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环境监控与预警》编辑部与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部联合开展2019年"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预警"专刊(正式出版,非增刊)征稿工作,并计划于2019年第5或6期(9或11月)出版。现诚挚邀请国内各级环境监测中心、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从事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及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及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国内对土壤生态环境健康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传统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不足,介绍了土壤生态环境健康监测技术,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态监测方法,旨在通过对各项技术的比较,了解各项监测技术对土壤健康监测和评价现状。对土壤生态环境健康监测与评价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未来需要对土壤生态健康监测技术进行标准化和定量化;开展多生物指标联合监测;结合遥感和物联网技术扩大土壤时空监测尺度,形成完整的土壤生态环境健康监测与评价体系,为环境管理部门有效监测土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加强预警监测体系建设 高效应对突发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区域突发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与特点以及环境监测应对突发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指出了环境监测应对突发生态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快预警监测技术体系建设,丰富预警监测技术手段,重视生物生态监测在预警监测中的作用,提高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水平,发挥环境信息系统在预警监测中的作用,加强预警监测技术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我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 ,加速我区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才的培养 ,利于在全疆各地州顺利开展生态遥感监测工作。受自治区环保局委托 ,中心站举办为期 3个月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培训 ,来自全疆 8个地州的专职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旨在利用遥感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建立新疆环境本底数据库 ,为今后生态环境规划和建设奠定基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培训@于刚$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  相似文献   

5.
正《环境研究与监测》是由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主管、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主办的行业内部期刊,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发行了31卷。内设科研报告、监测技术、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环境评价、专论与综述等栏目,成为了广大一线环保工作者学术经验交流、宣传环保知识和弘扬环保理念的平台。现面向社会征收环境保护专业论文,专业论文要求如下:1.论文议题为监测分析技术、污染治理、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生态遥感技术、环境质量预警、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环境监测采样  相似文献   

6.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是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构建水源地水质预警指标体系是水源地监控预警工作的重要基础。系统分析了常规水质在线、生物毒性在线、卫星遥感、人工巡视等水质预警监测技术手段,并分析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以此为基础,遵循水源地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实际需求,统筹兼顾,提出了建立以常规理化-生物毒性在线监测相结合,遥感监测与人工巡查相统筹的一体化水源地水质预警指标体系,为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控工作提供合理的、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太湖流域水环境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提升中国水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建立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域,探索了水环境天地一体化监测方法,有效地结合地面常规监测与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优势,弥补了现行环境监测体系的不足,为环境污染,生态变化,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及应急救助等指挥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国内外遥感监测平台的发展现状,基于湖南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遥感监测平台存在遥感监测与评估技术缺乏、监测能力薄弱以及监测网络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从平台建设架构出发,构建了数据平台,对卫星遥感数据、地面调查/监测资料、无人机航测数据进行管理、存储、分析等;业务平台,主要围绕水、气、土壤等整个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开展相应的监测和管理,还可针对重点区域,环境督察等业务进行拓展;展示平台,主要是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和硬件对各类业务进行可视化。提出发射独立高分遥感卫星、深化遥感监测应用研究、加强各部门协同合作等建议,以期为湖南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平台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中国"十二五"期间近岸海域环境形势和管理需求,在分析国内外监测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路线应以优化布点、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浮标自动监测和卫星遥感为基本手段,重点针对河口、海湾区域富营养化和生态效应问题,依托国家、省/分站、地(市)和县(区)四级监测运行模式,完善近岸海域质量、海岸带环境、陆源输入通量、监控预警和事故应急监测方法,构建基于生态目标的近岸海域环境综合监测和评价体系,并对各类监测点位、监测指标和监测频次进行了优化筛选。  相似文献   

