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民防苑》2014,(3)
正世界第六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发布的《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使用情况研究》报告,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500万公顷,其中中国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六。中国的转基因作物包括420公顷的棉花,6 000公顷抗病毒木瓜以及小面积种植的转基因白杨等,其中白杨的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黑龙江省1954-2011年气温和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小麦)产量等资料为基础,对黑龙江省气候变化及其对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近58 a来平均气温呈线性升高,速率为0.34℃/10 a;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单产时间和空间变化同温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气温每升高1℃,可导致玉米、水稻、大豆、小麦单产分别增加约541.6 kg/hm2,336.8 kg/hm2,195.8 kg/hm2,289.3 kg/hm2。水稻种植范围向北向东扩展明显,比重逐年升高;小麦种植比重大幅度下降,种植范围呈明显北退;玉米种植比重在保证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向北部和东部不断延伸;大豆种植重心逐渐北移,种植比重显著增加。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变化同气候变暖引起的积温增加及积温带北移东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鲍雯 《防灾博览》2007,(5):27-27
2007年5月9日,由《中国食品报》和《中国医药报》主办、帝斯曼承办的"食品安全专家研讨会"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卫生部食品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陈君石认为,伤寒、霍乱、痢疾、中毒等食源性疾病是目前中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社会应更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业旱灾适应性,有利于降低农业旱灾风险,使农业生产在与旱灾风险共存中求得可持续发展,而种植结构调整是主要的农业生产适应措施之一。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案例区,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该市近50 a以来的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并结合区域降水年内及年际变化特征,对基于政府政策驱动下的种植结构调整进行了分析。基于粮食产量波动与降水波动的关系,评价了农业生产的气候适应度。结果显示,种植结构调整作为旱灾适应性的有效调整措施,保证了该区农作物单产在降水波动增大的条件下仍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1995年以来区域农业旱灾适应性明显增强,更适于气候暖干化条件。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暖引起我国冬小麦种植北界北扩西移,导致许多传统上种植春小麦的区域改为种植冬小麦。利用研究区1980-2012年28个气象站观测数据和全国格点数据,分析了北方春小麦种植区小麦种植结构变化的气候依据和种植冬小麦可能的冻害风险。结果表明,33a来,观测站点年平均气温和地面温度分别升高了1.3℃和1.98℃,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地面温度分别升高了1.58℃和2.83℃;冬小麦生育期0℃的有效积温增加了340℃·d;日最低气温和地面温度0℃的日数和负积温分别减少了4.6,5.6 d/10a和57,233.8℃·d/10a;日最低地面温度-18℃的日数和负积温分别减少了6.7 d/10a和143.5℃d/10a;1月平均最低地面温度显著升高了2.54℃。这些变化使冬小麦种植区域向西北扩展。气候资源的显著变化为北方春小麦种植区小麦种植结构变化提供了气候依据。然而,影响冬小麦安全越冬的1月平均气温、1月最低气温和1月平均地面温度并没有显著升高,最低地面温度-18℃的冻害日数和积温从1997年前后的平均13d和1200℃·d又增加到2012年的20d和3500℃·d左右。适合种植冬小麦的区域范围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从遥感影像中提取相关淹没点数据并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及承灾体三方面出发选取12个洪涝灾害风险影响因素;基于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决策树、XGBoost和逻辑斯蒂回归四种模型拟合淹没点与影响因素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而得到不同影响因素对风险水平的作用程度,并据此计算各指标权重,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模型,对武汉市洪涝灾害风险区进行识别。其结果为:(1)相比于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决策树和逻辑斯蒂回归,XGBoost模型在拟合影响因素与淹没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方面具有更优的性能;(2)武汉市洪涝灾害风险水平主要受高程、人口密度和年平均降雨量的影响,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主城区和东南部梁子湖附近;(3)承灾体暴露性急剧增加是武汉市洪涝灾害高风险地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民防苑》2003,(1)
气象条件对于海军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战争史上,既有巧妙利用各种气候和海洋因素掩护自己或打败对手的成功战例,也有因为没有了解掌握气象状况,在海上被风暴击败的不幸悲剧。波斯舰队的覆灭公元前492年,波斯大流士以马尔多纽斯为统帅,率陆海军进攻希腊,波斯舰队沿海岸开进,配合并支援陆军作战,但舰队在阿托斯海角遇  相似文献   

