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引入异标污染负荷的概念 ,以使被划分为执行不同排放标准地带的地区能进行各类污染源和各种污染物相对污染严重程度的比较。采用异标污染评价法对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排入水体的点污染源进行了评价 ,并与用等标污染评价法评价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异标污染评价的结果表明 ,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内排入水体的主要的点污染源是居民生活污染源 ,主要的污染物是 CODCr。  相似文献   

2.
以辽河流域水体污染源为基础,结合污染源筛选原则及等标污染负荷法,先从废水排放量、COD排放量等方面对水污染源进行初筛。再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等标污染负荷结果、污水排放去向、行业类别、污染源管理级别及废水排放方式等方面对初筛结果进行精筛,并比较排名顺序,确定最终污染源精选名单,为辽河流域水污染源实行浓度控制及总量控制、实施污染物总量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宜兴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宜兴市污染源分析,结合当地10座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调查,在现阶段排放标准下,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出污水厂出水的污染特征;同时,对各污水厂进行污染程度排序,筛选出主要污染源区域及其主要污染物。对比分析表明,污水厂出水一级A标准个别指标超过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多倍,其出水入河仍对水环境污染负荷有一定影响;就宜兴污水处理厂而言,等标污染负荷分析表明,宜兴清源污水处理厂为主要污染源,出水污染物中TP和COD为其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4.
依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太湖出湖河道某断面近10年来的水质状况,并且与W值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评价结果比较吻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实用性更强,并反映出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氨氮,故加强沿湖地区的污染源治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对该地区实施污染减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苏州河和黄浦江两条河流7个样点着生藻类进行了1年的动态研究,比较分析了2条河流着生藻类种类、数量、密度、多样性指数和优势种的变化情况,并且采用Palmer提出的20属耐受污染藻类的污染指数值求出水体的总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苏州河和黄浦江的着生藻类主要为硅藻,各月各样点藻类的总污染指数分别为29、32,水质状况均是重度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6.
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水体时 ,会导致地面水体严重污染。受污染水体的水质恢复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它们能控制水体外源性和内源性污染物的排入量、人工强化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 ,以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提高溶解氧浓度 ,恢复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上海河流氮负荷的年际变化及其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990-2002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上海河流水体中氮负荷(总氮和氨氮)的年际变化特征:从整体上来看,上海河流水体氮负荷较大,氮污染严重:苏州河、黄浦江下游河段氮负荷明显高于上游河段,市区河流氮负荷明显高于郊区河流;从年际变化上看,苏州河、黄浦江、市区河流(除龙华港)水体历年氮含量有降低趋势,郊区河流水体历年氮含量有增长趋势。在此基础上,从六个方面讨论了造成上海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以期为上海市河流综合整治的规划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辽河水体中溶解性金属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定辽河水体中几种主要的溶解性金属(包括7种重金属)的含量和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分析了金属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辽河水体中溶解性金属的平均浓度为Al>Cu>Zn>Cr>Hg>As>Pb>Cd,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主要水体相比,辽河水体的金属污染状况总体较重;辽河水体中溶解性金属的污染来源主要分两类:农业面源和工业废水污染源,工业综合污染源;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可知,采样点2(通江口)、3(三合屯)、7(朱尔山)的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面源和工业废水污染源;采样点6(药王庙)的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综合污染源;基于PCA法的金属来源分析对辽河流域水体金属污染治理对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丹东地区农业土壤污染与防治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在进行经济活动、污染源、污染方式调查的基础上的采样布点原则,并采用灰色聚类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土壤污染现状评价,根据本地区土壤污染的具体问题提出了镁、硼、锌等的污染防治对策。本文还将邻近学科的甄别比概念引入该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受污染水体的水质恢复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水休理,会导致地面水体严重污染。受污染水体的水质恢复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它们能控制水体外源性和内源性污染物的排入量、人工织经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以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提高溶解氧浓度,恢复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运用清单分析、等标污染负荷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以明确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结果表明,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中最主要的污染源为畜禽养殖,最主要的污染物为TN。2011年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综合水质指数平均值为1.73,达到轻度污染水平。梁山县、兖州市处于高压、高敏感区,是全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济宁东部农业面源污染中度敏感区是占整个控制区比例最高的区域,畜禽养殖是中度敏感区的重点污染源;复合污染型是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最为困难的类型。针对污染现状及类型,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七十年代以来,因暴雨和径流产生的非点源污染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对于湖泊富营养化,非点源的影响更为显著。例如加利福尼亚与内达华之间的塔霍湖,主要的点污染源虽已清除,但由于非点源的影响,目前水体已经恶化;又如德国格瑞宾纳湖,每年95%以上的磷负荷来自非点源。杭州西湖目前水质状况表明,随着点污染源的进一步治理,非点污染源所占的比重将越  相似文献   

13.
