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湖南省西线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方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西线是湖南省旅游资源的富矿区,品位高,特色明显。文章客观分析了西线旅游资源的基本态势,提出了该地区旅游开发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
结合巴东县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和特征分析,对比研究了巴东县旅游资源的优劣势,确定了巴东县旅游资源的特色和竞争力所在。在分析国内外旅游产品市场供给需求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巴东县旅游资源的开发格局和优先发展旅游区的开发构想,对巴东县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具有现实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浙江山水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山水旅游资源美感特征突出,水体旅游资源是浙江山水创造特色旅游产品的基础,山、水结合完美是浙江山水旅游资源构成的又一个特色,文化景观提高了浙江山水旅游资源内涵。浙江旅游开发和利用应以独特的山水旅游资源为基础,科学保护和利用山水旅游资源,遵循人造景观与山水景观相契合原则,努力创造文化旅游特色,完善区域旅游整体形象,重视旅游意境和引景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4.
环西宁地区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西宁地区是青海省经济的重心,也是旅游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的区域,该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对青海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在分析环西宁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市渝东南地区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资源、人口和社会四大子系统构建贫困度测度指标体系,基于旅游资源数量和质量构建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渝东南地区旅游资源禀赋进行测度,利用象限法将渝东南各区县贫困度与旅游资源禀赋分为四种耦合类型,分别为高资高贫型、高资低贫型、低资高贫型和低资低贫型。针对不同的耦合类型,结合渝东南地区区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以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景区带动型旅游扶贫模式、自然资源旅游观光与休闲旅游扶贫模式、观光度假型与特色农业旅游扶贫模式、特色农业旅游与乡村体验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6.
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探讨。针对英武山村旅游资源品位不高、定位模糊、乡村文化和生态环境脆弱、旅游市场竞争的威胁等问题,提出了英武山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的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政府主导与社区参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整体统筹与乡村特色的关系,同时,应坚持科学发展、可操作性、多产品并举、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乡村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7.
皖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其旅游资源的特色是景区分布集中(稀有性)、景观类型多样(珍贵性)、文化古迹丰富(徽文化发源地),旅游资源还具有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的优势,具有综合开发利用各类旅游资源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通过系统调查和分析该地区旅游资源的配置基础,提出了对该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玉龙雪山冰川公园的旅游资源特色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云南省玉龙雪山以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为主的旅游资源特色,探讨了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的旅游观赏价值,并结合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提出了保护冰雪旅游资源和建立国家冰川公园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岷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良好,旅游资源的特色突出、品位高,区位条件优越,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针对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该区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和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充分发挥人文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0.
佛教文化旅游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它的实体性景观和活动性景观对旅游者来说拥有不可估量的吸引力,将佛教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充分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促进当地的旅游经济具有极大的冲击力。洛阳拥有龙门石窟、白马寺等有着世界级名誉的佛教文化遗产,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存在着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旅游商品缺乏特色、夜景旅游缺乏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这对促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