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28日上午7时20分左右。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当时井下有293名矿工.经抢救.有127名矿工安全出井,166名矿工被困井下。  相似文献   

2.
安科新创     
光机电一体化多功能矿工安全帽武汉江汉大学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的郑开陆副教授在2006年第6期《煤矿安全》上撰文,介绍了一种集护首、瓦斯检测(瓦斯超限灯光报警)、变光照明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煤矿矿工安全帽。它采用高效能锂电池为电源,用机械强度高的工程塑料制作帽体,节能发光  相似文献   

3.
频频发生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给矿工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损害.受害矿工却只能获得极少的民事赔偿。造成实践中损害与赔储极不对称的原因在于相关制度的短缺,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与司法最终救济的缺失导致了受害矿工不能获得充分各理的赔偿。文章分析了受害矿工民事权益救济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幸运的智利被困矿工——井下能天天洗澡 智利圣何塞铜矿33名矿工被困700米的井下已有一个多月,其中一位名叫巴斯托斯的矿工被人们称为“最幸运的倒霉哥”:6个月前,他和妻儿刚刚逃过里氏8.8级的百年大地震,如今改行当矿工又遇上矿井坍塌,与其他32名工友被困井下。  相似文献   

5.
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就是将矿领导的生命安全同矿工“捆绑”在一起.以此倒逼企业将矿井安全落实在行动上而不是口头上.把工夫花在“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上。如此,矿井和矿工的安全,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2009年6月17日,贵州省晴隆县新桥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16名矿工被困井下.命悬一线!然而,尽管政府迅速抽调精兵强将组织500多名救援人员及时搜救,也只在第9天找到一具矿工遗体。就在大家对其他矿工的生命不抱任何希望时,奇迹发生了,在距矿难发生第25天零4小时后,被困600米深井下的3名河南籍矿工成功获救。那么,这3位创下生命奇迹的矿工是如何摆脱致命梦魇死里逃生的呢?  相似文献   

7.
《现代职业安全》2010,(12):69-70
智利矿工巴斯托斯6个月前,与妻儿刚刚逃过智利里氏8.8级的百年大地震,又因为改行当矿工遇上矿井坍塌,与其他32名工友被困井下。幸运的是,事故发生17天后,他和工友们仍然活着。  相似文献   

8.
矿灯是煤矿矿工必备的井下照明灯具,在矿工井下作业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被称为“矿工的眼睛”。同时.矿灯又属特殊型防爆产品,其安全性能和质量与煤矿安全生产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矿灯使用,管理不善诱发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战屡屡发生.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国家将矿灯作为煤矿重要的安全产品,实现安全标志管理。  相似文献   