8.
《防灾博览》2002,(1):32-32
德国科学家进行了一项把细菌放在卫星轨道中以观察它们能否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下存活的试验,试验结果巩固了有关携带着细菌的陨石导致地球上出现生命的理论。 瑞典的化学家斯万特·阿列纽斯在1903年提出了这一理论,认为几十亿年前在宇宙中漂流的细菌抵达了土壤肥沃的地球,然后发展进化成更高的生命形  相似文献   

9.
正1940年4月的清晨,晨光映照下的斯堪维亚半岛海岸风平浪静。远处海天之间渐渐出现大量黑色身影,螺旋桨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当飞机掠过海岸线的一瞬间,一枚枚炸弹呼啸着飞向挪威的岸防炮台。海面上,海市蜃楼般地出现了德军庞大的舰队,军舰上炮手们迅速调整舰炮的方向,准备对海岸进行火力覆盖。登陆舰上,士兵们在做登陆前的最后一次装备检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海、陆、空立体作战已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0.
干旱、雨涝是农业生态方面重要的水文气象灾害,科学地根据水文气象预报来选择种植作物品种,一直是农业管理者、生产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传统的决策方法是根据农业总体区划、作物种植习惯和耕作习惯确定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气象灾害预报对错概率的作物种植类型决策新方法,综合考虑了农业气象预报的误报概率和作物适应性,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对绥棱农场某种植区20年的水文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旱涝预报与实况联合概率矩阵,推导出水文气象预报对错概率矩阵;根据作物品种在不同天气状况的产量,确定了决策失误损失矩阵。实证分析表明,所提决策方法可有效地减少因旱涝灾害给粮食产量带来的损失,对作物品种的选择具有很好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几年以前,新闻和网络上突然流传开了这样一条消息,说是经检测发现有50多种植物可以致癌,并附上了这些植物的名单。消息一出,引得众多养花爱好者心惊胆战,不少花草惨遭"清扫"。无独有偶,一则"夹竹桃可以致癌"的消息也是不胫而走,于是上海等地大片作为行道树种植的夹竹桃惨遭灭顶之灾。几年过去了,这些消息仍不时出现在小报、微博之中,经常被人提起。让想购买花卉的人犹豫再三。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茶叶气象灾害致灾危险性区划与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摸清福建复杂地形下茶叶单灾种及多灾种综合致灾风险,利用福建省1972—2014年气象数据和农业统计资料,构建致灾因子危险性区划指标体系,基于AHP-EWM方法和加权综合法量化计算各指标权重和灾害风险指数,开展茶叶单灾种及多灾种综合致灾危险性区划,评估福建省茶叶气象灾害致灾危险性。结果表明:福建茶树萌芽至展叶期寒冻害的致灾危险性最大,其次是越冬期冻害和采摘期连阴雨,而夏季高温和夏秋旱对茶树致灾的影响相对较小。福建大部茶区的气象灾害综合致灾危险性呈轻度至中度,轻度危险区主要分布在福建沿海地区及南部内陆县市的部分地带;中度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除沿海地区和鹫峰山区、戴云山区、武夷山区、玳瑁山区和博平岭的高海拔地域以外的地域;重度以上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鹫峰山区、戴云山区、武夷山区、玳瑁山区和博平岭山区的高海拔区域,其中1 000 m以上高海拔地区有严重气象灾害危险性。建议在轻度至中度气象灾害危险区增加茶叶种植面积,重度灾害危险区必须通过优化茶叶种植结构,种植耐寒的中小叶种及晚生的春茶品种,以避开气象灾害威胁,同时加强茶叶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御,通过"避"和"防"的措施减轻茶叶气象灾害风险;而对于高海拔地区(1 000 m以上)有严重气象灾害的危险性区域,种植风险高,不适宜种植茶叶。  相似文献   

