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5,15(1):14-14
世界能源理事会预测,到2050年前后,新能源将替代50%的传统能源。在各国对新能源的研发中,风能的势头最猛。小型风力发电机因具有成本低、噪音小、安装方便等特点,市场前景不断看好。日本开发了一种在每秒1米的风速下也能发电的小型发电机。英国研究人员不久前还开发出了一种“水下风车”,能利用潮汐发电。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决定于2005~2007年期间,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并于3月24日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公告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球能源系统转型正处于化石能源阶段通向第三次能源系统转型的入口。基于第三次能源革命的特点和我国目前以煤炭为主、油气为辅的化石能源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第三次能源系统转型是一次"新能源革命"。本文通过分析全球能源系统转型的观点、特点来探索中国能源系统转型的方向与目标,并提出中国能源系统转型在产业技术、电力系统弹性、管理体制和社会公众参与方面面临的挑战。为此,近期中国要实现"十三五"(2016—2020年)新能源目标和2030年减碳目标,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①做好需求响应分析,加大新能源产业技术政策支持力度;②整合新能源产业管理职能,以提高能源系统的弹性;③拓宽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渠道,参与全球碳排放限额交易市场;④推进新能源相关立法并提高规划的时效性和协调性;⑤提高政策决策透明度,增强能源革命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这里所说的新能源是指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是绿色能源,即不会产生污染的能源。新能源的发展将催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新能源是能源和谐行动,能够推动能源民主化。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推进能源和谐行动,促使经济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记者为此专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戴星翼 《绿叶》2012,(12):46-51
新能源多是清洁能源,也是安全能源。发展新能源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环境的保护、人民福祉的提高。但是发展新能源切不可急功近利,否则就会重蹈此次光伏产业的覆辙。未来发展新能源必须关注基础,关注核心竞争力.关注整个制造体系、应用体系的打造。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矿物能源是世界经济的动力。但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铀的利用,是对资源的转换和毁灭,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新型经济的目标是起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将可更新能源作为拥有未来文明模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12,(2):106
全球石油资源理论上仅够开采40年,天然气仅够开采60年,煤炭全世界已探明的静态可采储量还可以开采226年。尽快使用替代的清洁能源,比任何时候都紧迫,我国已对新能源企业给予优惠政策,鼓励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8.
可替代能源普及前石油恐将耗尽 美国研究人员根据10多家世界著名石油或新能源企业的资料进行推算后,认为世界石油资源有可能在全球普及可替代能源前消耗殆尽。  相似文献   

9.
龙韬 《绿叶》2010,(5):79-83
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的中国,由于缺乏长远的整体战略,各种政策手段配合不力甚至相互脱节,在能源方面遭受了重大损失。如何才能把握能源的主动权?在传统能源领域,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树立蓝色国防观,保障海外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在新兴能源领域,要争取掌控原创性的技术,大力开发新能源。这中间,把自己疆域内的能源开发好是重点,因为它最可控、最可靠。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2013,(6):1
据统计.全球石油资源理论上仅够开采40年.天然气仅够开采60年,煤炭全世界已探明的静态可采储量还可以开采226年。尽快使用替代的清洁能源,比任何时候都紧迫,我国已对新能源企业给予优惠政策,鼓励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能忽视能源问题。四川是一个能源生产与消费大省,能源问题对全省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影响,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增强能源意识,对于四川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正>以"新能源,为新常态带路"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于2015年4月1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业界人士聚集一堂,共同探讨新能源的发展路径。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全球能源供应增量中2/3将来自新能源,2035年新能源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力。近年来,中国在国家政策扶持和能源结构调整双重作用下,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层次快速提升。目前中国风电发电总装机及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到去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600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能源产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能源产业在可持续理念下的六大战略,即:(1)在发展模式上,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技战略;(2)在能源消费上,要立足中国实际,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同时,实施煤、油、气等多能源并举的多样化战略;(3)在能源供给上,考虑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应当加大实施"走出去"的战略;(4)在能源生产上,要积极开发各种能源,尤其是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新能源战略;(5)在能源产业上,要做到开发与节约并举,积极开展节能活动,实施节能优先战略;(6)在全局发展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J际情况,要实施能源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4.
姜克隽 《绿叶》2010,(12):39-44
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其他能源所占比例偏小。能源局提出的"两个目标",对未来的建设至关重要,然而困难重重,践行不易。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技术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开发新能源总是伴随论争与挑战,难处虽多,前景却依然为人看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我国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5.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0,(10):63-63
太阳能改变生活 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近日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太阳能改变生活”。科技部领导在出席大会时表示,未来几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将大力发展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加强清洁煤和煤基燃气技术的研发应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智能电网技术研发示范,加快核能发展,为未来提供安全可靠的低碳能源。  相似文献   

16.
王建 《绿叶》2010,(5):74-78
中国人口多、石油资源少,无法依赖世界资源完成能源结构从以煤为主到以石油为主的转变。同时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生产的产品要供各国消费,因而对能源的需求量比其他国家大得多。这种全球分工结构导致中国在开发新能源方面有更强烈的迫切性。大国不能走一步看一步,我们要把能源问题纳入国家未来总体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做好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安排,从现在开始为长远铺路。  相似文献   

17.
文中简要叙述了农村能源是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出新疆农村能源缺乏,结构不合理,热效率低,浪费大等,是造成新疆干旱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领导,提高能源意识,制定能源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农村能源产业和大力营造薪炭林,并增加农村商品能源供应,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解决农村能源建设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18.
法国环能署(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隶属于法国政府几个主管环境、科研和工业的行政部,致力于实施国家在环境和能源领域的政策。环能署为市政部门和企业提供咨询建议,并资助他们开展的项目。环能署针对经济活动单位及公众开展宣传工作,以改善他们的行为。环能署拥有专业技术部门,并在26个行政大区设有地方代表机构。环能署管理的预算经费近30亿法国法郎(折合4.58亿欧元)。环能署开展的业务范围:大气质量;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和有毒废弃物);污染点;能源控制;推广新能源;环境管理;噪音。一、环能署的三项职能1.鼓…  相似文献   

19.
段颀 《绿叶》2012,(3):8-13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汽车市场中所占份额仍然微不足道。在这一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示范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二是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各种扶持政策和财政补贴,三是为数不多的新能源汽车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少数几个中心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性理由主要是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而高能耗与重污染正是传统动力汽车显著的负外部性特征。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注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其发展过程又注定是独特的。在考虑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问题时,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能源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能源战略,是我们始终无法回避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肖劲松  王静静 《绿叶》2012,(4):97-100
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发布的主题为"能源效率"的《2010年最新能源展望报告》。报告显示,能源效率是否能够有效地转变为一个国家整个能源价值链决策过程的核心因素,成为新时期国际战略竞争的重要因素。多国将提高能源效率纳入战略决策显示出如何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