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1 环境水质化学体系 地球自然界的水圈即人类和生物的水环境.从化学角度看,它是水和其中各种化学物质所共同构成的综合体系,称为水质系.它的范围如图8-1所示,应包括各种地面和地下水体,其中的悬浮物、沉积物以及生物体. 环境水化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2.
河道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后,通过自身物理、生物和化学的作用可以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质,这称为河道的自净作用。河道自净能力强弱,主要决定于物理、生物、化学等三方面的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长湖水质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长湖13个点位的采样监测结果表明:(1)长湖的各项主要指标均已超标,特别是化学需氧量(CODcr)、高锰酸盐指数(OC)、总氮(TN)、总磷(TP)等超标严重;(2)从总体上看,长湖水体监测点位的水质是,上游污染情况较重,下游的出水口及大湖湖心水质稍好;(3)采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对长湖水质进行评价,水体已达到劣Ⅴ类.  相似文献   

4.
松花江水质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对松花江干流11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按照不同水期进行分析,研究了各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并对污染来源及不同水期内反映水质的重要参数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水中可生物降解污染物对水体DO有一定的影响,水体温度是控制耗氧性污染物降解的主要因素.枯水期NH3-N与生活污水排放有重要关系,且在TN中占有较高比例.丰水期NH3-N与挥发酚相关性增加,这可能与汛期内煤化工类企业排放不达标有关;平水期,NH3-N与NO3-N相关性增加,可能平水期的污染来源及负荷与其他水期有差别.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在不同水期有不同的水质参数影响水质,枯水期大肠杆菌、TP是反映水质的重要参数;丰水期NH3-N、TP、石油类、pH为影响水质的主要水质参数;平水期DO、TN、电导率是反映松花江水质状况的重要水质参数,应当针对不同水期的污染负荷构成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降低污水对长江人海口的污染,针对白龙港水质净化厂的水质状况,采用化学-生物联合絮凝工艺,对污水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独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相比,化学-生物联合絮凝吸附工艺可以承受更高的水力负荷,并可节省部分药剂消耗量和污泥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6.
针对冬季北京密云水库水低温、低浊的水质特征,分别进行了实验室烧杯实验和现场中试研究,并对原水及处理后的水质进行了物理分级和化学分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预臭氧氧化能降低原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如三卤甲烷生成势),并能显著减少原水中颗粒物的含量;预臭氧氧化工艺与常规工艺相比,能提高砂滤出水的UV254和颗粒物的去除率,有效降低砂滤水头损失率.  相似文献   

7.
城镇杂用再生水的水质安全评价关键指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水再生利用是解决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再生水的水质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以城镇杂用再生水的水质安全为目标,从再生水中残留的化学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出发,通过全面分析污染物在回用过程中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能途径,结合当前国内外城镇杂用水的水质标准,提出了包括综合毒性指标、生物学指标、可吸附有机卤化物指标、挥发性有机物指标等在内的城镇杂用再生水水质安全评价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8.
一、序 言 日本水质污浊的状况,总的来说虽有改善的倾向,但是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水质的水域还很多。今后的重要课题:一是实施水质总量控制,二是确立环境中残留的化学物质的更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 迄今为止曾有人研究了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氧化法,以及化学氧化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很多看法。  相似文献   

9.
2-1 天然水中的酸和碱 天然水在地球上进行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形成其水质化学体系,酸碱物质及相应的pH值是对整体组成状况都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成分和主要指标参数. 水在地球化学过程中不断接触酸碱物质发生反应,海洋就似是一个巨大的酸碱滴定过程的最终结果.各种碱性及酸性岩石矿物  相似文献   

