评定小组评审验收,成为全市首个“全国安全社区”之后,又在2012年1月30日召开的山东省安全生产工作电视会议上,被山东省政府安委会授予“全省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安全示范社区”称号,成为全省表彰的13个安全示范社区之一,同时也是烟台市惟一一家获得表彰的社区。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9日,泉州市鲤城区临江街道获得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授予的“福建省安全社区”证书,临江街道成为全省仅有的3个“安全社区”之一。另外两个“福建省安全社区”为厦门篑笤街道与龙岩西城街道。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坚持“人人都享受安全,人人都享受健康”的理念。历时近4年打造安全社区。2010年11月,辖区内的夏港街道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成为广州市第1个“全国安全社区”。2012年,东区、联和、永和、萝岗4个街道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其中,夏港街道于2012年11月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评定,成为广州市第1个“国际安全社区”。本栏目在2011年、2012年先后分享了萝岗、联合、东区街道安全社区建设经验,本期特别介绍广州首个国际安全社区——夏港街道。  相似文献   

8.
《江苏劳动保护》2011,(6):18-19
安全社区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年”活动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全面加强“三项建设”、实现“三个压下来”目标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崇川区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大安全社会管理创新,大力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升居民群众的安全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9.
《安全》2009,30(6):53-55
0前言 本标准的制定依据中国社区特点、安全社区和安全文化建设要求提出,参考了“平安社区”、“绿色社区”、“文明社区”等社区建设的有关要求和我国安全生产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0.
1975年,瑞典的Falkoping社区开始实施伤害预防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1982年,瑞典的Lidkoping社区开始推行安全社区计划,拉开了世界各国创建“国际安全社区”的序幕。2006年3月,山东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被命名为中国内地第1个“国际安全社区”。从此,“国际安全社区”开始在中国大陆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柳州市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的一系列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提升乡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促进经济建设稳定安全发展,今年三江县全面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在大力推进丹洲镇“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将完成林溪乡、洋溪乡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和斗江镇、八江乡、程村乡创建“全区安全社区”的申报工作。  相似文献   

12.
《林业劳动安全》2004,17(1):40-40
为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强化全民安全意识。 2 0 0 4年以“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为主题 ,进行“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以及城市安全社区建设等活动。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媒体的作用 ,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实现有效的舆论监督。2004年安全主题: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相似文献   

13.
林静 《劳动保护》2009,(9):31-34
从2005年开始,上海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安全社区建设试点地区之一,在浦东新区花木等社区陆续启动了“国际安全社区”创建活动。短短5年时间,上海市不仅在全市50个街道、镇正式启动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培育出20个市级安全社区,11个全国安全社区,4个国际安全社区,还打造出一大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安全社区。  相似文献   

14.
11月23日,第5次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元元说:“这标志着总局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抓这项工作走过了5个年头。”此次会议重在总结2011年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研究部署2012年的主要任务,命名一批国家安全社区,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深入开展和推动安全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5.
《江苏劳动保护》2013,(5):14-14,28
仙林街道2010年6月启动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并始终坚持“跨界合作、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理念。以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为助推.在两年的时间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建立了街道主导、各级部门联动、广大驻街单位和居民群众踊跃参与的工作格局.2012年8月23日被正式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通过创建工作.仙林街道把安全社区理念引入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之中,同步推进,持续改进.有效促进了辖区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16.
安全社区是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截至2009年8月28日,全世界共有159个社区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命名的“国际安全社区”称号,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已有15个。  相似文献   

17.
社区建设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热点课题,社区安全对实现公共安全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安全社区的概念和理论研究源自于安全管理,对社区安全理论的研究可以为安全社区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思路,还可以为社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笔者简要论述国内外安全社区建设的发展状况,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的认可标准及其有关指标,并评价我国实现安全活动的两大创新理论,解释当代人的安全第一公理概念,在该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社区建设的基本模式———“自组织”与“他组织”相结合的模式与安全文化教育模式,并根据区域灾害形成过程中的灾害分散与转移的概念化方式,提出构建安全社区防灾减灾的运行机制及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2009,(6):I0008-I000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近年来,全国安全社区建设稳步推进、有序发展,效果明显。2006年2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了《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规范了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的《“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都提出了建设安全社区的任务和目标。但是,目前全国的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一些地区对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认识不足,对安全社区理念理解不够,有的持观望态度,工作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19.
梁加新 《安全》2009,30(8):45-47
“安全社区”是近10年来世卫组织倡导的安全理念,强调人人都享有安全与健康的平等权利。安全社区的基本思想是将社区内各类组织机构和人员紧密联系起来,整合资源,开展以实现社区群众安全、健康为目标的各种活动,加强社区安全预防,为区内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环境,提高社区人员的安全素质,增强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减少事故发生和人员伤害。基于这种先进理念,结合中国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社区,是提高国民安全素质,弘扬安全文化,促进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实现根本好转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2008年6月27日,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第140个“国际安全社区”网络成员,当时的“消防自救网”就是该街道工作的一个亮点。近五年过去了,今年6月即将迎来亚洲“国际安全社区”认证中心复评的金融街街道,在消防工作上会交上怎样一份答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