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一名青工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自己的两根手指受伤。事后,在分析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原因时,大家得出的结论是,这名青工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过硬,对岗位操作规  相似文献   

3.
事故统计表明,由于职工技术水平低,操作不熟练,不懂生产工艺、设备特点及操作方法,所带来的危险后果及人身伤害事故占很大比例,这就使得对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刻不容缓。 当前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1)不注重对职工安全技术培训。企业扩大规模,新的工程项目急于投产,对新招收的工人和变换工种人员,在上岗之前不进行充分、认真的安全技术培训,职工在不熟悉生产、工艺、设备、作业环境特点和不懂操作技术的情况下就上岗操作。 (2)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时间不能保证。对入厂新工上岗前的培训只是讲一讲安全注意事项,限于会背操作规程了事。缺乏针对生产现场岗位的培训训练以及紧急情况下职工应变处理问题能力的训练。 (3)安全培训与技术培训脱节。安全培训与技术培训工作脱节,使职工对上岗后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操作内容不能真正理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能认真、正确执行。  相似文献   

4.
某单位的安全检查组对一个班组进行本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技能抽查,经过提问,从班长到组员,几乎个个都“对答如流”。班长胸有成竹地说:“我们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哪个也考不倒。”然而,经过了解得知,就是这个“考不倒”的班组,近年来竞然连续发生3起事故。应该说,作为班组人员,熟知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基础,在接受安全检查时,能做到“考不倒”固然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儿。但是,仅“考不倒”还不行,更应该“做得好”,倘若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练就“嘴皮子”,那就太没有意义了。  相似文献   

5.
工作岗位中的习惯性行为尤其是不良习惯行为会引起伤害事件的发生。究其原因除违反操作规程外还受到人的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发生变化、安全意识方面"错觉"、行为协调性及健康"代谢综合症"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预防工作岗位上的安全事故事件,加强岗位练兵培训,固化操作规程,持续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活动辨识风险、制定规程,避免意识错觉、自信错觉导致人员伤害事件的发生;上岗动作前要三思,特别是不常规的动作更要热身练习、合理调配岗位并加上在工间时间内的针对性体能锻炼。  相似文献   

6.
<正>《安全生产法》第25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1. 三项纪律劳动纪律、组织纪律、操作规程称为三项纪律,其主要内容是:职工应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不准迟到早退;要服从安排,不得借故不接受班组长的工作分配;在生产(工作)时间内不准打瞌睡、干私活或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准在生产(工作)时间阅读与工作无关的书刊,不准将与生产无关的人员带入生产现场。小调班和休息时,不得窜岗或进更衣室,应在指定的或安全的场所休息。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岗时,须经班组长同意方可离开岗位。上班前不准饮酒,操作时不准和他人谈笑打闹,更不准在班上吵  相似文献   

8.
正新《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建立分级管控制度,制定落实安全操作规程。GB/T 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要求结合本企业生产工艺、作业任务特点以及岗位作  相似文献   

9.
《江苏劳动保护》2011,(7):31-31
前不久,一名青工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自己的两根手指受伤。事后调查发现,这名青工上岗前参加了企业、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而且每一级安全教育培训的考试都是合格的。为什么考试合格却不懂得安全操作规程?说到底还是安全教育培训不认真,考试不严格,考试的标准不过关,最终造成了高分低能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前 ,许多单位都在进行机构改革 ,人员分流 ,不少职工的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动。有的从机关到了一线 ,有的从后勤到生产岗位 ,其中有一些人尽管是“重操旧业” ,可由于离开原岗位时间较长 ,对操作规程也已生疏。职工岗位变动后 ,许多单位对新上岗职工的业务、技术等方面培训抓得也很紧 ,但由于时间紧、转岗人员多等原因 ,不乏有个别单位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对转岗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从而造成了事故隐患的存在。“安全第一”不只是口号 ,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因此 ,当前要针对转岗人员对新岗位安全规程不熟、易发生事故的薄弱环节 ,抓好这部分职工…  相似文献   

