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对大学生的环保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行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大学...  相似文献   

2.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2005年指出,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正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起点就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绿叶》2005,(11)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推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央委员、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解振华说,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中央高层一致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央的科学发展观具体到综合国力上就是让“绿色GDP”逐步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位,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取得一种和谐,进入一种新境界。环保…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资源大国,同时又是人口大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资源过度消耗、牺牲环境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张到人与自然和谐,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分析中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选择背景的基础上,阐明节约型与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与内涵,提出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曲爱珍 《青海环境》2006,16(1):5-11
(2006年2月21日)这次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在全省上下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委会和省人口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8.
德令哈地区气侯寒冷干燥,如何保障草坪建植质量,简化工序,提高出苗率是工程建设的努力方向。试验设置了草坪播后镇压喷灌(A)、非镇压喷灌(B)、非镇压小水灌溉(C)、非镇压羊粪覆盖喷灌(D)4个处理对比建植模式,利用方差方法分析比较。结果表明:4个处理A、B、C、D出苗均值依次为93株/100cm~2,46株/100cm~2,109株/100cm~2,101株/100cm~2;出苗率依次为35.8%,17.6%,41.9%,39.0%。处理不镇压喷灌(B)出苗数最少,与其他3种处理A、C、D极显著差异;处理A、C、D之间无差异。按照建设标准评价,则处理C、D符合,处理B、A不符合。结论:模式选择的顺序是:处理C、D、A,处理B不宜采用。应调整灌溉制度,建设种苗发育环境。  相似文献   

9.
刘萍  曹森 《环境教育》2006,(3):36-36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环保工作,对促进云南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近日召开的云南省2006年全省环保局长会议上,副省长高峰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站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0.
李秋年  李秀贞 《四川环境》2009,28(4):123-127
文章围绕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一核心问题,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历史的必然切入。分析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应突出解决的关键问题,阐明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法律作保障这一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1.
若耶 《绿叶》2005,(10)
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环境友好型社会”载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是党和国家历史上第一次将“环境友好型社会”正式载入经济社会发展文件。执政理念的重大突破纵观建国以来党的执政史,从“以阶级斗争为  相似文献   

12.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16(3):41-4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源及资源节约工作。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工业企业的发展,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指出,全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今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这是首次将能耗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2004,(6):64-64
选择题 1.脖子最长的恐龙是哪种恐龙:( ) A)雷龙;B)马门溪龙;C)粱龙;D)霸王龙 2.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其他动物有:( ) A)蜥蜴;B)蛇;C)海龟;D)鳄鱼 3.下面哪些鲸属于齿鲸:( ) A)抹香鲸;B)蓝鲸;C)白鲸;D)独角鲸 4.下面属于温血动物的有哪些:( )  相似文献   

14.
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是促进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在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的环境管理机制方面尚比较薄弱,本文对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的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经济管理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环境管理机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舒奇 《环境教育》2006,(6):69-70
自去年开始,"创新"、"节约"、"和谐"成为中国发展的三大命题.我国向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方向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扮演着日渐重要的角色,很多企业在保护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适应是通过自然力实现的,要求人类必须遵从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否则对人类的惩罚就不可避免,只有二者交互共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要实现又"富"又"美丽",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推进环境友好学校建设,对于发展生态文化、践行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环境友好的生态文化考量  相似文献   

17.
乡村清洁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行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着重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上提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是指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低碳经济语境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我们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垃圾是重要的资源,更是巨额的财富.丰泉环保的"双回路热解焚烧炉"技术在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是丰泉人响应中央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20.
第六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国际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果展览会的新闻发布会于7月30日在北京举行,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