13.
赤天 《防灾博览》2015,(2):54-56
"生物质能不但对于解决全球的能源需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可以直接对气候的环境保护起到良好作用,尤其是在亚太地区可以大范围应用"联合国计划署国别主任白桦在近日举行的"2015走进种植能源新时代论坛"上如是说。2月12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主办,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财经》杂志共同承办的2015"走进种植能源新时代"论坛在武汉开幕。联合国计划署国别主任白桦在论坛上表示,生物质能源可再生、分散式,并且对于减缓气候变化有一定的作用,现在被  相似文献   

14.
华南地区荔枝寒害风险分析与区划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荔枝种植面积最大的广东、广西为代表,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原理、历年气候、种植面积和产量资料,分别就华南地区各县荔枝的灾损率、易灾性和防寒抗灾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以综合的风险指数为区划指标,对华南地区荔枝寒害风险进行了空间区域分划和分区评述。  相似文献   

15.
植物根系固土作用对崩岗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护坡是防治崩岗侵蚀的重要方法,为了研究根系固土作用对鄂东南通城县崩岗崩壁稳定性的影响,将根系简化为主直根型,通过室内试验得到崩壁各土层的力学参数,应用Abaqus程序构建造林崩壁稳定性分析模型(将崩壁坡面以直线近似替代),分别计算了主根系长度、种植间距、根系布置位置、主根入土方位、侧根分支角度、根系相对加固位置的变化对崩壁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控制崩壁植物根系单变量变化的条件下,主根长度越大,崩壁的安全系数越大;安全系数与种植间距之间呈双折线负相关关系;安全系数随着侧根分支角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安全系数随着根系距坡趾距离的增加先递增后回落直至趋于稳定;只在坡面偏下部的局部范围内种植主根垂直坡面生长的植物时安全系数存在最优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40年来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五十年代安徽偏冷但光和水份资源丰富;六十至七十年代雨水偏少,光热水组合不尽合理;八十年代温度偏低,冬暖夏凉,光照不足,气候生产力偏低,但光热水组合较好。因此农业生产结构应扩大夏收作物与一季稻种植面积,适当减少双季稻的种植,采用间种,套种方式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建立洪水灾情等级模型的实用方案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检验已订的洪水灾情等级标准的合理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洪水灾情模型-逻辑斯谛曲线(LOG)模型,它的灾级是连续的实数值。根据LOG模型参数值可以分析各灾情指标值对灾级的影响程度,从而检验原订灾级标准的合理性;并给出了基于实码遗传算法的LOG建模的实施方案。实例研究说明了这套方案是实用和通用的,在其它灾情等级评估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圣地亚哥海水温度近日测得约27.4℃新高,缔造1916年有纪录以来的加州最高海水温度纪录。新研究指出,海洋热浪的出现频率自1982年起增加一倍,且可能随着地球暖化而变得更常见、影响更剧烈。圣地亚哥加大'斯克利普斯海洋学研究所'海洋学者米勒说:'正如同陆地上的热浪,海里也会出现热浪。'海洋中持续的高温情况可能损害海藻林和珊瑚礁,进而危害鱼类及海洋生物。领导研究的瑞士伯恩大学气候科学家傅勒表示:'这种趋势只会因为全球暖化,变得更加剧烈。'傅勒的团队定义海洋热浪为,同一地点测量的海水温度超过以往99%纪录的极端情况。  相似文献   

19.
防震建筑     
《民防苑》2003,(4)
美国地震工程师说,建筑物如竖立于特殊的钢球轴承上,就能在大地震之后保存下来。当地面震动时,钢球产生运动并变形,吸收地震的能量,使上面的建筑物得以保持稳定。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维克多·萨耶斯和纳维因·阿明于1993年5月上旬宣布了他们在实验室用轴承进行试验的结果。由轴承所支持的模拟建筑物在强达里氏计8级的200次模拟震动下安然无恙,而未受保持的模拟建筑物则在三次小的模拟震动后即遭严重损坏。钢制轴承置于凹形钢碗中。球体支持建筑物的重量,但在发生地震时,凹形碗能在钢球下自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洪灾特征与圩区还湖减灾运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水文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入湖五大河流来水与长江水情对鄱阳湖洪灾的影响和鄱阳湖洪水位的频率特征,探讨了湖区中小圩区"高水还湖滞洪,低水种植养殖"的减灾运行方式对湖区防洪减灾可以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