10.
于刚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4):F0004-F0004
“十五”期间,新疆环境监谢中心站着重从遥感监测技术入手.以“说清新疆宏观生态环境现状”为目的,开展新疆宏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工作。为满足环境保护和管理的要求,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从2004年起着手准备建设“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监测网络。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和论证,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从2005年开始将逐步推进生态监测“天地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1.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五”环境规划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重要的规划内容。2010年5月在湖南长沙召开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讨会中将加强全国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工作,启动底栖生物、着生生物和浮游生物监测,逐步开展生物毒理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监测,研究生物监测预警技术及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价专项工作列入“十二五”期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区域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污染特征,加强区域间的环境合作,实施区域联防联控是解决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对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要求,目前京津冀区域大气监测体系还存在着监测网络不健全、监测项目覆盖不全面、监测新技术应用不足、质控体系不完善、信息产品供给与公众需求有差距等问题,与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要求不相适应。为全面提升京津冀区域大气监测体系对区域联防联控的技术支撑能力,亟需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的监测网络,增设传输研究、污染监控等特殊监测点位;逐步拓展监测项目,开展颗粒物化学组分和O_3前体物监测;加快遥感监测等立体监测技术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全面分析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与传输规律;加强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力建设,为重污染天气应对提供技术支持;规范监测事权上收后的全过程质控体系,建立颗粒物标准方法比对和O_3量值传递质控机制;构建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加强数据分析应用与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3.
正《环境研究与监测》是由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主管、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主办的行业内部期刊,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发行了31卷。内设科研报告、监测技术、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环境评价、专论与综述等栏目,成为了广大一线环保工作者学术经验交流、宣传环保知识和弘扬环保理念的平台。现面向社会征收环境保护专业论文,专业论文要求如下:1、论文议题为监测分析技术、污染治理、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生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十三五”生态环境监测研究热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科学计量与可视化相关工具,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27种环境科学类核心期刊发表的2016—2020年生态环境监测论文数据为基础,从载文量分布、高被引论文、高产机构分布和技术主题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监测论文数量有所增加,主要载文期刊分布于《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监测》《环境科学与技术》;主要发文机构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前10位的技术主题词分别是PM_(2.5)、重金属、土壤、污染特征、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生态风险、臭氧、沉积物、多环芳烃,结合"十三五"前期和中后期热点主题词变化分析了生态环境监测研究关注点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成立于1976年,隶属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为国家环境监测一级站,是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的业务中心、数据中心、分析中心、质控中心、预报预警中心,承担大气、水、土壤、生态、噪声等环境质量监测以及生态状况调查、评估、考核等技术工作,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环境执法监测工作,环境应急监测与预报预警工作,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16.
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积极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区域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 ,加之人类不合理的开发 ,使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新疆宏观生态环境的现状 ,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积极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工作。监测技术人员在获取全区气象卫星 NOAA— 12五个波段影像数据的基础上 ,利用遥感软件完成了全区和有关地、州、市土地荒漠现状程度 (五个级别 )的评价和制图工作 ,并针对荒漠化程度的差异 ,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 ,为全区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和管理提供了依据。通过此次监测 ,不仅提高了全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水平 ,也为…  相似文献   

17.
正《环境监控与预警》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主管、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和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共同协办的期刊。期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2-18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6732。本刊致力于传播和推广先进的环保科技成果,聚焦环境前沿科技,介绍国内外环境监测、环境预警、环境信息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发展,跟踪国家及地方的环境政策、环境标准的变化。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信息、环境治理、环境科学研究及其他领域的环境工作者。常设栏目有:前沿评述、环境预警、监测技术、解析评价、监管新论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卫星、航空技术及其业务化应用的快速发展,遥感监测已成为天空地一体化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述了环境遥感业务化的发展及特点,以江苏省为例,详细介绍了水环境、大气环境及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省级具体应用情况。针对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需求,尝试从同质处理、调查验证、硬件建设、热点挖掘、人才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省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工作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成立于1976年,隶属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为国家环境监测一级站,是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的业务中心、数据中心、分析中心、质控中心、预报预警中心,承担大气、水、土壤、生态、噪声等环境质量监测以及生态状况调查、评估、考核等技术工作,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环境执法监测工作,环境应急监测与预报预警工作,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环境监测网络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与数据安全有效传输、综合分析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成因及潜在风险等工作,为环境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环境监测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成立于1976年,隶属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为国家环境监测一级站,是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的业务中心、数据中心、分析中心、质控中心、预报预警中心,承担大气、水、土壤、生态、噪声等环境质量监测以及生态状况调查、评估、考核等技术工作,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环境执法监测工作,环境应急监测与预报预警工作,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环境监测网络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与数据安全有效传输、综合分析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成因及潜在风险等工作,为环境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环境监测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