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受电子垃圾污染的广东粤北某镇80亩农田土壤修复为例,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修复方式减少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使产出的农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求,并对该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农田土壤修复经验。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某村庄为实例,介绍了农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方法。对该村庄菜地、基本农田、曾经污灌农田和怀疑受污染的农田土壤进行了12个样品砷、镉、钴、铬、铜、汞、镍、铅、硒、锌等元素全量和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含量监测,并分别采取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该村土壤污染状况。该村土壤中铜、镉、砷、硒、锌和铅超过GB 15618—1995二级标准和环保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评价标准,主要以铜、镉和砷污染为主,其超标率分别为75.0%、58.3%和58.3%;重污染土壤样品数占总监测样品数的41.7%,受中度污染的土壤样品数占25.0%,受轻度污染土壤样品数占8.3%,处于警戒水平的土壤样品占25.0%。不同类型土壤污染程度各异,其中曾经污灌的土壤和怀疑受污染的土壤铜、镉、砷、锌、硒、铅含量较高,基本农田土壤次之,菜地最低。  相似文献   

3.
为指导正确评价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生态修复效果及环境风险,根据辽宁省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状况、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特点,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应用生态风险模型,建立辽宁省地方标准(DB 21/T 2274-2014)——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生态修复标准,提出了生态修复完成后农田土壤中总多环芳烃浓度和苯并[a]芘环境当量总浓度限值。主要内容为:生态修复完成后农田土壤中总多环芳烃浓度低于2 mg/kg,生态修复完成后农田土壤中苯并[a]芘环境当量总浓度低于0.53 mg/kg。  相似文献   

4.
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冶炼厂周边的土壤及稻谷进行重金属(Zn、D、Cu、Pb、Cd和As)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冶炼厂周边土壤中除重金属铅、铬和砷外,其他重金属都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六种重金属平均综合污染指数达到2.89;对于稻谷样本中重金属含量,锌和铬含量满足评价标准要求,铜、铅、镉和砷含量超标,其超标倍数范围分别为4.68~6.35、5.45~36.75、0.05~1.5和1.59—5.67。说明冶炼厂周边土壤及稻谷已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上的污染。而重金属污染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冶炼厂周边的土壤中存在多种重金属不同程度、不同组合的复合污染类型,农田生态系统存在复合污染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是一类由人工合成的杀虫广谱、毒性较低、残效期长的化学杀虫剂。本文以汕头市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土壤OCPs的残留现状和特征,并对该区的土壤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和初步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汕头地区土壤中OCPs的检出率高达99.13%,OCPs残留量的平均值是113.37 ng·g^-1,主要的OCPs污染物为DDTs和硫丹类;南澳县OCPs残留量平均值最高(174.68 ng·g^-1),其次为龙湖区,濠江区含量平均值最低(69.24 ng·g^-1);(2)与国内外一些地区土壤中OCPs的残留量对比,本研究区域土壤中的OCPs处于中等污染残留水平;与美国马里兰州标准、纽约州可容许的土壤浓度标准和我国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比较,OCPs基本没有超标;(3)本研究地区土壤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OCPs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其中生态风险最高的是DDTs,BHCs的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6.
泥浆池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及潜在生态危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某地区气田5座井场泥浆池周边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耕作层(0~20 cm)氯化物、砷、钡、铬、铜、铅含量,并以该省土壤背案值为参比,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井场泥浆池周边耕地土壤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通过与对照土壤中砷、铬、铜、铅含量对比分析,5座井场泥浆池周边耕地土壤中砷、铬、铜、铅4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小于150.为轻微生态危害程度,说明井场泥浆池周边耕作层土壤并未受到天然气钻井作业污染影响。井场泥浆池周边土壤重金属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某地区钻井作业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来源岩屑、废弃钻井液中的重金属含量,以及该地区部分区域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聚磺钻井液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与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比较,镉、锌、总铬超过二级标准;钻井固废中锌超过标准背景值,镉、总铬超过二级标准(旱土);地层中重金属含量分布不均,锌超过了标准背景值,镉和总铬超过二级标准;部分区域土壤中总铬超过了标准背景值,镉远高于二级标准。钻井固废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为钻井液。  相似文献   