10.
基于FloodWorks程序构建水质预警系统,将水情遥测站、永质自动监测站的实时数据接人该水质预警系统并结合水动力学-水质一体化模型实现水质预警.该水质预警系统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形界面下通过控制点、断面、连接等建模和模型管理工具完成工作,无需编写程序代码,方便易行.将构建的水质预警系统用于东台市泰东河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该水质预警系统对总磷、总氮、氨氮及高锰酸盐指教等污染指标的预测有较高的精度,其模拟确定性系数分别为0.72、0.76、0.83、0.86.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评价水质时,溶解氧是个很重要的指标,它反映出水体的污染状况。本文在采用水质质量参数法进行水质评价时,对溶解氧进行倒数处理,用以判断水质状况。 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的评价参数有:溶解氧、化学耗氧量、氰化物、氟化物、氨氮、挥发酚等六项。 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2.
水质模型适用于河流、河口、湖泊及水库的水质预测、水质规划和水质管理.本文着重介绍了线性规划在水质管理中的应用,动态规划法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并以桂林城市发展对漓江水质的估算和沱江氮污染容量的估算为例论述了水质模型在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小平  程曦  靳立明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2):925-929,949
介绍了美国水质交易政策的概念和实施状况,分析了水质交易必备的要素及取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上海在排污交易方面有多年的积累,可以借鉴美国在水质交易方面的经验,研究点源和非点源间的交易,基于市场的经济刺激政策,解决城市和农田径流产生的排放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区有机氯农药的生产和施用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已有较长的历史.有机氯农药种类繁多,曾普遍施用而今引起人们关注的一般是666和DDT,进行环境监测和研究较多的也是666和DDT.几年来我站共采集珠江广州段水样四百多个,进行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分析,通过对有关资料和数据的整理、研究,掌握了有机氯农药对珠江广州段水质的污染的基本情况,对该河段水质及环境的综合评价和研究、污染防治及水资源利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河岸混合植物带改善河水水质的现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年的时间里在现场利用混合植物河岸带、无植物空白带对受污染河水进行处理.对COD、NH 4、TP、浊度和水温进行了监测,并比较了不同季节里混合植物带改善河水水质的效果.混合植物带在夏、秋季改善河水水质的效果好于冬、春季.混合植物带在夏季对COD、NH4 -N、TP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37.01%、69.21%、62.45%和99.17%,在冬季对河水水质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混合植物带可以降低河水温度及河水早晚温差,起到改善局部水环境的作用.混合植物带与空白带的对比表明植物对去除水中污染物、改善局部水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前言 近年来,叶绿素α在水质富营养化评价及大气污染评价方面起着越来越显著的重要作用。叶绿素在其它科学领域如植物光合作用、光电化学的研究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叶绿素的检测方法国外近年来研究较多。除了通常应用的分光光度法,萤光分析法外,还出现了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国内  相似文献   

17.
水生植物修复氮、磷污染水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去除氮、磷一直是污水处理的重要任务.鉴于传统物理、化学方法存在的操作难、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向利用水生植物去除氮、磷营养物质、净化水质上.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水生植物修复氮、磷污染水体的方法、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水生植物净化污染水体的机制.针对目前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今后应在不同植物种类开发、植物组合优化以及植物的净化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8.
接触氧化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本文在两段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模拟实验基础上,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供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总气水比为5∶1,两段的水力停留时间均为1 h时,COD、BOD5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4.5%、93.2%和91.7%.与活性污泥法相比,两段接触氧化法对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工程实例运行情况表明,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该法也适用于厂矿企业及城镇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9.
芬兰是北欧的一个多湖国家,全境有大小湖泊六万多个,水系纵横,内陆水域占全国总面积百分之九以上。芬兰又是一个森林之国,森林复盖面积达百分之七十八。利用森林资源,芬兰大力发展造纸及木材加工等工业,由此也引起水质污染问题。为了保护水源,芬兰国家水源局从1972年开始研究发展水质自动监测技术。1975年,世界银行向芬兰贷款两千万美元,用于水质保护科学研究,其中主要研究项目就是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从1974年至1980年,芬兰水源局水质研究所先后在中部及南部Kokemaeiljoki和Kymijoki河系上建立自动水质监测站、网,目的是监测和防止工业废水、废料、城市污水向水系排放,并研究水质变化规律。经过几年的运行和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概论     
自 Streeter-Phelps 水质模型建立以来,水质数学模型在环境问题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水质模型作为水质规划和环境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在环境污染控制和水质规划研究中,水质模型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水质模型进行河流、湖泊、水库及河口等的水质规划已取得了成功。一些在五、六十年代曾经严重污染的河流,如芝加哥河、泰晤士河以及特拉华河口等利用所建立的水质模型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