对江苏盐城滨海地区地表水体的Pb、Cr、Cd、As、Hg污染现状进行研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水体重金属的来源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盐城滨海地区地表水体Pb、Cr、Cd平均值分别为0.120、0.290、0.040mg/L,As、Hg平均值分别为2.63、0.16μg/L。Pb、Cr、Cd分别有54.2%、83.3%、70.8%的采样点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Ⅴ类标准,说明盐城滨海地区地表水Pb、Cr、Cd的污染较严重。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b、Cr来自工业源,Cd主要来自工业源和农业源,As主要来自农业源和自然源,Hg则主要来自自然源。根据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盐城滨海地区地表水体50%的采样点属于中度污染,50%的采样点属于重度污染,盐城滨海地区地表水体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布并进行分区控制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前提。运用清单分析法、等标污染负荷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河南省2020年农业面源的污染源、污染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河南省农业面源主要污染源为化肥施用和畜禽养殖,污染物COD排放量最大,南阳市排放总量最高;河南省农业面源污染呈较强的区域分异特征,化肥施用污染主要集中在周口市,畜禽养殖以南阳市为最严重;总等标污染指数最高为濮阳市。2)通过聚类分析将河南省划分3个一级面源污染控制分区:高度、中度和轻度风险区,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为7个二级面源污染控制分区,并针对性地给出了河南省农业面源的防治对策,为河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的分类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研究进展及对北京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点源污染是目前影响北京市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对国内外水环境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介绍了污染负荷当量法、径流分割法、经验相关关系法等经验统计方法,并重点对SWMM模型、输出系数模型等模型估算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对北京市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16.
黄浦江水质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浦江的水质综合评价中,采用基于加权平均模型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黄浦江水质基本属于Ⅲ~Ⅳ类水,偏Ⅳ类。并尝试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深入探讨各污染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了解黄浦江水质的污染特性。通过SPSS统计软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择的7项污染指标是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渭河西咸段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2年旱季和雨季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PCSMLR)方法对渭河西咸段水体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渭河西咸段水体主要以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为主,同时存在一定的As污染。总体上,研究水体旱季比雨季污染严重,旱季和雨季提取的主成分及大部分断面综合排名不同,说明降雨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渭河西咸段水体在皂河入渭之前的上游污染相对较轻,污染贡献以干流排污为主;对应的下游水质较差,皂河是其最大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18.
所谓最大日负荷总量 ( TMDL ) ,是对水域的输入、输出污染物进行物料衡算 ,计算水体在满足适用的水质标准前提下所能接受的污染物的最大量。计算出负荷总量分摊到所有输入的污染源 ,以保证污染物总和不超过最大负荷。美国 1 972年通过的《清洁水法》规定 TMDL评估方案 ,应该说 ,TMDL比排放许可证制度更科学合理 ,但其实施严重滞后 ,至今美国国内的许多水体仍不能满足水质标准。今后 1 0至 1 5年 ,美国国家环保局将对全国范围内的 2 0 0 0个水体实施并批准 40 0 0个 TMDL评估。 TMDL使美国水资源保护由过去的单纯污染源控制转变为根…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控制单元划分的基础上,构建了控制单元内水环境容量三层分配体系。逐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权重法逐层分配水环境容量。实现了不同类型污染源之间、不同点源之间的水环境容量分配,结合污染源排放现状,得出不同类型污染源及不同点源的污染负荷削减量,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大辽河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污染程度,对大辽河上游来水以及主要排污口的表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主要重金属(Cr、Co、Cd、Mn、Zn、Ni、Cu、Pb、As)浓度进行了研究,并分别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地累积指数评价法对表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辽河上游来水中Cr、Cd、Zn、Cu、As、Pb元素浓度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标准规定的限值;太子河中Cr、Co、Ni、Cu、Zn、Cd、Pb元素浓度较高,海城河Mn、As元素浓度较高;主要排污口水体中Cr、Cu、As、Cd、Pb元素浓度均低于GB 3838—2002的Ⅰ类标准规定的限值,其中纱厂潮沟、港监潮沟排污口水体重金属浓度较高。大辽河沉积物重金属浓度表现出自上游向下游递减的特征,西潮沟、港监潮沟排污口沉积物重金属浓度高于其他排污口。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表明,大辽河水质情况较好,太子河存在较高的潜在污染风险;而地累积指数评价法表明,大辽河主要汇入河流和主要污染源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多为清洁,只有西潮沟排污口沉积物中As处于轻度污染,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