8.
按8km×8km的网格将聊城市耕地分为137个采样点,调查砷、镉、铬、铜、汞、镍、铅、锌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作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和综合指数为评价方法进行污染评价。研究表明,聊城市土壤污染强度依次为铜〉镍〉锌〉砷〉铬〉镉〉铅〉汞,但均未超标。以GIS为操作平台显示聊城市重金属空间分布状况,并对区域耕地进行了功能的定位。聊城市西南部土壤质量最优,适宜种植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和安全粮食种植区在各县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攀西地区铬污染土壤和正常土壤铬含量分布及其石榴样品铬污染情况。结果表明攀枝花大田石榴基地土壤铬含量在23.1—504mg/kg,平均值高达184mg/kg,超标率为26%,而对该基地的石榴果实进行两年连续监测结果表明,铬含量在0.0012—0.067mg/kg之间,平均为0.016mg/kg,大大低于相应产品标准(0.5mg/kg),超标率为0%;会理石榴基地土壤铬含量在34.5—99.1mg/kg,平均值为69.0mg/kg,超标率为0%,该基地的石榴果实铬含量在0.0075—0.104mg/kg之间,平均为0.024mg/kg,大大低于相应产品标准(0.5mg/kg),超标率为0%。形态分析表明土壤中铬99%以上都是以不被植物利用的残渣态存在,因此土壤总铬再高,其被植物可吸收部分却很少,这就导致了受铬污染的土壤却不一定能生产出污染石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对沈阳郊区3个农产品生产区域土壤中的重金属As、Hg进行检测,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土壤背景值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沈阳郊区土壤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较重的元素是Hg。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其综合污染指数为2.89;以土壤背景值标准评价其综合污染指数为13.56。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青海某水库底泥进行取样检测,评价分析,研究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铜、锌、镉、铅、铬、镍和锰7种元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汞和砷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利用检测数据,参考《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和土壤背景值,分别采用单元素污染指...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Smith在1963年提出铬在地球的组成中占0.26%。 Taglor在1964年对地壳中各种元素存在量的推算指出:铬含量为100ppm;砷含量为1.8ppm。 Vinogradov在1957年指出按重量百分率计的土壤平均组成中:铬占2×10~(-2)%;砷占5×10~(-4)%。  相似文献   

13.
刘稳军 《四川环境》2012,31(3):65-69
在研究的8种重金属元素中,Cd、Cr、Cu、Pb、Zn、Ni的平均值都超过上海市土壤背景值,但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与上海优质农产地环境标准相比较,重金属含量平均值超过标准的有Cr、Pb、Zn,但研究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和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宝山区7个城镇农业土壤按多因子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庙行镇的生态风险指数最高,月浦镇的生态风险指数最低。从宝山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整体情况来看:多因子潜在生态评价值为119.08,宝山区农田土壤达到轻微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4.
ICP-AES法测定土壤中铬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土壤中铬的过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中各个参数进行了不确定度来源分析。结果表明,测定结果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的浓度与光谱强度拟合直线方程求铬含量的不确定度、标准溶液和配置标准工作溶液时的不确定度,其次为重复性不确定度;定容体积和样品称量过程的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贡献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目前我国蔬菜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常用的评价方法,简述了内梅罗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等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方法,分析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归纳了蔬菜产区土壤重金属源解析分析方法,得出源解析分析方法一般分为多元统计分析、空间识别和化学形态分析,从而为准确合理评价蔬菜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土壤和沉积物铜、锌、铅、镍、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19》测定某土壤样品镍的含量,分析测试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样品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测得样品中镍的含量为38. 7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4. 30mg/kg (k=2)。采用新标准首次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镍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得到标准曲线的配制和拟合过程、测量重复性是土壤镍含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降低不确定度提供参考,为定量评价测量的质量提供帮助,为影响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乐山市“城中之林”绿心公园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对绿心公园的土壤重金属铬、锌、铜、镍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统计分析、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对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乐山绿心公园土壤各项重金属Cr、Cu、Ni、Zn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1.33mg/kg、45.07mg/kg、26.82mg/kg、135.31mg/kg,Cr、Ni的平均值均小于土壤环境背景值,Cu和Zn的平均值大于当地土壤环境背景值,分别是其参比值的1.4和1.5倍。Cr、Cu和Ni含量的最大值都小于国家土壤环境标准;Zn含量的最大值大于国家土壤环境标准,是标准的1.38倍。土壤中各监测点的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大部分<1,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2,各采样点都属于轻微生态危害。以上说明Cu和Zn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情况,Zn属于轻度污染,需采取及时有效措施以加强污染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物理和化学固定化/稳定化法处理效果一般,而且成本高、难操作;化学清洗和化学还原法经济实用,但是易造成二次污染;植物和微生物修复法,经济实用又环保,两者联合效果好。采用化学还原和生物修复技术联合的方法,不仅可弥补生物修复周期长的缺点,也可减少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9.
分别用三种不同的酸消解方法进行土壤标准样品的前处理,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铜、铅、锌、镉、镍、锰、总铬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电热板/硝酸-过氧化氢-氢氟酸消解方法耗酸量少,消解时间短,适用于土壤中铜、铅、锌、镉、镍、锰元素的前处理,相对标准偏差为1.0%~5.0%;而使用电热板/硝酸-硫酸-氢氟酸方法针对土壤中总铬元素进行消解前处理,准确度更高,相对标准偏差为2.7%~5.1%。  相似文献   

20.
土壤污染调查乃"土壤修复"的前期。在某市郊拟开发建设的场地,按8个点分三层采集了24个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汞、铅、镉、铜、锌、镍、铬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汞呈现对数正态分布,其他元素为正态分布,各元素在土壤层水平分布状态和垂直分布水平的差异性不显著,锌含量水平现状值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的指标限值内,汞、铅、镉、铜、镍、铬含量水平现状值均在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的指标限值内,且各元素浓度水平现状值均与场地所在区域土壤背景值一致。由此,本调查的场地土壤环境现状没有受到铅、汞、镉、铜、锌、镍、铬金属元素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