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液体吸收法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华  陈万仁  刘大壮 《化工环保》2002,22(4):187-191
对烟气中SO2有机吸收剂进行了筛选,研究出一种新型烟气脱硫吸收剂-二甲基亚砜加Mn^2 。与纯二甲基亚砜相比,添加Mn^2 对烟气脱硫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同时还进行了工艺条件试验,并对新型烟气脱硫吸收剂的吸收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每年有上千万吨SO2排入大气,形成酸雨,造成农田酸化、建筑物腐蚀,并危害人体健康。燃煤造成的SO2排放量约占90%左右,因此燃煤烟气的脱硫问题已成为研究的重点。旋转喷雾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以其工艺简单,可靠、投资少、运行维护方便、运行费低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后接电除尘的流程也已被国内外所接受。旋转喷雾干法烟气脱硫是将吸收剂通过高速旋转的离心喷雾机分散成液滴微粒,与烟气中的SO。和SO。反应。一般都采用石灰装液Ca(OH)。作为吸收剂,分裂成20μm~100μm的细粒液滴,在160℃左右的烟温下,迅速蒸发成为干燥的粉…  相似文献   

3.
周玉新  刘建章  刘碧  伍沅 《化工环保》2007,27(6):506-509
以氨水为吸收剂,在撞击流气液反应器中进行了燃煤烟气脱硫实验。考察了吸收液体积(L)与SO2体积(m^3)之比(液气比)、烟气中SO2浓度、烟气流速和氨与硫摩尔比对脱硫率的影响。在液气比为0.52L/m^3、氨与硫摩尔比为1.3、烟气流速为6.3m/s、烟气中SO2质量浓度为2800mg/m^3时,脱硫率达96.08%;建立了液气比、烟气中SO2质量浓度、烟气流速和氨与硫摩尔比与脱硫率的数学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ASPEN PLUS软件在氨法烟气脱硫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模拟了氨法湿式脱硫工艺脱除燃煤烟气中的SO2,介绍了建立模型过程中模块的选取、物性方法的选择、工艺参数的输入以及灵敏度分析,考察了吸收剂浓度、原烟气流量、液气比等工艺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化工环保》2008,28(4)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燃煤脱硫的方法。其特征是将吸收剂熟石灰浆液雾化喷人吸收塔,在吸收塔内,吸收剂在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吸收烟气中的热量使吸收剂中的水分蒸发干燥,完成脱硫反应后的废渣以干态形式排出。该发明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  相似文献   

6.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吸收塔设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石灰/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吸收塔,其主要作用是以低成本和高可靠性提供吸收SO2的液体表面积,石灰/石灰石吸收剂在此与SO2反应达到脱硫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电厂飞灰湿式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燃用褐煤的电厂飞灰是一种优良的低浓度SO_2烟气脱硫吸收剂,可以代替石灰应用于烟气脱硫工艺。本次试验研究重点为固液比、pH、SO_2浓度、温度等因素对电厂飞灰湿式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燃煤工业锅炉是我国SO2污染的第二大污染源,仅次于燃煤发电厂。控制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对控制我国大气环境SO2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应用传统的控制方法及技术,即旋风除尘器、水膜除尘器及烟气脱硫技术,很难控制燃煤工业锅炉的SO2污染,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很差。研究表明,只有采用清洁燃料,淘汰小锅炉,采用工业固硫型煤、水煤浆、应用循环流化床洁净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硫技术,才能经济有效地控制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  相似文献   

