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5,15(4):27-27
专门从事环境可持续研究的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克里斯托弗-弗莱2005年9月28日表示,尽管可再生能源目前每全球能源市场上的份额只有2%,但比例在不断增加,到2040年,其产量将赶上传统油气能源的产量.弗莱说,过去有种观点认为,真正的能源人士从来不打可再生能源的主意,但这种状况正在改变。今年全球共有240亿美元投入到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中,投资主要是看到可再生能源潜力的石油巨头。  相似文献   

2.
基于粮食安全的生物能源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是缓解能源供求矛盾的有效手段,世界许多国家都先后不同程度地开发了生物能源产业。随着生物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当前粮价与石油价格的联动性日益增强,农产品的能源属性日渐显现。作为连通农业和能源的一个新兴产业,生物能源事实上面临着两端约束。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既解决了能源问题,也造成了能源与人争粮,对粮食安全形成了挑战。我们必须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关注能源安全,在协调粮食安全的同时寻求发展生物能源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球能源系统转型正处于化石能源阶段通向第三次能源系统转型的入口。基于第三次能源革命的特点和我国目前以煤炭为主、油气为辅的化石能源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第三次能源系统转型是一次"新能源革命"。本文通过分析全球能源系统转型的观点、特点来探索中国能源系统转型的方向与目标,并提出中国能源系统转型在产业技术、电力系统弹性、管理体制和社会公众参与方面面临的挑战。为此,近期中国要实现"十三五"(2016—2020年)新能源目标和2030年减碳目标,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①做好需求响应分析,加大新能源产业技术政策支持力度;②整合新能源产业管理职能,以提高能源系统的弹性;③拓宽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渠道,参与全球碳排放限额交易市场;④推进新能源相关立法并提高规划的时效性和协调性;⑤提高政策决策透明度,增强能源革命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4.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18(4):24-24
<正>世界能源消耗量的持续增加,使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形势愈发明显,缓解能源危机,开发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类别,在地球上是最古老、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全球范围内的巨大蕴藏量、可再生、分布广、无污染的特性,使风能发电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查道炯 《绿叶》2010,(5):84-90
探索怎样开展好能源的国际合作,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有怎样的能源发展目标。我们的关注点和精力刁应该老放在担心别人有资源不卖给我们,到处找油气上面。中国的能源国际合作是否有更广阔的互间,最终取决于自己国内的能源市场做得怎样——做好了国内的事,才会拥有话语权,再寻求国际雀作就能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应该调动公共资源,先把节能减排和国内能源结构的优化真正做起来。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13,(10):28-30
2012年,全国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总计达到1006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了32724万吨标准煤。尽管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中国能源生态足迹的时空动态特征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出1990—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能源足迹强度(EFI)、能源足迹生态压力(EPIEF)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能源足迹波动上升,能源消费结构有所改善,但煤炭足迹仍占主导,近几年又有回升趋势;能源足迹强度呈幂指数衰减,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EPIEF呈上升趋势,说明能源利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逐渐增大。在空间分布上,各省区能源足迹差异显著,能源足迹强度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而EPIEF则由西向东呈增大趋势。依据EPIEF指数将中国30个省区划分为能源足迹生态盈余区(EPIEF1)、生态轻度亏损区(1EPIEF5)和生态严重亏损区(EPIEF5)3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这里所说的新能源是指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是绿色能源,即不会产生污染的能源。新能源的发展将催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新能源是能源和谐行动,能够推动能源民主化。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推进能源和谐行动,促使经济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记者为此专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研究员。  相似文献   