9.
为明晰智能化矿井矿工的职业倦怠和心智游移水平以及社会支持、职业倦怠和心智游移对矿工违章行为的作用机理,以366名普通矿井矿工和379名智能化矿井矿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AMOS7.0建立社会支持、职业倦怠与心智游移和矿工违章行为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SEM)。结果表明:智能化矿井矿工比普通矿井矿工的职业倦怠水平和心智游移水平高;社会支持和矿工违章行为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矿工违章行为,还可以通过职业倦怠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职业倦怠与心智游移的链式中介作用2条路径间接影响矿工违章行为;有效提高矿工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其职业倦怠水平,进而降低心智游移出现频率,最终减少矿工违章行为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智能化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及时切断电源.若仅个别电器因短路起火.可立即关闭电器电源开关.切断电源。若整个电路燃烧.则必须拉断总开关.切断总电源。如果离电源总开关太远,来不及拉开切断电源.则应果断采取措施.将远离燃烧处的电线用正确方法切断.诸如可使用干木棍挑开电线.注意切勿用手或金属工具直接拉址或剪切.而应站在木凳上用有绝缘柄的钢丝钳、斜口钳等工具剪断电线。只有彻底切断电源后,方可用常规的方法灭火,没有灭火器时可用水浇灭。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矿工安全注意力的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寻求合理的干预对策,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基础上,提取矿工安全注意力的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技术验证研究假设,构建修正后的矿工安全注意力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概念模型图。研究表明:矿工安全注意力的影响因素,即矿工安全意识、矿工工作疲劳、安全信息刺激以及安全监管对矿工安全注意力的衡量指标,即注意专注度、注意广度以及注意转移度都存在路径关系,而且矿工安全注意力的衡量指标之间也存在路径关系。以期通过有效干预影响因素提高矿工安全注意力,降低人因失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南矿业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扎根理论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矿工不安全行为收益进行识别,通过实地访谈收集资料,将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处理,建立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收益识别的概念模型,并以此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收益识别的动态模型图;最后,通过模型理论饱和度检验,证明模型中展现的脉络关系是饱和的。研究结果表明:矿工自身的安全意识、人口统计特征因素及情景因素,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收益有着重要影响;风险成本、预备成本和实施成本构成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精神收益和物质收益构成矿工不安全行为收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矿工自制力水平、进一步减少煤矿事故中的人因事故,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系统动力学知识,通过Vensim PLE软件研究矿工主体与安检人员、环境、工作任务特征3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从矿工个体角度构建自制力影响因素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矿工情绪对自制力提升最为显著,疲劳程度对矿工自制力的抑制作用较突出,过高或过低的自信心水平均会对矿工自制力产生削弱影响;因此,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整体组织氛围、保证矿工的情绪稳定性以及通过改善作业制度降低疲劳程度对提高自制力最为有效。煤矿企业应根据各因素在工作时间段的不同作用,结合矿工自身生理心理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矿工自制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煤矿作业首先要保证矿工在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性能优良的矿工防护服可在日常工作中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保障生产安全。本文详细阐述了煤矿职业安全对矿工防护服的具体要求,希望能对矿工防护服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视界     
《现代职业安全》2006,(12):96-97
重点警惕:煤矿事故出现回潮和反复10月份以来,中国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频率加快,当月煤矿事故起数比上月上升26.1%,死亡人数上升44.4%。就在山西同煤集团焦家寨矿“11·5”矿难确认造成19名矿工遇难、28名被困矿工生还希望渺茫的同时,太原一家私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0人被困井下。此前几天,甘肃连续三天发生三起重特大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一线矿工安全作业,提升煤矿企业运作效率,降低一线矿工反生产行为的同时增加工作投入,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智能化转型背景下煤矿企业中冲突对一线矿工心理资源损耗和增益的影响,以自我损耗作为资源损耗的心理表征,自我效能感作为资源增益的心理表征,对208名一线矿工进行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探究对一线矿工反生产行为和工作投入的进一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冲突和任务冲突均显著正向影响矿工的自我损耗,导致矿工的反生产行为;任务冲突会降低矿工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对工作投入造成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煤矿企业如何对待一线矿工冲突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矿工安全行为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而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对矿工安全行为有重要影响。引入调节焦点理论和认同理论,构建威权领导风格对安全行为影响关系的理论模型。以544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威权领导风格是影响矿工安全行为的重要情境因素;威权领导风格会通过矿工对管理者认同而正向影响安全行为,矿工对管理者认同在二者间具有中介作用;管理者-矿工间的调节焦点适配在矿工对管理者认同和安全行为之间有调节效应,而且调节焦点的高适配度会强化矿工对管理者认同的中介效果。研究丰富了领导风格与矿工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煤矿安全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面八方     
《劳动保护》2012,(1):90-91
矿工配上了"护身符"本刊讯2011年11月22日,安徽省淮北矿业朱仙庄矿为全矿所有井下职工配备了标识卡。矿工佩戴下井后,地面监控中心可以随时掌握矿工的准确位置。当遇到紧急情况时,矿工只需按动识别卡上的呼救键,就能得到及时救援。地面监控中心发现有危险时,也可以给处在危险状态的矿工发出报警信号,因此矿工称它为"护身符"。图为一名职工正在展示安装在矿灯线上的标识卡。(王道玉)  相似文献   

19.
个体安全行为能力不足是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矿工不安全行为,减少煤矿事故发生,运用试验测量和方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30岁以下、31~40岁和41岁以上3个年龄组矿工进行试验测量和方差对比分析,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矿工安全行为能力之间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表明:41岁以上年龄段矿工的安全行为能力显著低于40岁以下矿工的安全行为能力;矿工的安全行为能力与其年龄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安全行为能力高峰出现在31~40岁年龄段,且具有以下差异:30岁以下矿工和41岁以上矿工的空间知觉能力具有显著差异;40岁以下矿工与41岁以上矿工的声光反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煤矿智能化变革,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结合价值观匹配理论,建立安全价值观匹配、工作满意度和矿工变革支持行为的理论假设模型。基于567名智能化矿山矿工的有效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方法进行路径检验及中介效应检验,并采用多群组分析方法检验代际差异的分类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安全理念匹配和外部社会责任匹配均对矿工变革支持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对矿工变革支持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在安全价值观匹配与矿工变革支持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内部安全理念匹配和外部社会责任匹配对新生代矿工变革支持行为的影响效用均大于老一代矿工。提高矿工与组织的安全价值观匹配程度和工作满意度,减少老一代矿工的变革阻力,有利智能化矿山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