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2.
对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洪菊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2,15(2):95-96
根据纳氏试剂与氨氮在一定的碱性条件下有最佳显色效果,对带色混浊的工业废水经预蒸馏后所得的馏出液,通过适当增加纳氏试剂用量的方法来调节其碱度,免去过程繁琐且影响pH调节过程,不仅操作简便且提高了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4.
对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氨氮方法进行了改进,水样取样量和所加入试剂的用量均同步缩小10倍,并于美国Hach公司COD消解管中进行显色反应,另在与之配套的分光光度计上直接比色测定.改进后最低检出限为0.05 mg/L,同时将测定上限扩大到10 mg/L,精密度和准确度与标准法一致. 相似文献
5.
氨氮标准溶液和纳氏试剂保存期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不同浓度的氨氮标准溶液和纳氏试剂的保存期以及上述两种溶液化学性质稳定性的机理.该文对基层监测站在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详细分析了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整个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降低空白吸光度,减少分析误差提高测试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8.
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体中氨氮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在实际工作中用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体中氨氮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参考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并根据工作经验,对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体中氨氮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总结,以期更好的指导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9.
10.
进行了用纳氏试剂比色法直接测定海水中氨氮的试验。试验表明,可用酒石酸钾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掩蔽剂排除海水中钙、镁离子对测定的干扰。着重对氢氧化钠溶液用量、显色剂用量和显色时间进行了试验,以用200g/L氢氧化钠溶液2.5mL,纳氏试剂1.5mL,显色25min为最佳测定条件,并对水样中的盐度影响作了考察。氨氮质量浓度在0.01mg/L—0.40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检出限为0.01mg/L;平行样相对偏差为9%,加标回收率在91%—108%之间;相对盐度为10—32的海水可以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氨氮与纳氏试剂进行显色反应的原理,建立反应体系为1 mL的小体系淡水中氨氮的测定方法。新方法的显色剂用量为20μL、显色时间为10~30 min、盐度<0.5%、pH值为3~11,纳氏试剂以6 000 r/min、5 min进行离心处理,采用酶标仪96孔板在420 nm波长下测定显色反应溶液的吸光度。将该方法与《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国标法)测定氨氮的吸光度进行正交验证,结果表明2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拟合度。新方法的检测范围从国标法的0~2.0 mg/L提升到0~4.8 mg/L。方法测定淡水中氨氮的质量浓度具有简便、连续、快速、高批量的优点,适用于实地、实时地测定淡水中的氨氮。 相似文献
12.
13.
分析HACH氨氮自动监测分析仪所用进口试剂配方中氧化剂、显色剂、催化剂、掩蔽剂、缓冲液的组分、试剂用量、反应机理、吸收光谱、酸碱度、发色时间和温度、显色产物的稳定性、灵敏度、干扰及消除,以及存放条件的差异,自行研发国产配方,并将该国产配方试剂与进口试剂做试验比对,结果 2种试剂的效能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线自动监测仪与实验室国标方法测定地表水中总氮的比对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地表水中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可采用自动监测仪器实现实时监测。采用自动监测与实验室国标方法测定地表水中总氮的结果是否可比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文章根据实际样品比对实验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方法对山西省汾河太原段两个主要断面进行了评价,指出了这几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为今后的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总结了中国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网的建设运行与应用现状,分析了水站目前在运行管理、数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利用水质自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及保障水质自动监测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次溴酸盐氧化法测定海水中氨氮的试验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温度、氧化时间、次溴酸盐用量、氨基酸等影响因素,以及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方法在0 mg/L~0.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8 μg/L,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的RSD为4.4%,能力验证样品的测定结果合格。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