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内传统治水管理机制存在较多弊端,浙江省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建章立制,将创新性的理念转化为实践,以科学的治水方式、有效的治水模式、多样的治水形式为立足点,建立了组织领导、规划推进、责任落实、督查考核、区域联动、经费保障和全民共治等特色管理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五水共治"现行的管理机制仍有不少欠缺之处,需要不断完善治水管理机制,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环境保护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水是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浙江作为经济大省,不仅用水量巨大,同时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发生率也较高,水污染和资源性缺水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社会的生产生活。2013年,省委省政府站在全省治水的高度,提出"五水共治"伟大策略。"五水共治"的提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省水资源管理的诸多问题,强化环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则为"五水共治"工作的顺利推进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燕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1):124+126-124
2013年底,在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即"五水共治"被首次提出。2014年1月,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长李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污水治理被列为为民办实事的十件之首。本文以"五水共治",重点在水污染治理和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和完善,即"治污为主,突出重点;水岸并举,系统治理"。  相似文献   

4.
2013年11月,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战略部署,将治水作为推动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作为优环境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五水共治”既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统筹共治,更是浙江省上下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的社会共治.三年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主导力推、社会积极响应的全民治水成绩斐然,三年治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社会公众对治水的支持度连续达到96%以上.“五水共治”是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治省兴省的关键之策,是倒逼转型的铁腕重拳,是百姓点赞的德政工程,是协调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重要探索.“五水共治”蕴涵着环境治理理念的重大转变,体现了环境治理从党委政府大包大揽向社会协同共治的政策创新,是浙江省环境治理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浙江省主要河流湖泊的污染现象引起社会关注,针对这个问题,浙江省提出"五水共治"的战略举措。典型案例表明:"五水共治"策略是解决水环境问题、化解水污染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等的成功策略。建议浙江省继续坚持可持续的长远战略规划,进一步多渠道多角度提升浙江水环境质量,促进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构建"协定水污染排放标准",并且通过水资源有偿使用对水资源使用者进行约束和规范。此外,建议推动政府与环保及金融机构战略合作,设立系列"环保基金"与绿色金融推进机制,使之走向环保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之下,环境发展不再是单纯地依靠摧毁生态环境来获取相关的经济效益,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及相关的环保部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五水共治"的发展战略。这在浙江省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也是我省政府对于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深刻理解以及灵活变通的结果。因此,笔者将就"五水共治"的意义与读者作一些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多元共治视角下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湾区城市建设面临着多种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治理机制、环境利益保障等既有问题也为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下,可以结合《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要求,从多元共治的角度寻求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系统梳理了近年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分析了水环境质量、水生态、水资源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目标实现和机构改革的新形势,从空间管控、三源共治、"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等方面科学谋划了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以期改善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助力美丽中国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3月17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颁布,我国环境治理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而《纲要》中明确的"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要求体现了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由政府单维管制模式向社会多主体共治模式发展的趋势,为我国新时期建设现代化的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五水共治"是实现工业化朝创新、环保趋势发展的必经途径,治水过程与经济转型过程相辅相成,景宁县以提升工业化水平,改善城建环境为目标,近年来着力把控治水与经济转型相结合的途径,在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效益提升、实现集约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以期能加快县城现代化产业建设,促进"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完善,有效支撑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文在梳理和总结生态环境监测从“跟跑”变为“并跑”,并向“领跑”迈进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支撑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理论和战略研究方面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好吃。因而吃的讲究极多。自古以来。有关吃的外观、内容乃至礼仪、细节都有说法。而烹调技术、口味之类的食谱、馔经,更是汗牛充栋。连孔圣人都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甚至关心到作料,强调“不撤姜食”。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人心目中所占的分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梳理与总结各类具有空间性质的规划中提及的管控空间类型,分析了各类空间性规划在制度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空间规划的重点内容即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以及保护边界和开发边界的对象进行了初步划分,并且对"三个空间"和"两个边界"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归纳。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底,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提出了城市不同层次规划中低影响开发的控制目标和相关要求,以及雨水管理的技术方法.海绵城市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但对于国外先进城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的直接经验借鉴仍然较少,这里通过重点介绍美国俄勒冈州尤金市雨水“Onsite”(雨水地块内处理)的管理理念、方法以及主要雨水管理设施的用地指标,以期为国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及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17.
该文将环保部门应以“有作为”赢得“有地位”为论题,提出了实现“有作为”的四个基本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数百年前,当企业家初次遇到严重的环境问题时,他们只需简单地转移业务。例如,把钢铁厂从利物浦搬到匹兹堡,然后再移迁到中国,而现在没有新的厂址可供迁移了。当企业家无处可藏而不得不面临环境问题的时候,他们最初的反应是勉强接受这恼人的额外成本,并迅速指出没  相似文献   

19.
冬防"慢支"     
霍寿喜 《环境》2002,(1):31
临床实践表明,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发病最高时段一般出现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这三个月的发病率约占全年的50%。气象资料分析发现,“慢支”发病人数与月极端最低气温成反相关,即温度降低,发病人数越多;而与偏北风的频率成正相关,这是因为我国属季风气候,“偏北风”常常  相似文献   

20.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大诗人苏东坡的《春江晓景》写于宋时初春的江南,正是河豚欲从大海回溯至江河,逆流而上准备产卵之时节.毫无疑问,宋代的江南一带,河流等自然环境是绝对的"原生态",尽管人们每年都捕捞河豚,但似乎河豚种群的繁衍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污染更是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