11.
<正>如何使岗前安全教育收到实效,是企业三级安全教育中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我所处的员工流动分散、施工环境千变万化的地质勘探单位,就更是如此。我们通过7年来的实践深深感到,安技人员只有深入实际,才能有效进行岗前安全教育。起初,我们针对单位岗位安全责任制不明确、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制定了47个岗位安全劳动技能责任制,但仅对岗位工作质量和操作规程进行编制,对班组长组织员工开展岗前安全教育也只是规定了培训的期限。这些努  相似文献   

12.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以下简称“操作规程”)是在岗员工在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规定动作”,是避免和减少事故的重要手段。有些企业的操作规程编制目的不明确,为了存在而编制,导致操作规程的操作性不强、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规定动作不合规,以及员工“有章难循”。  相似文献   

13.
外用工无证上岗,一直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安徽铜化集团有限公司磷铵厂专用肥料厂50多名外用工,近日通过安全考试,喜领安全操作证,做到了持证上岗。该厂针对外用工安全意识较差等特点,对每次进厂的外用工进行安全培训,系统地学习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知识...  相似文献   

14.
正在矿山井下,运矿作业是安全生产中一个重要"关口",在装矿和矿石运输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要,稍有差错就容易出事故并影响当班的安全生产。在井下运矿过程中,容易造成矿车掉道、机车追尾、设备损害、垮矿伤人、人身伤害、电气设备火灾等事故。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当班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章守规,严格落实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遵守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维护保养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最近,国家机械电子部制订了《机电工业企业安全合格班组基本条件》,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和各企业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每年都规定一定比例的班组成为安全合格班组,进一步提高全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机电工业企业安全合格班组基本条件》是:1.开展事故预知活动,熟练掌握和坚持运用一至二种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并收到实效。2.推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定期召开安全议事会议,开展安全合理化建议活动。3.班组成员能熟练掌握和遵守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熟练处理本岗位的事故隐患,并执行重大隐患上报制度。做到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4.…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到一家企业施工业现场参观,发现有一位在施工现场劳动的中年男丁与众不同,他不仅没有按规定穿戴劳保护品,而且操作规程也不熟悉,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不知道如何防范安全风险.经了解,这一名男工是刚刚从农村出来打工的,米报到的当天就被安排上岗顶班了.  相似文献   

17.
首钢第一建筑工程公司靠经济责任制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我们把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纳入各级各岗位的经济责任制中,具体规定为各级、各岗位的包、保指标,并实行责、权、利相结合,使安全生产成为广大职工的  相似文献   

18.
正安全管理工作只有靠一线广大职工把具体工作落到实处,把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才能保证企业安全目标的实现。中国联合水泥河南运营管理区(简称河南运营管理区)在安全管理中,通过完善培训模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组织员工参与编写岗位操作规程、开展全员岗位达标、推行危险预知分析、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安全行为管控等措施,努力践行"全员参与"的安全理念,有效筑牢了企业安全管理根基。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镇海石化总厂狠抓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和特种作业工人的岗位技术培训。有效地确保了该厂的安全生产。 他们抓培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办法:一是办班学习,持证上岗。几年来,他们的三级安全教育考核人数达到100%。对生产一线岗位特种作业的职工举办安全技能训练班,经过严格的安全技能考试,颁发《安全作业证》,并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二是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在重要岗位和特种作业岗位开展技术比武活动。近两年来。分别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七大工种和十大工种等技术大比武。三是推行星级制考核工作,培养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人才,吸引广大职…  相似文献   

20.
赵鹏飞  贺阿红 《安全》2018,39(2):48-51,54
安全培训是企业员工增加安全知识、熟悉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岗位安全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企业安全培训效果,应用TRIZ理论及工具对企业的安全培训系统进行了分析,找到了企业安全培训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以员工为中心的全过程安全培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