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2017,(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并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定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近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鲁修禄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省环保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
为建设美丽中国凝聚奋进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金龙 《环境保护》2022,50(6):8-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党的十九大强调,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当今工业化程度不断加大,工业带来的污染排放激增,人口的不断增多带来的能源消耗加强,这些问题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十八大重点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的重点发展目标,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强,加大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4.
<正>十九大报告浓墨重彩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重点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变革、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从新变革来看,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作为过去五年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个方面之一。二是从新理念来看,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五位一体"建设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具体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多规合一"试点到强化污染防治的"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再到"河长制"的全面推行、环保督察实现全国覆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向多个部门、多级政府不断深入推进。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奋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丽中国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思想的提出是迎接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战略选择。生态环境的自然之美是美丽中国的基本前提,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是美丽中国的本质要求。美丽中国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把我国建成天蓝、地绿、水清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把重庆打造成为山清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7月17—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统计局网站26日发布《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福建、浙江、上海、重庆;而公众满意程度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西藏、贵州、海南、福建、重庆。绿色代表着环保,绿色发展代表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绿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23,(13):8-9
<正>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世界环境》2023,(4):18-20
<正>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于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正>李强主持赵乐际王沪宁蔡奇李希出席丁薛祥讲话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站在"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历史高度,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在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与发展势头下做出的战略安排,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明晰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站在"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历史高度,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在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与发展势头下做出的战略安排,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明晰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美丽中国是指在特定时期内,遵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律,通过降碳、减污、扩绿与增长等,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具有不同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上,所形成的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自然资源高效率利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新格局,这是一种既富又美的国家发展新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现代化的核心理念是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共生。我们可以从建设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与基本途径、重要意义出发,深入探究生态文明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17,(11)
<正>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振奋人心。这一宏伟蓝图中,"美丽"二字具有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站在"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历史高度,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在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9.
<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居于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达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就必须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尊重地球、敬畏地球、规范人类行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与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