9.
煤浆洗涤法去除烟气中的SO2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别以高硫原煤、低硫原煤和中煤配制的煤浆作为洗涤介质,去除烟气中的SO2。反应温度高于40℃时,采用高硫原煤煤浆洗涤烟气,SO2去除率在90%以上;O2含量对SO2去除率影响不大;SO2去除率随其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低硫原煤煤浆同样可用于烟气脱硫,随温度的升高,煤浆pH的降低幅度和SO2去除率均增大,与用高硫原煤时的情况类似。中煤煤浆亦能有效去除烟气中的SO2,反应过程中煤浆pH的降低对SO2去除率的影响不大。在烟气脱硫的同时,3种煤中的黄铁矿均被不断浸出,浸出铁质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和SO2去除率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烟气脱硫工程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德刚 《电力环境保护》2003,19(1):14-15,34
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对烟气中SO2浓度、脱硫后的烟道防腐、如何考核脱硫效率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的烟气脱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海龙  赵晶  陈涛  金坦  李兴 《化工环保》2020,40(1):48-52
采用Ca(ClO)2溶液在高效反应瓶中与模拟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实验,考察了模拟烟气中SO2和NOx的去除效果,以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研究了Ca(ClO)2的脱硫脱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烟气中SO2,NO,NO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700,1300,820 mg/m^3及Ca(ClO)2溶液浓度为0.35 mol/L的条件下,SO2去除率达到100%,NOx去除率达到67%。脱硫过程中吸收液中的ClO-是100%脱硫率的保障。Ca^2+吸收SO2的反应速率呈现一级反应的特征。得到的脱硫产物CaSO4·2H2O达到了工业石膏的品质要求。同时脱硫脱硝时NOx和SO2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燃煤火力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重要地位,其发电产生的SO2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烟气脱硫技术是控制燃煤工业SO2排放的重要途径,因其脱硫效率高、稳定性较好、成本较低等优点而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概述了燃煤发电中烟气脱硫技术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烟气脱硫技术的分类,以及几种主要的湿法、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特点。对不同的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缺点也作了简单评述,并对新建电厂脱硫技术的选择进行了讨论。最后结合中国实际,烟气脱硫技术发展和应用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烟气联合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燃烧等带来的SO2、NOx是酸雨的主要来源,开发能联合控制SO2与NOx污染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回顾了金属氧化物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史,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对O2在湿式电迁移烟气脱硫技术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到在放电电场中O2的存在有利于SO2的荷电迁移的结论。O2浓度的增加可使脱硫效率上升7%,使总脱硫效率接近100%,O2浓度的增加还会大幅度提高SO2电迁移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能源的大量消耗,由燃煤烟气排放到大气中的SO2和NOx与日俱增,据统计,到1995年,我国SO2排放量达2730万t,超过欧洲和美国居世界首位。一些地区大气中高浓度的SO2和NOx对环境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1997年,我国政府提出2000年和2010年分阶段控制目标,为实现控制目标,今后几年燃煤电厂将大力开发应用SO2,NOx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干法烟气脱硫脱氮工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是重点发展的脱硫脱氮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上海火电厂烟气脱硫现状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上海火电厂烟气脱硫的现状,对脱硫工艺选择、脱硫效率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我国烟气脱硫普遍选用的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的特点和局限性,探讨了建立SO2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烟气脱硫装置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氧化亚铁硫杆菌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和Fe离子协同脱除烟气中的SO2,考察了液气比、反应温度、初始Fe2+浓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和Fe3+体系对SO2具有循环催化氧化吸收的作用,并且提高初始Fe2+浓度,保持适宜的温度(30℃~40℃),有利于维持此循环效果而得到持久高效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8.
湿式吸收法同时烟气脱硫脱氮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程琰 《化工环保》2006,26(3):209-212
同时烟气脱硫脱氮技术是燃煤烟气SO2和NOx污染控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系统地介绍了氧化吸收法、络合吸收法等能实现同时脱硫脱氮的吸收法烟气净化技术,分析了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集成、副产物利用、与现有脱硫装置的配套和理论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脱硫产业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国家有关燃煤SO2污染控制的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出台,促使火电厂烟气脱硫市场迅猛发展,为脱硫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指出:脱硫工程正常运行将是对各公司的全面考验。  相似文献   

20.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SO2的减排技术随着其治理的迫切性而全面发展,其中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CFB-FGD)尤为受到重视.CFB-FGD适用范围广,经过发展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烟气脱硫技术.干法、半干法CFB-FGD具有低成本、低运行费用的优势,高效脱硫剂和蒸汽雾化等技术得到了充分发展,但气固流场的不均匀限制了脱硫效率的提高.高效脱硫反应器需要流场优化的研究,综合提高脱硫能力将推动CFB-FGD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