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固体废物是铜冶炼工业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基于对铜冶炼工艺过程中固体废物的产生节点、固体废物特征以及最佳减量化技术的分析,研究了铜冶炼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环境管理方法,提出了固体废物再循环、再利用和处理处置的综合环境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收集大量环境统计数据,对中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综合利用、处置和贮存进行了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炉渣等仍是产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各类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情况差异仍然巨大,尾矿综合利用率仍然较低。结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现状,对中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和环保监管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的环保要求结合目前有色冶炼企业的现状,本文阐明了有色冶炼企业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必要性,并从初期雨水的特点及控制措施、初期雨水量的计算、初期雨水的收集与处理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以期为冶炼企业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1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迅猛发展,钢铁产能迅速增长,随之而来的环保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钢铁行业具有其资源、能源密集,生产规模大,工序多、流程长等特点,其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成为环境污染大户。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准入制度越来越严厉,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于钢铁固体废物的处理利用上,秉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是根本的途径。本文从钢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背景入手,具体分析钢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以期能够推动钢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山市印染、电镀等重点行业企业实地调研,发现重点行业企业在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领域的环保技术需求大,但环保技术信息服务的相对缺乏、开发和引进环保技术的资金来源短缺、部分企业经营策略的环境治理短视限制了企业环保技术开发和引进。结合分析中山市企业环保技术开发和引进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从强化政策体系和政府引导、打通市场监管与信息服务、活化资金渠道和合作模式、培养环保理念与管理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特征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固体废物是固体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最近10年发布的工业固体废物统计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特点,研究了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利用量和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区域和行业分布特点以及与工业产值的关系,并针对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简讯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驶入快车道  根据我国 2 0 1 0年远景规划的要求 ,在未来的 1 0年里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装备将是环保产业技术装备中品种、产量、产值增长最快的。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有毒有害废物处置问题 ,都将给该领域产品的迅猛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预计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固体废物的管理,讨论制订有色金属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有色冶金总公司从6月10日—6月18日,在清华大学核能所召开了有色冶金废渣试验方法及处理处置技术讨论研究会。参加的单位有总公司全国二十多个重点有色冶金企业、研究所、设计院及医科院、清华大学环工所等。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高质量发展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体废物兼具“资源”和“环境”双重属性以及污染“源”和“汇”双重属性,其妥善治理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系统阐述了黄河流域不同类型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利用处置能力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现,黄河流域固废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偏重、固废增量存量压力大,无害化处置存在短板弱项,底数不清、环境风险较大,流域上下游、固废水气以及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等协同治理不足.根据流域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行业产业特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建议以“无废流域”建设为抓手,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补齐利用处置能力短板,着力防范重点领域风险,推进固体废物协同治理等.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污染问题,比如产出的工业固体废物大幅度提升,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固体废物,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工业生产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实现固体废物的科学处理,在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文章将对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问题及环境保护措施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希望对相关行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冶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矿山的开发速度加快.随之而来的开采固体废物大量堆积,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也对环境造成很大威胁,通过分析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基本情况,固体废物对周边的环境风险.阐释矿山固体废物处理和再利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尾矿资源循环利用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钼冶炼行业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背景下,在国际钼炉料产品价格下降的压力下,生存环境更是履步维艰。我国众多的钼冶炼企业如何在双重压力下实现"突围",如何借助企业本身生产特点和资源优势,解决环境重担"烟尘"问题,实现"变废为宝"的经济效益转移,使环保治理成为钼冶炼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时期钼冶炼行业面临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钼冶炼行业生存背景的基础上,以钼冶炼行业产生烟尘的主要来源进行总结分析,重点阐述烟尘控制以及治理控制后的经济效益,提出发展钼冶炼循环经济是当下钼冶炼行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云南省的铅冶炼行业企业的原料、工艺、企业规模和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处置情况进行全面调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研究了工艺及产排污情况。重点分析铅冶炼企业重金属类危险废物产生及变化规律,借助物料衡算、实测法核算和经验估值等方法分析,计算出铅冶炼行业生产过程中重金属类危险废物的产生规律和排放等参数。该研究获取危险废物产排污系数可用于排污申报登记、排污收费、核定许可排污量、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制定、清洁生产审计等工作,为云南省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种生产资源需求日益旺盛,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国外固体废物原料不断进入我国市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生产资源的不足,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但进口固体废物原料必须符合我国法律规定。我国对固体废物进口的管理非常严格,进口固体废物的管理需要海关、环保、工商、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的密切合作。实际当中,对某些进口物品的固体废物属性需要通过专门的鉴别才能确认,结合一个进口“铅矿砂”的实例,对该物品的固体废物属性进行探讨,提出物品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15.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介绍 ;指出只有把固体废物作为二次资源 ,才是今后固废处理的唯一出路 ;提出要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推进清洁生产 ,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防止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云南省的铅冶炼行业企业的原料、工艺、企业规模和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处置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并选取代表性企业分析工艺及产排污环节.重点研究铅冶炼企业重金属类危险废物产生规律,借助物料衡算、实测法核算和经验估值等方法分析计算,获取中铅冶炼行业生产过程重金属类危险废物的产生和排放系数.本研究获取危险废物产排污系数可用于排污申报登记、排污收费、核定许可排污量、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制定、清洁生产审计等工作,为云南省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典型城市固体废物可降解有机碳含量的测定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城市固体废物填埋处理产生的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城市固体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碳(DOC)含量是计算其甲烷排放量的重要因子之一.1996年IPCC指南给出了不同可降解有机碳的公式和不同类型固体废物可降解有机碳缺省值.该缺省值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文献,不能完全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选择武汉和沈阳作为我国南方和北方城市的代表,分别在其老城区、新建城区、综合市场、食品超市、垃圾填埋场等区域进行固体废物采样,经过化学分析得到代表城市干基和湿基固体废物的含水率、含碳量和可降解有机碳含量,并对其成分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中国城市固体废物可降解有机碳含量推荐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建筑固体废物污染的现状、废弃物的分类,进而提出了怎样进行资源化处理建筑废弃物的策略。对于建筑物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上本文提出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废陶瓷再利用的策略,不仅提高了对建筑废弃物处理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建筑固体废物对城市所造成的污染问题的处理质量,对城市的环保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如何统筹解决好固体废物在产生、贮存、转移、加工利用以及处理处置过程中对大气、水和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是我国环境管理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加强固休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在固废的产生、贮存、转移、加工利用以及处理处置过程中,应加强相关行业、区域和企业危险废物的环境监管;妥善处理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和总量减排过程中的固体废物;创新管理手段,提升固废环境管理水平,以提高固体废物污染的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20.
稀土开发利用环境成本核算对于我国稀土定价机制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利用污染普查中的典型企业、稀土年鉴等多种数据源,基于环境治理成本法,核算了2013年我国三大稀土矿区冶炼污染物产生量及环境治理成本(注:涉及"全国"的各要素范围均未包含港澳台地区),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我国稀土冶炼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为北方包头混合型稀土矿以大气污染为主,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以水污染为主,尤其是氨氮污染严重. ② 2013年,我国稀土冶炼环境成本总计为28729×104元,其中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环境成本分别为49.8%、19.0%和31.2%.我国稀土冶炼环境成本92.9%集中在北方轻稀土矿区,7.1%在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 ③ 我国稀土冶炼环境代价高,尤其是北方轻稀土矿.包头混合型矿单位稀土氧化物冶炼的环境成本为4135元/t,占氧化铈和氧化镧市场价格的38.8%和41.4%左右,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单位稀土氧化物冶炼的环境成本为2824元/t,占氧化钇市场价格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