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某钢厂几起桥式起重机的事故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止该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运用故障树分析的软件CAFTA,对桥式起重机挤压事故进行了故障树分析,探讨了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法的起重机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国内外起重机安全评估方法的缺失和不足,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在役通用桥式起重机为例,建立通用桥式起重机安全评价模型,对其安全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化评价,最后给出整机的安全等级及评价因子对系统安全的贡献程度.企业可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具体的整改方案以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对实例桥式起重机的安全性分析,其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整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各因素对整机系统安全性的影响及大小,为起重机安全评价提出一种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运用故障树分析的软件CAFTA,对桥式起重机挤压事故进行了故障树分析,探讨了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起桥式起重机伤亡事故的经过、发生事故的原因,认为是设备存在严重隐患和管理不完善。提出了预防起重机械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桥式起重机吊物坠落、撞人事故进行了事故树分析,并利用计算机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事故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7.
结合一起桥式起重机在维修过程中发生的人员坠落的安全生产事故,系统分析了事故的过程,总结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几点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和对策,为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桥式起重机是我国钢铁冶金等大型企业中最主要、最常用的起重、运输及其他多种操作的重要设备。桥式起重机俗称“天车”。桥式起重机的“过捲”事故也叫“吊钩上天”,属于桥式起重机的恶性事故之一。该事故发生时,轻者定动滑轮组挤坏,钢丝绳受损报废;重者钩组与所吊物坠地,后果不堪设想。全国起重类事故中“过捲”事故亦占较大比例,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非常严重。因此,必须进行认真的防控治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起桥式起重机伤亡事故的经过,发生事故 的原因,认为是设备存在严重隐患和管理不完善,提出了预防起重机械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起重机在高压线下工作,最容易发生的事故是触电事故,而且后果相当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历年来流动式起重机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起重事故死亡总人数的24%,仅次于桥式和门式起重机。近几年,锦州地区发生了多起流动式起重机触电伤害事故及人身未遂事故,而且有些事故是重复发生。因此,有必要分析事故原因,找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流动式超重机触电伤害事故原因流动式起重机作业中的触电伤害事故,受多种因素影响,从人、机、环境方面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徐振振  袁野  武星昊 《安全》2021,42(3):75-80
CALM单点系泊浮筒建造过程中涉及到的有限空间作业多,危险性大,易发生安全事故。为降低作业风险,本文结合单点系泊浮筒建造实际情况,辨识浮筒建造有限空间作业的主要风险,并从作业前准备、作业过程控制以及应急救援等方面系统提出安全管控措施。通过监督落实作业方案、工作前安全分析、作业许可、气体检测、通风、应急预案等预防控制措施,可以规范有限空间现场施工,有效降低作业风险,确保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2.
固井是钻完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固井作业具有整体性、一次性和不可逆的特性,其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根据固井作业其自身的工艺特点,明确固井过程中易发生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是否具有控制和监测手段、危险因素造成事故的频率以及产生事故所造成的当量直接经济损失。运用MLS评价方法对固井作业施工过程中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最后,根据固井危险因素分析和危险值评估结果,明确固井施工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主要危险因素存在的原因,采取明确的危险控制措施,减少施工风险,确保固井作业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3.
Problem and Method: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trends in the relative risks for being involved in fatal occupational highway transportation accidents based upon the age and gender of the victim. 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lative risks were identified based upon age; howeve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lative risks based upon gender. The trend analysis of relative risks for all motor-vehicle accidents based upon age showed that males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cubic trend while females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linear trend. The trend analysis of relative risks for fatal motor-vehicle accidents specifically involving vehicle operators based upon age yielded a significant quadratic trend for males and no significant trends for females. Examining the relative risks for fatalities involving only motor-vehicle operators controll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differences in job exposure to motor-vehicle accidents based upon age. Impact: Prevention measures are identified as most crucial for older male workers in the transportation and agriculture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4.
Despite the increased understanding of how accidents occur in the chemical process industry, today's safety measures and indicators do not prevent these accidents from occurring. Finding a way to better, proactively, identifying precursors to imminent safety risks, could help organizations to focus their limited resources. The protocol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 in this paper shows a way to do this. Basis is to examine usually low consequence, high likelihood reoccurring disruptions or deviations in the process (e.g. defects, disturbances, anomalies) for their relevance to process safety and define those possibly leading to accidents as ‘precursors’. As a next step ineffective supervising and managerial control processes and their underlying latent conditions, causing the persistence of these precursors, are identified and it was shown how these cause safety barriers to become ineffective and to open the way to accidents. In conclusion,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posed 7-stage protocol developed to this end can explicitly and proactively indicate safety risks, and find the controlling latent conditions causing the trouble. It will help organizations to direct their resources to improve safety, which will include their control structure and their normal way of working and will yield higher efficiency as a side benefit.  相似文献   

15.
钻机是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作业的重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极大风险,如果对其中的风险因素管理不善,风险转化为事故,将造成极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的形象与生产。为了预防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作业过程的事故发生,提高钻井队安全管理水平,论文采用通过对系统技术风险概率Pf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Cf的估计和模糊评判的方法得到系统的风险状况Rf,为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消减措施提供了决策依据。论文以某型号电动钻机的电气控制系统为例进行风险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16.
美国海岸警卫队在利用IRA评估其装备总体风险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事故序列图帮助分析人员从整体层面认识事故、灾难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查找事故中的各个要素,分析各要素在事故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针对我国大型油轮原油泄漏事故风险日益增加的现状,介绍了事故序列图分析事故的原理,并结合典型事故案例,给出了防止大型油轮发生原油泄漏事故的措施,以及减轻事故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解读OHSMS标准相关术语,分析OHSMS运行中对危险源的管控机制与常规安全管理强调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关系。基于企业现有风险评价方法的缺陷建议,宜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手段,提出针对不同风险性质的危险源策划控制措施应依据的原则和思路。从运行控制、绩效监控机制等方面分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企业常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对应关系。在OHSMS运行中应强调对危险源的管控,合理策划控制措施,通过实施管理方案和引入绩效监控机制实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8.
矿山斜井轨道运输跑车事故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应用风险分析方法中的事故树分析法,对矿山斜井轨道运输跑车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根据现实的各种约束,提出了可行的消除危险或减小风险的安全建议和措施。在机械设备运行阶段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操作,使设备系统达到可接受的最高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大型游乐设施事故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目前部分设计制造单位对游乐设施危险源识别不充分,风险分析不到位,防控措施流于形式,不能从设计制造阶段彻底消除不安全因素,希望使用单位的规范管理来规避风险,这不能从根本上控制风险,游客和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必须通过设备本体的安全功能来约束和控制.本文结合标准...  相似文献   

20.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制成安全检查表,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煤矿的主要系统存在的隐患进行逐项诊断,主要诊断矿井的瓦斯抽放系统、矿井的通风系统、矿井的防尘系统、矿井的防灭火系统以及矿井运输提升系统等。诊断主要是针对瓦斯重大灾害及矿井生产过程中违章违规现象以及矿井自然属性带来的系统固有隐患,对矿井中员工的操作规范情况也进行检查,并对存在的隐患和员工的错误操作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促使煤矿及时对矿井存在的系统固有隐患和人为隐患进行整改,以消除在生产动态过程中查出的隐患,从而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消灭了事故隐患,实际上也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达到防患于未然,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