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梨子 《环境》2009,(10):40-41
9月13日,台风来临前的广州酷热难耐,在远洋大厦国际会议厅里的热烈气氛中,著名的环境教育和动物保护科普作家郭耕老师给到场的各界人士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从动物保护到素食与健康,再到素食与环境,郭耕老师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2.
张讴 《环境》2003,(7):33-33
印度人相信许多动物都是超自然力量的化身,这种宗教意识让印度人对某些动物产生敬畏心理,并衍生出不杀生观念,使得新德里的动物多达450种,仅次于非洲内罗毕的650种。新德里市内的大片绿地提供了动物繁衍生息的环境。也演绎出人与动物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俊松 《环境》2004,(7):49
在动物世界里,不少动物要冬眠,然而也有些动物在冬天并不休眠,恰恰是在炎热的夏季,它们为了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要夏眠。  相似文献   

4.
苏杨 《世界环境》2005,(1):88-90
十年前读研究生时,我在位于京城北郊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简称环科院)做实验,很为那儿的“纯天然”环境着迷:工作区和生活区间有一片很大的树林叫梨园,里面是真正的乔灌草结合,梨树下密密匝匝,无路可寻,颇有原始林的味道。比我更喜欢那儿的是动物,以致我们惺惺相惜:我在环科院里就地取材,养过刺猬、鼹鼠,甚至——一条蛇。我一直以为这是环科院的领导深悟好环境的精粹而刻意保留了这样一片乐土。  相似文献   

5.
傅好 《福建环境》2000,(3):16-17
该文阐述了作为一名环境记者或非环境记者,应学好用好环保政策法规,深入实地调研,掌握环境科学知识,写好环境新闻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酞酸酯对人与环境的危害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酞酸酯是一种增塑剂,随着时间的推移,可由塑料中转移到外环境,现已成为地球上最为广泛存在的环境污染物。该文较系统地介绍了酞酸酯的理化性质,毒性和致癌作用,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环境行为,动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等,最后还对酞酸酯的有关毒性评价作了部分介绍。  相似文献   

7.
刘功 《环境》2003,(4):32-33
一些动物是喜欢过独居生活的,如虎、熊、金钱豹等。而对多数动物来说,都喜欢群居。生活在自然界里的动物,它们随时都会遇到不良的生活环境,或者遭受敌害侵袭的可能。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许多动物形成了集群的生活方式,每一种群都是一个有组织的集体,通常有一个或几个强者担任首领,负责全群安全,指挥全群行动环境因素。群体的共同活动,既有利于个体的生存,更有利于种族的延续。  相似文献   

8.
<正> 一般来讲,稀珍动物的保护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即原地保护;易地保护和离体保护。原地保护就是在动物原来生存的环境建立保护区。世界各国都建立了许多动物保护区。我国亦建立了大熊猫、金丝猴、丹顶鹤等许多保护区,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易地保护即由于动物原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巴不适合动物的生存,因此把它们转移到合适的环境去生活,包括新的自然环境,半自  相似文献   

9.
疏浚物倾倒对底栖动物影响较大,由于疏浚物的覆盖,动物栖息环境受到损坏,活动能力强的部分底上动物受到惊扰后会迅速逃离现场,来不及逃离的底上动物将被掩埋而死亡,多数底内动物可以穿过覆盖层垂直迁移上来。停止倾倒后,在几个月或较长时间内,底栖生物群落将重新建立。悬浮疏浚物会引起局部水域水质浑浊,降低初级生产力水平,扰乱部分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迁移规律,刺激大部分游泳生物逃离现场,但停止倾倒后,浮游生物群落和游泳生物群落将会很快重新建立。  相似文献   

10.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筛选与测试方法的研究是近年来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在水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目前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发展方法学,如基于鱼类实验动物的离体或活体测试方法.对内分泌干扰物鱼类筛选测试的科学基础、内分泌干扰物的生物性标志、筛选测试方法以及用于内分泌干扰物筛选测试的几种主要鱼类实验动物进行了介绍,同时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内分泌干扰筛选测试鱼类实验动物,并提出系统的鱼类实验动物培育和筛选测试方法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