9.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4,(5):70-70
正"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计划启动联合国近日正式启动了一项"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十年(2014~2024年)"战略。这项计划将向全球提供现代化能源服务,将能源效率的提高速度拉升一倍,实现全球共享可再生能源。项目呼吁私营部门进行创新和投资,达成三大能源目标:确保全世界的人口普遍享有现代能源服务;将提高能源效率的速度提升一倍;将全球使用的能源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10.
<正>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认知中,工矿企业及交通运输等领域是能源消耗的大头,但其实家庭中所消耗的能源也不容小觑。拿美国来说,全美家庭一年在取暖、空调、热水和各种家用电器等方面所消耗的能源,加起来超过10万亿英热单位,几乎占到所有能源消耗的11%。尽管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总量变化并不显著。因此近年来美国政府鼓励美国家庭进一步降低能耗。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美国1.136亿个家庭消耗了10.18万亿英热单位。  相似文献   

11.
四川能源系统的现状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统计和分析四川省能源资源、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数量和构成现状,探讨了全省能源生产消费的主要特征,提出了能源资源、能源生产和消费系统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尽管人类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的认识还是很不充分的,但是继续拖延不采取措施是危险的,采取对抗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的措施是行不通的。只有在继续进行全球性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寻求适应一定程度全球变化的措施,并立即着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才是唯一明智的态度。化石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既使用化石能源,又不排放二氧化碳是不可能是。首要的任务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3):48-48
<正>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周建24日在此间举行的第三次亚欧环境部长会议上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针对本次会议主题"气候变化与可持续能源",周建做了题为"以环境优  相似文献   

14.
于卿婵  陈曦华 《绿叶》2012,(9):82-86
通过对美国的环境、能源与气候政策的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如何结合管理体制来设计和实施政策。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不同,环境治理的阶段也不同。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适合于解决中国现阶段环境、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的方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能源产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能源产业在可持续理念下的六大战略,即:(1)在发展模式上,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技战略;(2)在能源消费上,要立足中国实际,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同时,实施煤、油、气等多能源并举的多样化战略;(3)在能源供给上,考虑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应当加大实施"走出去"的战略;(4)在能源生产上,要积极开发各种能源,尤其是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新能源战略;(5)在能源产业上,要做到开发与节约并举,积极开展节能活动,实施节能优先战略;(6)在全局发展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J际情况,要实施能源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能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述虎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3):173-175,178
分析了我国能源开发的现状,指出现行能源结构给能源开发和消费带来的三个主要问题:能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环境污染严重、现行能源战略不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现行能源结构、发展洁净煤技术、加大我国西部天然气开发的投入、发展核能和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运用Super-SBM模型对中国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构建VAR模型,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多数年份中国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基本上是有效的;碳排放与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碳排放量的波动主要由其自身因素决定,但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占30%左右。从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的视角提出中国降低碳排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具有能效高、清洁环保、安全性好、削峰填谷等诸多优点。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扩大天然气应用和实现资源就地转化的重要方向和选择,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同时也能够提升天然气优化利用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深化能源行业及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产业政策进行详细分析,对江苏、上海、浙江等重点地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调研基础上,系统提出当前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存在的问题,并在合理布局、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经济政策、核心技术研发等多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能源需求量日益扩大的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快速增长,中国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形势。为了实现“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及2030 年实现碳峰值的承诺,提高能源效率和碳减排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选取与能源效率存在密切关系的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基于超效率DEA 模型对中国1980-2011 年的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利用VEC 模型分析发现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同时,在此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就我国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作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得提升有积极的正效应,而经济发展水平对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各因素对能源效率的贡献百分比来看, 产业结构比例对能源效率的贡献最大, 然后依次是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进步。最后结合以上分析,从加大研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升技术利用水平、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推广新能源使用与技术扩散能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西藏农村能源消费及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国田  张雷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3):238-241,244
西藏农村人口现有220多万,占全区总人口80%以上,农村经济落后,城乡差距很大。西藏农村能源资源主要有水力、地热、太阳能、风力、林木和畜粪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热值的优质能源很少。在这种经济发展水平及能源资源基础条件下,农村能源消费中高热值的现代能源比重很低,主要以生物质能如薪柴、牛粪、草皮等为主。这种低水平的能源消费结构已经对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西藏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改变农村目前的消费结构,应发展太阳能、风能、农村小水电及输入高热值的化石能源替代目前生物质能的消费,减少因能源消费对西藏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