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简单介绍了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在炼制企业储油罐区"大、小呼吸"废气治理中应用方案及特点,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并重点介绍了多级交接吸附油气回收工艺在提高油气回收率及降低油气回收装置价格方面的优点,为吸附法油气回收工艺提供可能的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2.
《环境》2017,(5)
<正>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燃油消耗的迅速增加,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排放的油气污染物已成为一大污染源。但目前,我国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回收利用油气问题。此外,由于广东省开展油气回收工作时值"亚运"会期间,存在时间紧、任务重等情况,珠三角地区部分油气企业并未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油气回收工艺技术。此外,政府及企业日常监督、管理措施不到位,致使如今油气回收效果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利用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将海上油气处理平台生产期间的伴生气液化成LNG产品,采用LNG罐箱技术进行LNG产品储运的方案技术可行性。表明LNG罐箱技术与天然气液化技术的组合,能有效实现平台未利用伴生气的回收,该技术组合为海上平台伴生气回收开创了一种新模式,可实现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环保的目的,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汽油在储存、远输过程中挥发的油气对环境、健康和安全产生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统计,中国石化作为我国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2005年汽油产量就达到2.298×10~7t,如此巨量的汽油在储运环节中,每年排到大气中的油气可达几万吨。因此,全面推广油气回收技术,控制油气的排放,实现清洁生产,不但满足HSE等方面的需要,也体现了中国石化作为中央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感。我院承担的"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项目于2005年10月通过了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左图为油气回收装置)。  相似文献   

5.
我国GB 20952-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首次提出加油站安装油气处理装置,但是部分油气回收从业人员对油气处理装置的作用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通过对美国加州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阐述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的作用,并对油气处理装置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现状进行全口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油气处理装置是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控制Stage Ⅰ(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或第一阶段油气回收系统)和Stage Ⅱ(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或第二阶段油气回收系统)工作时埋地油罐压力增加所导致的无组织排放,但它不能取代Stage Ⅰ.②2016-2018年北京市油气处理装置NMHC(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分别为5.43、3.67和2.30 g/m3,达标率由98.5%升至99.7%;春、夏、秋、冬四季NMHC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3.54、4.68、3.13和1.64 g/m3,其中夏季NMHC排放浓度最高;"吸附"和"冷凝+膜"处理效果略优于"膜分离".③2017年北京市油气处理装置NMHC排放浓度相对于排放标准(≤ 20 g/m3)的达标率为97.6%,NMHC排放浓度≤ 10 g/m3的比例为90.4%.研究显示,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是埋地油罐压力控制装置,为减少油罐及其附属设施的无组织排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汽车装车栈桥油气排放现状,介绍了"吸收+吸附"法、"冷凝+吸附"法和"冷凝+催化氧化"法3种油气回收工艺流程及国内应用现状,根据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性能参数对3种工艺技术进行了评价分析对比。建议选用"吸收+膜+吸附"的组合工艺回收油气,并采用重芳烃作吸收剂,用疏水性硅胶作吸附剂,为助剂厂新增油气回收装置项目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环境》2017,(5)
<正>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出台以及各地环保执法力度的提升,意味着过去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缺乏抓手、罚款处罚欠缺上位法支持的局面一去不返。从2010年亚运会至今,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系统的建立不过短短数年,各地对于油气回收的监督管理才刚刚起步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少空缺有待填补。企业自检,政府抽查"目前各地对于油气回收的监管大多是采用企业自检+政府抽查的模式,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则还加入了由政府主导的年度监测。"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  相似文献   

8.
《环境》2017,(5)
<正>目前不少加油站存在着油气回收设施部件破损,零部件之间匹配不当,设备未能得到及时维护导致气路堵塞,操作人员对油气回收原理、工艺设备、使用规程不熟悉,未使用或未正确使用油气回收设施等情况。现有技术已不成问题"这加油枪外观与未接受改造之前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油枪里面多了一根管子,直接连通加油机,只要一提油枪加油,油气回收泵就会自动运转,强制把汽车油箱里和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吸回去,再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实施效果,专门研制了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油气回收系统的气液比、密闭性等参数,并通过电力载波技术将数据传输到室内的监控机中进行存储、分析、报警和远传。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成本低廉、安装简单,无需专门铺设通讯电缆,可以很好地满足现场要求。  相似文献   

10.
深入分析了加油站平衡式油气回收系统、真空泵辅助式油气回收系统的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的油气回收效率和关键技术问题,揭示了密封性是平衡式失败和美国模式低效的根本原因,解决了困扰业界的罐压不高、罐压保持、后处理装置是否必要等困惑和争议,提出高效率、低密封性要求的"低罐压真空泵辅助式油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利用加油站的模拟油气回收装置研究了自制疏水硅胶、活性炭以及两者混合物的吸脱附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油气以及进气速度下,疏水硅胶的吸附速度较慢,吸附量较小,但油气更容易脱附,二者混合后效果更好,疏水硅胶有望在吸附法油气回收领域能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油品蒸发损耗及其回收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品在储运、销售、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蒸发损耗,油气回收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常用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包括燃烧法、冷凝法、溶剂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将不同的回收方法进行有机组合,能实现技术互补,进而提高油气的回收效率.对油气回收系统进行评价,显示出其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愈发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使用新型膜分离技术回收轻质油品蒸发出来的油气。介绍了膜分离工艺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工艺特点等。以橡胶态膜作为核心分离组件,自行设计了"膜法+吸附法"油气回收工艺,在油库搭建了500 m3/h的膜法油气回收装置。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装置运行可靠,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安全性高,能够较好地满足国家各项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系统在成品油库汽油装车过程中的应用情况。结合油库油气回收改造的实际情况,重点介绍了了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的工艺流程、油库油气回收系统的组成、监控系统主要功能、环保检测的相关事项,并分析了油气回收系统的经济效益,结合实际经验对油库油气回收改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加油站等每天都有大量油气散发到大气中,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能源,油气回收已成为环保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重点对2010年全市油气回收验收监测及2011年抽测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综合分析,概述了广州市油气回收治理现状,并着重对关键性指标的不达标成因及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油气回收技术在加油站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加油站油气回收的意义、油气回收系统的工艺原理及油气回收系统性能的检测方法.对油气回收系统设备的安装进行了说明,并对油气回收的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在码头油气回收领域缺乏强制性标准或法规,既无对装船作业油船的统一要求又缺少装船油气回收系统的国家标准。针对这一现状,依据国际公约条例列举了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对油船的要求。以上海石化码头油气回收系统为例,介绍了一套符合国际公约要求的并在实际装船作业中应用的码头油气回收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船岸对接安全界面和油气回收装置,会对国内码头油气回收的开展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油气回收系统在芳烃罐区应用的情况,包括油气回收系统处理量的核算方法、油气收集系统的详细流程、油气回收装置工艺方案的选择及流程介绍等,对国内芳烃气体的回收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已进行油气回收改造加油站的现场测试,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软件模拟了卸油及加油油气回收的管道阻力,找出了卸油速度慢及加油油气回收能耗偏高的原因,同时分析了卸油、加油及油气排放处理环节的经济指标,给出了提高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效果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0.
汽油在储存、运翰过程中挥发的油气对环境、健康和安全产生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统计,中国石化作为我国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2005年汽油产最就达到2.298 x 10’t。如此巨量的汽油在储运环节中,每年排到大气中的油气可达几万吨。因此,全面推广油气回收技术,控制油气的排放,实现清洁生产。不但满足HSE等方面的需要.也体现了中国石化作为中央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感。我院承担的"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